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界隧道工程发展简况-隧道工程

世界隧道工程发展简况-隧道工程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6年投入运营的挪威西部的拉达尔隧道长24.5 km,是目前世界最长的公路隧道。1863年,英国伦敦修筑了第一条地下铁道。目前世界各国的地下铁道大多已用电脑指挥和控制列车运行。日本新干线中,隧道的工程量便相当可观。目前世界上超过20 km的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已有几十座。

世界隧道工程发展简况-隧道工程

隧道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人类文明的进程相呼应的,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四个时代:

(1)原始时代:人类的出现到纪元前3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是人类利用隧道来防御自然威胁的穴居时代。人们利用天然洞穴作为栖身之所,并且逐步会在平原地区自己挖掘类似天然洞穴的窑洞来居住。此时的隧道是用兽骨、石器等工具开挖,修筑在可以自身稳定而无须支撑的地层中的。

(2)远古时代:从纪元前3000年到5世纪,即所谓的文明黎明时代,是为生活军事防御目的而利用隧道的时代。这个时代隧道的开发技术形成了现代隧道开发技术的基础。如公元前2180年至公元前2160年,在古巴比伦城幼发拉底河下面修筑的人行隧道,是迄今已知的最早用于交通的隧道,为砖砌隧道,长1 km,3.6 m×4.5 m断面,用明挖法修建。公元前后的古罗马时代,利用棚架支护卷扬机提升土石,开挖了数量较多的军用隧道和水工隧道,开挖方法是用火烧开挖面,烧热后急速泼冷水使岩石开裂而形成。

(3)中世纪时代:约从5世纪到14世纪的1000年左右。这个时期正是欧洲文明的低潮期,建设技术发展缓慢,隧道技术没有显著的进步,但由于对地下铜、铁等矿产资源的需要,开始了矿石开采。如我国在公元1271—1368年就有深达数百米的盐井

(4)近代和现代:从15世纪以后的产业革命开始。这个时期由于炸药的发明和应用,加速了隧道技术的发展。如有益矿物的开采,灌溉渠、运河、公路和铁路隧道的修建,以及随着城市的发展修建地下铁道、上下水道等,使得隧道的技术得到极大的发展,其应用范围迅速扩大。

近代隧道兴起于运河时代,从17世纪起,欧洲陆续修建了许多运河隧道,如法国的马尔派斯运河隧道,建于1678—1681年,长157 m,可能是最早用火药开凿的航运隧道。第一座用于现代交通的水底隧道是1807年兴建的伦敦泰晤士河下公路隧道;1818年布鲁内尔发明了盾构,1896年英国人格雷特黑德第一次用压缩空气和盾构修筑水底隧道。

1820年后,铁路成为新的运输手段,1827年在英国、1837年在法国先后开始修建铁路隧道,之后欧洲各国、美国、日本陆续开始修建铁路,1895—1906年出现了长达19.73km的穿越阿尔卑斯山的辛普伦铁路隧道,最先使用凿岩机和硝酸甘油炸药开挖岩石隧道。目前最长的铁路隧道是2016年12月建成通车的瑞士新圣哥达隧道,长57 km。(www.xing528.com)

1927年,位于纽约哈德逊河底的荷兰隧道建成,是最早的较为完善的水底隧道。目前,世界最长的水底隧道是1984年建成的日本青函海底隧道,长达53 850 m,海底部分就有23 300 m;此外,比较著名的还有1991年建成通车的英法海底隧道(长50.5 km)和1997年开放的日本东京湾水隧道(长15.1 km)。

19世纪初,欧洲的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就已在山区修建公路隧道,之后由于运输量急剧增长,随之出现了不少比较著名的公路隧道,如跨越法国—意大利边境的勃朗峰隧道(长111.7 km,1965年)、奥地利的阿尔贝格公路隧道(长14.0 km,1978年)、瑞士的圣哥达公路隧道(长16.3 km,1980年)。2016年投入运营的挪威西部的拉达尔隧道长24.5 km,是目前世界最长的公路隧道。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交通日益繁忙,车辆拥堵严重,加之新的开挖工具盾构的出现,地下铁路随之兴起。1863年,英国伦敦修筑了第一条地下铁道。截至20世纪末,全世界共有43个国家的117座城市建有地铁,总运营里程接近6000 km。2014年,地铁线路长度超过200 km的城市有13座,其中纽约和伦敦均超过400 km,巴黎超过200 km,莫斯科和东京超过300 km,而且把地上、地下的交通连接起来,成为城市中的立体交通网。地下铁道的建筑,也一天比一天规模宏大、雄伟壮观。德国慕尼黑地下铁道的卡尔广场车站建筑就上下深达六层。第一层是人行通道及商店餐厅;第二层作为货运仓库;第三、四层为地下停车场,可同时容纳800辆汽车;第五、六层才是车站集散厅及车道。目前世界各国的地下铁道大多已用电脑指挥和控制列车运行。速度最高的是旧金山的地下铁道,平均速度为80 km/h,最高可达120 km/h。客运量最大的是莫斯科地下铁道,1977年统计年运送21.6亿人次。

1964年日本铁路新干线的运营,标志着铁路高速技术进入实用化阶段。高速铁路的发展,必然伴随大量隧道工程的出现,这主要是因为线路的标准必须大大提高,如最小曲线半径在多数情况下都需大于4000 m,线路坡度必须比较平缓等。日本新干线中,隧道的工程量便相当可观。北陆新干线轻井—长野段,长83.6 km,隧道约占44%;东北新干线宫内—八户段,长60.0 km,隧道约占85%;九州新干线八代—西鹿儿岛段,长211.2 km,隧道约占70%。在这些线路上也出现了几座长隧道,如岩手隧道长25.8 km,紫尾山隧道长10.0 km等。德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动工修建的汉诺威兹堡新干线,长327 km,隧道总延长达118 km,占线路长度的37%。另一条从曼海姆到斯图加特的线路,长100 km,隧道约占30%。目前世界上超过20 km的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已有几十座。

自1974年起,国际隧道协会成立,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各国隧道技术有了一个交流平台,可以及时交流有关隧道的各种问题。历经长期的工程建设活动,隧道及地下工程学科已经具备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包括隧道力学理论、围岩稳定性评价及分级方法、新奥法原理,挪威法、新意法等修建技术方法,以及相对独立的隧道设计、施工、装备、材料、养护维修技术体系。

目前,许多国家都在进行海峡隧道的研究和筹建,如直布罗陀海峡隧道(西班牙—摩洛哥)、连接意大利本土和西西里岛的墨西拿海峡隧道、连接欧亚大陆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斯普鲁斯)海峡隧道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