首页 理论教育 长沙府志:列国屈原,同姓屈瑕孙伯庸子

长沙府志:列国屈原,同姓屈瑕孙伯庸子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列国屈原,名平,楚同姓屈瑕孙伯庸子。王不听,走赵,赵不纳,复之秦,竟死于秦。二人不行,国请加官,示风劝。零陵簿称二人党范纯仁,为邹浩所托。蔡京恶国,乘此命湖南提举置狱推治,卒无验,遂除名。今湖湘犹仰瞻风范。今列名号、事实附焉。朱子尝称其卓然有见。后刘珙兴复岳麓书院,聘先生主教事。风雨夜渡湘江,僧列炬迎居焉。居民感其教化,建东莱书院以居,卒后祀之。偃爱其文,妻以女,修遂寓居焉。

长沙府志:列国屈原,同姓屈瑕孙伯庸子

列国

屈原,名平,楚同姓屈瑕孙伯庸子。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词令。入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心害其能。王使原造宪令,属草,尚未定。上官见而欲夺之,平不与,因谗曰:王使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王怒,疏平。平忧愁,幽思作《离骚》。后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王欲行。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无绝秦欢。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求割地。王不听,走赵,赵不纳,复之秦,竟死于秦。子顷襄王立,子兰为令尹,国人皆咎兰。兰愧平,使上官短原于王。王怒,迁之江南。至汨罗江滨,乃作《怀沙赋》,怀石自沉汨水。今冢在湘阴。

贾谊,洛阳人。年十八能诵诗属书,闻于郡。郡守吴公荐于朝,为博士,一岁迁至大中大夫。上言易服色、改正朔、一制度、定官名、兴礼乐,悉更秦法。天子议任公卿,绛、灌、冯敬之属短之,遂出为长沙王太傅。意不自得,乃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作《新书》。三年,有鸟入舍,又为赋自广。后召入,宣室坐问。今居室泉井在德润门城内。

裴休,济源人。唐乾符,由太子少保分司东都,历荆南节度使,镇长沙。因侨寓金牛冈,读书华林诸山,与善觉禅师订性命之理。今遗址存。

胡安国,崇安人。先徙居潭州城南,后提举湖南学事。公强学力行,以圣人为标的,以理学勉士人。志于康济时艰,以尊君讨贼自任。行部南岳,欲一登览,既曰:非职事所在也。即止。在官六年,前后居潭三十余载。先奉诏举遗逸,国以永州王绘、邓璋应。二人不行,国请加官,示风劝。零陵簿称二人党范纯仁,为邹浩所托。蔡京恶国,乘此命湖南提举置狱推治,卒无验,遂除名。邑人感其化,即故居建文定书院居之。后徙居衡山紫盖峰,卒葬湘潭阴山。子[5](www.xing528.com)

胡致堂寅侍郎,英风劲气。正章、蔡弄权,汪、黄误国,摈岭海。还,侍父著书,遗化在湖南。

胡茆堂宁祠部,著《通旨》,折权臣,高风与父兄齐。

胡五峰宏,上承家学,玩心神明,优游自得,抱道以终。今湖湘犹仰瞻风范。按《府志》胡文定居潭州,卒葬湘潭隐山。今封树存。及读《真文忠集》,守潭日,有祭文定、致堂、府堂、五峰四公墓文。其墓皆在郡境,今除隐山,余不见。李湘洲宗伯亦疑。今列名号、事实附焉

张栻,广汉人绍兴三十一年,随父浚紫岩公以观文殿大学士之潭州,因寓城南。闻胡五峰得圣贤旨,师事焉。五峰一见,即以孔门论仁亲切之旨告之。栻益以圣贤自期,学必先察义利公私,而后穷理居敬。作《希颜录》,归而筑城南书院于妙高峰,以居学者。乾道三年,朱子闻先生得胡氏学,如长沙访问焉,讲中庸之义,不能合者三昼夜。朱子尝称其卓然有见。互答诗歌,同游南岳,详载《岳麓志》。后刘珙兴复岳麓书院,聘先生主教事。紫岩公得先生内赞密谋、外参机务。后先生召为吏部侍郎,卒,葬宁乡。 《楚纪》云葬衡山。

邹浩,晋陵人。少以道学行谊称,尝从伊川先生讲学。元丰五年进士,哲宗除右正言。上疏言章惇之罪,复言哲宗废孟后之过。惇诋其妄,削官。徽宗立,召为中书舍人。蔡京忌之,再谪衡州判。道经长沙,朝臣温益下逐客令,不容止。风雨夜渡湘江,僧列炬迎居焉。朱、张筑台曰道乡。

吕祖谦,寓醴陵北四十里。居民感其教化,建东莱书院以居,卒后祀之。正德二年,参议吴世忠改创县治后。

欧阳修,寓郡城,昉湖南理学,见长沙翰林学士胥偃。偃爱其文,妻以女,修遂寓居焉。见《一统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