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数学课程问题与改革研究

高职数学课程问题与改革研究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职教育特殊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数学课程必须放弃其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高职数学课程是一门为专业课服务的工具性课程,这是高职数学课程的定位。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样性,他们有就业和升学的要求,高职教育并不阻断学生升学的道路,高职教育的数学课程也应考虑到学生后继发展的需求,“必需、够用”也应以此为度。

高职数学课程问题与改革研究

(一)定位不明确导致对课程重视不够

高职数学的地位一直以来颇受争论,地位的不明确导致管理者的重视程度不够。专业课程的中心地位毋庸置疑,公共基础课程中,两课教育体育教育有国家政策支持,外语、就业指导和心理教育课程也受到广泛的重视,唯有数学课程似乎可有可无。在高职教育办学的激烈竞争中,管理者的主要精力自然投入到专业课程的建设,使得数学课程一直挣扎在边缘地带。

(二)学科型课程设置忽视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一,注重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忽视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高职教育特殊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数学课程必须放弃其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但是,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课程,各个章节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各章节内容互相联系,存在紧密的逻辑关系。因此,简单的删减内容是不合理也是不科学的,要在有限的课时里完成教学目标,让数学知识既能满足学生需求,又不增加学生负担是非常困难的。这需要对高职数学的知识体系进行重新梳理和调整,挑选并组织一个新的知识网络体系,以满足需求。现在高职数学的内容设置虽然已经经过了不同幅度的调整,删除了繁复的理论证明,简化了知识深度,但教师的“体系完整”情结依然存在;另一方面,数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少学校开始增加数学建模教学和数学实验教学,以提升数学的实用性,但受到课时和教学条件的影响,这类教学仍流于表面,或只是纸上谈兵,缺少动手环节,或称只能在少数部分学生中开展,不能大面积惠及所有学生。

第二,与专业课程结合不紧密,对专业课程学习作用不大。“为专业课服务”已经成为高职数学教学的共识,从内容选择到教学难度,从例题类型到教学方法,高职数学教师正在做出方方面面的努力和改变让数学课程能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但隔行如隔山,专业知识的学习到底需要怎样的数学知识?数学教学中又该融入什么专业知识?一直是个广泛的难题。在数学教学中增加一些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例题是普遍做法,但由于同一个知识点,在数学应用和专业知识应用中的侧重点和思维角度并不相同,效果并不明显。此外,数学教师对专业知识并没有系统地学习,无法从实质上把握知识点应用的关键,这也影响了效果的体现。因此,学生普遍反映,数学知识对专业课学习作用不大。

第三,注重课程的知识工具性,忽视其在能力和素质上的培养功能。高职数学课程是一门为专业课服务的工具性课程,这是高职数学课程的定位。数学知识的工具性在这一定位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但数学的功能不应该被单一化。除了知识目标,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还包括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如果只看到数学知识的工具性而忽视其在能力和素质培养上的功能性,就会大大消减数学的作用。高职教育培养的不只是会做的员工,更加应该是会学习、会思考、有发展的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学生学习能力、逻辑思考能力、思维严密性等方面的培养和对学生精神品质的培养是不该被忽视的。

第四,强调课程对专业课程的服务功能,忽视学生后继发展的需求。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样性,他们有就业和升学的要求,高职教育并不阻断学生升学的道路,高职教育的数学课程也应考虑到学生后继发展的需求,“必需、够用”也应以此为度。此外,现代科技高速发展也要求从业者必须不断更新知识适应发展,学生就业后也需要后继学习,在学校打下的坚实基础可以提升人才的竞争力。因此,只强调课程对专业课程的服务功能,忽视学生后继发展的需求是不合适的。

第五,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以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手段无法引起学生兴趣,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教学虽然普遍应用,但一般只起到代替板书的作用,效果不明显,缺少更灵活多样的课件开发与制作。讨论法和启发式教学也有一定的应用,但受教学环境和教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广泛应用以突出其作用。结合当前先进教育理念的教学手段,急需系统地设计与开发。

(三)本科压缩型教材重理论轻应用

1.教材没有摆脱学科体系,过度强调系统性

近年来的很多教材,虽然已经开始致力于突破学科体系,删除了较难的学习内容,简化理论证明,强调通俗易懂。但是依然没有能摆脱“学科体系完整”的情结,从结构上看还是属于“本科压缩型”,缺少高职教育的特色,不能从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需求出发。(www.xing528.com)

2.教材例题枯燥,忽视应用性和实用功能

例题枯燥,缺少实际案例也是目前高职数学教材的一个共同问题。在教材例题的选择上,一般从服务定理、法则的目的出发,忽视例题的应用性和实用功能。学以致用是高职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与专业知识密切相关的实际案例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知识的有效迁移。

3.教材内容陈旧,缺少创新意识与科技进步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教材内容却不能跟上高新技术发展的步伐。一些实际案例的背景陈旧,例如“汽车运电线杆”、数值的近似计算等。缺少创新意识,更与科技进步不符,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四)缺少课程方案评价体系与学生过程性学习评价

1.缺少对课程方案的评价体系

没有常规化的课程方案评价体系也是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课程方案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的动态过程,只有在实际的教学操作过程中,才能有效发现课程方案的不足和改进方法,也只有一线教师才对课程方案的执行有最明确的体会。所以,开发课程方案评价体系、及时对课程方案做出客观评价,才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进而达到最优教学效果。

2.学生学习考核方式过程性评价不明显

传统以闭卷笔试为主的学生评价体系,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不利于体现学生的完整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过程性评价只体现在“平时成绩”的打分上,随意性大,缺少明确的评价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