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周时期的俑与偶-中国雕塑故事

商周时期的俑与偶-中国雕塑故事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4殷墟西北岗大墓男性石俑俑在商代就已经出现,在妇好墓中出现的玉雕人像可以说就是俑。春秋战国时期,也出现了很多俑。如山东临淄出土了一批小型舞女俑,正在翩翩起舞。据说周穆王时,有位巧匠偃师向周穆王进献了一具偶人,能歌能舞,甚至向穆王的妃子眨眼睛,献殷勤。穆王看见它原来是使用木、漆、皮革、胶之类制作的,这才消了气。从墓中木俑的实物来看,周代、汉代的偶人制作确实非常精良,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故事传说。

商周时期的俑与偶-中国雕塑故事

原始社会末期就流行残酷的人殉,把王公贵族的奴隶或近侍、妻妾杀死,或强逼自杀,作为陪葬。后来才出现用泥塑木雕的人像代替人殉,这叫作俑,在当时是进步的做法。孔夫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他认为俑是象征人而作,埋在地下,有伤于仁,所以对始作俑者很是愤慨。其实,始作俑者不知挽救了多少人的性命。

图44 殷墟西北岗大墓男性石俑

俑在商代就已经出现,在妇好墓中出现的玉雕人像可以说就是俑。民国年间在安阳殷墟西北岗大墓曾经出土两件石雕人像,也应是俑,虽雕刻粗糙,但能看出是两个奴隶,这是考古学前辈董作宾先生的看法。一个是女奴隶,两手绑在前;一个是男奴隶,两手绑在后。那男奴有浑圆的身子,双臂被反缚,脖子上戴着枷锁,下身也捆着粗绳,真是惨不忍睹。但他昂首向天,双眼似在怒视苍穹;张开大口,似在慷慨呼唤,蕴含着坚强不屈的力量。(图44)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也出土了一件石人俑,赤身裸体,双手被反绑在身后,可能是战俘之类。

春秋战国时期,也出现了很多俑。古籍中记载汉代有个广川王,专门盗墓。他盗掘晋灵公冢,发现冢内甚富丽,四隅以石为兽,并雕男女石人四十余,皆侍立。在掘哀王冢时,有黄气如雾散出,以兵守之,七日后才停歇。走进墓内,发现有石人侍立,戴着武冠,佩着宝剑。还有石床,左右妇人各二十,有持镜栉、捧盘盒的。这些记载虽然有小说家言的成分,但也不全是虚构。如山东临淄出土了一批小型舞女俑,正在翩翩起舞。虽身材比例不准确,但也许就是有意为之,突出女孩的婀娜可爱。山西长治分水岭有18件乐舞陶俑出土,高仅5厘米许,手臂或扬起,或横伸,颇见变化。

江陵凤凰山楚墓有24件木雕俑出土,有持斧头的、荷锄的奴仆,伫立的侍女,持戟的侍卫,身材修长,彩绘鲜丽。(www.xing528.com)

图45 持剑木偶。出土于长沙近郊战国楚墓。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长沙楚墓出土的一批战国木俑,表现的是侍从、歌舞女郎等。有的用整块木雕,也有用榫卯结构拼接四肢的。把人体做出来以后,加以彩绘表现衣物的形状和纹饰,或披上绢制的衣裳。有一件持刀木雕男俑,头顶部是平的,可能是木料不够了,但整体刻得十分简洁。(图45)这些应用了榫卯制作的俑,也可能就是木偶,能够表演节目供人们玩赏。1978年在山东莱西(今莱西市)的一座西汉墓中出土了一个高达193厘米的偶人,整块木雕成头颅,四肢和身躯也以木刻成,再用榫卯拼接,更为精巧。

这里又要提到一个著名的故事,就是《列子》里的偃师造人。据说周穆王时,有位巧匠偃师向周穆王进献了一具偶人,能歌能舞,甚至向穆王的妃子眨眼睛,献殷勤。穆王以为偶人是真人,竟然敢调戏妃子,于是大发脾气,吓得偃师赶紧把它拆开来。穆王看见它原来是使用木、漆、皮革、胶之类制作的,这才消了气。从墓中木俑的实物来看,周代、汉代的偶人制作确实非常精良,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故事传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