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杨燮臣:一生造福桑梓、办学育才的纪事

杨燮臣:一生造福桑梓、办学育才的纪事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生布衣素食,自奉节俭,终身以救人育人、造福桑梓为己任。1916年,县知事以“纵子造反”的罪名,将杨燮臣拘捕入狱,其母王氏忧愤自缢而全子志,杨育生回籍悼念,又被县团练头目陈燮尧以“叛逆”罪抓捕。杨燮臣生办学育才,开启民智。杨燮臣在世时,青川县历届政府会议均请其参加,他为地方提出了许多应兴应革的建议。遗憾的是杨燮臣所藏书画及留存手稿1950年遗失,一无所存。

杨燮臣:一生造福桑梓、办学育才的纪事

文/王绍安

杨燮臣,名杨风调,字燮臣,号雪晴,四川省青川县乔庄镇人。先世业农商,为晚清时乔庄新兴大户,开“和泰成”字号,办有铁厂、锅厂。杨燮臣自幼读书,聪慧勤奋,清光绪时秀才,廪生。时剑阁李榕在江油办“匡山书院”培育地方人才,杨燮臣慕其贤名,入院拜师深造。他不负师教,博览群书,深研文史,善书画,精岐黄。一生布衣素食,自奉节俭,终身以救人育人、造福桑梓为己任。其事迹对青川后人影响深远。

青川县城风光

办学育才,宣传新思想新文化

辛亥革命时,杨燮臣赞同孙中山的主张,积极参与反清活动,坚持反袁称帝。民国二年(1913年),任平武县高等小学教教务长。次年,任平武县自治传习所教员。之后,袁世凯妄图复辟称帝,他便送子杨育生参加讨袁护国军,任蔡锷部营长,屡立战功。1916年,县知事以“纵子造反”的罪名,将杨燮臣拘捕入狱,其母王氏忧愤自缢而全子志,杨育生回籍悼念,又被县团练头目陈燮尧以“叛逆”罪抓捕。袁死后,父子二人获释。此后,他积极为国奔走,到处讲演革命真理。

民国七年(1918年),杨燮臣在青川境内倡导“反迷信、讲科学、讲民主”的新风尚,动员男剪辫子、女放脚。“五四运动”爆发后,杨燮臣率先响应,组织学校师生上街游行宣传讲演,并亲自到茶坝、骑马、天隍、青溪等地登台演说,宣传民主进步思想,提倡男女平等,影响很大。

1920年,任平武县第九区团总,推行地方自治。翌年,杨燮臣在乔庄办女子小学堂,任校长,用自己住宅作教室,聘请王克生作学监,邓元伯、程北辛、山露生等人为教师。1922年,又将女子小学堂改为男女混合编班的二部制小学堂,并以自己14家佃户每年所收租谷七十余石(每石约600市斤),捐与学校作办学基金,并将其母王氏多年积蓄全部捐赠学堂,以追思其母之贤德。同时,倡议以“陕西馆”作校舍,庙产和猪行、斗秤等收入归学校使用,从而保证了教师的薪酬及生活费用。

1923年,远近来乔庄读书者多达三四百人。为了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杨燮臣还制作了乔庄小学校歌:“狮山巍峨灵气钟,乔小日臻隆,知行合一,三育并重,桃李春风,改造社会进文明,教育树奇功,勤勤恳恳他年万夫雄”。同时,杨燮臣还请木工制课桌40张,每张桌面上亲手书刻警语、座右铭,使学生耳闻目睹,陶冶情操。

1926年,“平邑保和社”到其家乡乔庄演戏,乔庄地方当权者订戏十本,费用按保甲摊派,借学校办公楼(原为戏楼)使用。他坚决反对说:“谁看戏、谁出钱。”头目们不顾反对,照样唱戏。他愤而下乡,在胡家院沙河坝里招工造田,结果唱戏一个月,而他的十亩多平田造成,捐作学校产业,因名为“一台戏田”。(www.xing528.com)

1931年,他深感师资缺乏,特别是没有女教师,倡议创办“平武县立东北女子师范学校”并任名誉校长,开平武、青川女界中等教育之先河。平时不遗余力,资助穷苦学生升学深造,当时升学“省二中”“龙绵师范学校”者,岁不乏人。杨燮臣生办学育才,开启民智。

精岐黄,终生义诊,救人之举感人至深

杨燮臣饱读岐黄之书,深研祖国医学经典,对妇科儿科眼科狂犬病等,均有独到之处。写有医学心得,惜已散失。平时行义诊、施义药,对时症颇有研究,不避风雨,有请必到。常说:“医生要有赤子之心,要不怕脏、不怕累。”对往来脚夫、贫苦劳动者生病,实行义务诊治。与杨保善、马培育两家药铺和伍天新、王太和两家旅店订立协议,凡生病无钱旅客,其店费、药费由他照付,本地贫苦患者,亦无偿诊治。

改河引流,赈济灾民,造福桑梓

1932年,青川县境内河水陡涨,乔庄街道被冲刷,经查测,决定改河引流。杨燮臣用自己水田兑换马森林、杨白金的田十余亩,作为改河道通水之用。他还经常亲临工地,日带草鞋若干双供民工之需,历时年余,改河竣工,又将旧河道改造为水田约50亩,作为学产以供校用。人们为了感谢他,想要立纪念碑,他婉言谢绝:“我花点钱,出力的还是你们,见到功效,我愿足矣,何必立碑。”

1935年,青川县境内春旱秋涝,饥饿威胁贫苦百姓。杨燮臣自购苞谷,低价出售,或施给无靠者,又动员富绅捐粮赈济灾民。时有富绅王友成套购赈济粮,杨燮臣指责王为富不仁,当众议罚粮食十石,以救灾民,人人服其公允。

由于年高德劭,杨燮臣获“有裨文教”“雨化菁莪”“可以风世”“仗乡卫民”“德邵年高”“龙郡耆英”等诸多赠匾。杨燮臣在世时,青川县历届政府会议均请其参加,他为地方提出了许多应兴应革的建议。遗憾的是杨燮臣所藏书画及留存手稿1950年遗失,一无所存。

青川县清溪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