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魏晋南北朝史学中的考据学的产生及影响

魏晋南北朝史学中的考据学的产生及影响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欲求其史事真相,即须从事历史考据。据此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考据风气的出现,是史学兴盛、学术活跃的必然结果。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它的产生和成立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它为后世考据学的发展开辟了门径,打下了基础。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上承春秋、西汉的疑古思想,下启宋、清考据学之大盛,起了一座桥梁的作用,在我国考据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魏晋南北朝史学中的考据学的产生及影响

考据作为史学研究的一种方法,与史学发展互为表里。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方面,除西晋的短暂统一以外,我国处于长期分裂割据的混乱状态,朝代更替频繁,国亡史作,随着社会历史的急剧发展变化,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史学发展的新局面,史学范围扩大,史书体裁增加,史籍数量众多,“一代之史,至数十家”[38]。但我们知道,史书记事,有个是否合理与真实的问题,史书越多,这一问题便愈显得明显,也必然引起史家的注意。而欲求其史事真相,即须从事历史考据。另一方面,这一时期,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史书特别发达,相应的,褒贬人物的“春秋笔法”在史学思想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有些史家舞词弄札,文过饰非,不惜歪曲历史事实地阿意顺从,持谄媚以取私惠。因此,尽管这一时期史籍繁复,可向声背实、舍真存伪者却不在少数,“其失之者,则有苟出异端,虚益新事,至如禹生启石,伊产空桑,海客乘槎以登汉,姮娥窃药以奔月[39]。特别是由于自魏晋开始,史家蜂起,私家修史之风甚盛,以致著述多门,诸如《语林》《笑林》《世说》《俗语》皆纷然问世。而这些野史稗乘,“皆喜载调谑小辩,嗤鄙异闻”[40]。这样一来,“斯风一扇,国史多同”[41],一些史家随波逐流,以流言俗语载荒诞不经之事于国史之中。史书记载失实的现象越发严重。当时的裴松之即愤然指出:“轻弄笔墨,妄生异端,以行其书。如此之类,正足以诬罔视听,疑误后生矣。实史籍之罪人,达学之所不取者也。”[42]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是史家从事历史考据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据此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考据风气的出现,是史学兴盛、学术活跃的必然结果。史家使用的考据方法,也正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术的发展,为史学的目的而服务,考据本身并不是目的,只不过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就此而言,它与清乾嘉时期的考据学有着很大的区别。乾嘉考据学是清朝统治者屡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统治的产物,它不是学术发展的正常表现。鲁迅先生曾经指出:“到乾隆年间,人民大众便更不敢用文章来说话了。所谓读书人,便只好躲起来读经,校勘古书,做些古时的文章,和当时毫无关系的文章。有些新意,也还是不行的;不是学韩,便是学苏。”[43]在这种学术气氛沉闷的情况下,史家从事考据,逃避现实,离今言古,整日埋头于故纸堆中,为考据而考据,把考据本身当成了目的。这便是他们的不足之处。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史家从事考据,旨在促进学术发展,为史学服务,因而,他们的辛勤耕耘,为后人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历史提供了更为翔实、更为可靠的资料。特别是他们借以辨疑祛伪的书籍后世大皆亡佚无存,更有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同时,他们的证误、纠谬之作对当时和后世史家著史起到一定的警诫与监督作用。南宋周密说过:“著书之难尚矣!近世诸公多作考异、证误、纠谬等书,以雌黄前辈,该赡可喜而互有得失,亦安知无议其后者!”[44]的确,我国史学日益发达,史事日明,史家著史秉笔直书,不敢掉以轻心者,与前朝或当代史家的考订辨伪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它的产生和成立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就考据学而言,考史著作的形式、考据方法和考据内容应是我们借以衡量的标尺。魏晋南北朝时期,既有考据史实的专门著作,又有贯穿于史著中的考辨条文。谯周《古史考》是我国第一部考史专著,它的出现,在考据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我国考据学的产生,经孙盛《异同评》、裴松之《三国志注》、刘孝标《世说新语注》,至郦道元水经注》,随着考据内容的不断丰富,考证方法的日臻完善与确立,考据学亦告成立。固然,这一时期,考史专著不多,但众多的史家都在各自的论著中不同程度地订正着文献记载的谬戾乖杂,考据风气还是很普遍的。它为后世考据学的发展开辟了门径,打下了基础。就考据方法和考据内容而言,后世的考据学和魏晋南北朝相比,没有质的区别,不过是考证更趋细微而已。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上承春秋、西汉的疑古思想,下启宋、清考据学之大盛,起了一座桥梁的作用,在我国考据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原载《人文杂志》1987年第5期)

【注释】

[1]顾颉刚:《古籍考辨丛刊序》,中华书局1955年版。

[2]李宗侗:《中国史学史》,中国友谊出版社公司1984年版,第133页。

[3]顾颉刚:《古籍考辨丛刊序》,中华书局1955年版。

[4]李宗邺:《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463页。

[5]来新夏:《清代考据学述论》,《南开学报》,1983年3期。

[6]《论语·子张》。

[7]《孟子·尽心下》。

[8]《史记·五帝本纪》。

[9]《汉书·张衡传》。

[10]顾颉刚:《古籍考辨丛刊序》,中华书局1955年版。

[11]《晋书·司马彪传》。

[12]《史通·古今正史》。

[13]《晋书·司马彪传》。

[14]吴士鉴:《孙盛传》,见《晋书斠注》卷八十二。

[15]《华阳国志·序志》。

[16]《华阳国志·南中志》。

[17]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十三。

[18]《通史·补注》。

[19]《四库全书总目》。

[20]《北史·郦道元传》。(www.xing528.com)

[21]《水经·浍水注》。

[22]《三国志·朱然传》注引。

[23]《三国志·武帝纪》注引。

[24]《世说新语·文学》注。

[25]《史记·燕世家》索引

[26]邓粲:《晋纪》。

[27]《史记·楚世家》索引。

[28]《梁书·文学传》。

[29]《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注引。

[30]王鸣盛:《蛾术编》卷五十八。

[31]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92页。

[32]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

[33]钱大昕:《元史本证序》。

[34]钱大昕:《元史本证序》。

[35]陈垣:《元典章校补释例》卷六。

[36]《汉书·郊祀志》。

[37]《太平御览》卷五百六十引《皇览·冢墓记》。

[38]《隋书·经籍志》。

[39]《史通·采撰》。

[40]《史通·书事》。

[41]《史通·书事》。

[42]《三国志·袁绍传》注。

[43]鲁迅:《伪自由书·再谈保留》,见《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15页。

[44]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