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构建高职院校思政工作模式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构建高职院校思政工作模式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正文首句即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云南的第一所大学是东陆大学,东陆大学的创办人之一、首任校长董泽是云南农职学院前身省立甲种农校之优秀学子。还是回到经典《大学》罢:“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学问之大者,在于彰显美好光明之大德,这样的脚步到了什么时候才能止歇呢?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构建高职院校思政工作模式

儒家经典《四书章句集注·大学》中朱熹所作之序言《〈大学章句〉序》里讲道,夏商周三代以后,华夏民族已蔚然形成学习之风。根据当时的规定,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百姓的所有子弟,8岁以后即入“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到15岁以后,则只有天子及三公九卿、士大夫文人的亲生子,以及普通百姓所生非凡俊秀的孩子,才可以进“大学”,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大学》正文首句即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时代发展至今天,教育正日益满足普通群众的需要,满足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然而,彰显华夏美德仍然是大学或学问之大者的重要目标。

云南的第一所大学是东陆大学(云南大学之前身),东陆大学的创办人之一、首任校长董泽是云南农职学院前身省立甲种农校之优秀学子。云南省高校建设先驱者和奠基人董泽,字雨苍,生于1888年,大理云龙县宝丰乡宝丰镇人。董泽于1906年18岁时只身到昆明考取了省立甲种农业学校,之后1907年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清廷选派的留学日本公费生,入东京同文书院学习。1911—1915年,董泽作为云南第一批报送的赴美留学生,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1917—1920年,他再次赴美,就读于伊利诺大学。目睹欧美、日本的富强全仗教育之功,董泽深刻领会到“欲振兴中华人才,育人实为根本”,从此立下教育救国之志。董泽在后来所作的《东陆大学创办记略》中慨然自叙道:“顾念曩日,负笈美洲,即深以吾国智识阶级颓然不振为忧,预算创办大学之思潮,与日俱积。民国九年,归滇伊始,即向会泽唐公(唐继尧)有开设大学之请,立蒙允许,其议遂定,先就云南省垣创办,颜其名曰东陆大学,从欧美惯例,以唐公之别字为大学之校名也。”

得到唐继尧高度认可,被任命为云南高校筹备处处长后,董泽最终将建设云南第一所高校最合适的地点投向自己曾经就读的、文脉昌隆的省立甲种农校办学地。而时任校长亦是董泽的校友、省立甲种农校曾经的优秀学生杨文清。据史料记载,1922年8月14日,东陆大学筹备处处长董泽函商自己的校友省立甲种农校校长杨文清,为建设本省首座高校,请农校“从速另觅适当校址,备请迁移”。17日,杨文清复函:“(东陆大学)原为促进本省文化起见,敝校无不乐从”。随即将原学校所属之贡院、螺峰山林场全部土地无偿奉献。1922年12月8日,是省长公署批准东陆大学成立、董泽就任首任校长之日,亦是云南农职学院前身自1904年首创新学18年以后,由两位学校优秀学子携手亲自将其化为乌有之时!回首当年,真让人唏嘘感叹!其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还是回到经典《大学》罢:“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学问之大者,在于彰显美好光明之大德,这样的脚步到了什么时候才能止歇呢?后文很明确:“止于至善”,就是那个似乎永远没有尽头的“至善”——最高道德境界实现的时候。朱熹在注解这句话的时候态度坚决地说:将“止于至善”作为终生追求,必须“尽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www.xing528.com)

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学习马克思,就要深入领会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没有自己的利益(人欲之私),而将大众的利益作为自己的追求,这正是古今中外伟大的心灵钟声共同之鸣响。今天,当我们云南农职学院已经进步至“大学”这一高阶的时候,回望董泽、杨文清们舍小我、为大德的坚定目光,尤其能领会云南农职学院116年来大德不至、奋斗不止的大无畏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