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院校思政课堂倦怠问题的解决途径及方法

高职院校思政课堂倦怠问题的解决途径及方法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教育部高职高专思政课建设联盟专家魏启晋看来,既要能上好思政课,还要能当好导演。这也是导致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逐步产生职业倦怠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为解决高职院校思政课堂倦怠问题,我们应当尽早建立起一整套关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合理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思政课堂倦怠问题的解决途径及方法

(一)要学会关注学生的课堂表情,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在日常教学中,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习惯于只把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看作课程资源,很少想到学生的表情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鲜活的、生动的、难能可贵的课程资源。当学生在课堂上或目光呆滞,或游移不定,或当师生目光相遇时,学生目光躲闪回避,此时表明学生对课堂很木然。木然的表情意味着学生的学习不在状态,对目前所从事的学习活动不感兴趣,心不在焉。尽管教师在讲台上激情四射、慷慨激昂,而台下学生却昏昏欲睡、无精打采。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一片木然,以沉默相对,课堂气氛异常沉闷,这时教师就要意识到当前的教学活动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因为高效的课,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了多少。苏联教育家斯特卡金说过:“未经过人的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由于它不能拨动人的心弦,很快就会被遗忘。”如果教师忽视这一点,只是根据自己的预设,顺着自己的思路教学,无视学生的课堂反应,把学生看成是“木头人”,其课堂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对学生课堂表情的关注度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效果。

思政课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必须遵循思政课教学自身的规律: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尽可能多地面对面与学生接触、交流、互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这是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的普遍规律。思政课要提高教学有效性,也必须遵循这条规律。但是,“互联网+”教学形式却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竖起了一道现代化的天然屏障,教师上课不再面对学生,而是隐藏在电脑屏幕旁边,学生听课不再面对教师,而是观看屏幕,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接触和沟通没有了,互动和交流只能通过现代化手段间接实现,交流和接触变为以机器和视频为媒介,现代化手段把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的情感交流这一思政课教学的优势和特征消解了。这对于学习自觉性本来就差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是教师进行思政课教学和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真正的大忌。

(二)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自身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劳动是一种极其复杂、细致的精神生产,其劳动的工具或手段不同于一般劳动工具,主要是以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素质为工具,以自己的思想、态度和行为去影响和感染劳动对象,从而使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身内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为解决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堂出现的倦怠问题,思政课教师必须加强学习,苦练内功,加强自身内在素质建设,使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跟上时代步伐,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保证思政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进而实现教学目的。

关于怎样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自身素质的探讨,目前教育界已有许多成熟、完整的观点和看法,一是要潜心研读原著,掌握基本原理,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二是要博览群书,广纳知识,提高人文素质修养;三是要与时俱进,学习掌握现代知识,提高个人教育教学能力;四是要身体力行,深入社会实践,提高相应的社会能力。(www.xing528.com)

另外,针对“思政课不好上,怎么破”的问题,中国青年报记者樊未晨通过走访北京高校发现,不少思政课教师已经在破解这个难题上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比如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秀军教授认为:“教学的基本技能只是初级阶段,真正的高手是‘无招胜有招’。”“几乎每个受欢迎的思政课教师都是教学设计的能手。”“没有设计的课堂,就是一摊烂泥。”在教育部高职高专思政课建设联盟专家魏启晋看来,既要能上好思政课,还要能当好导演。一个老师如果研究不到位,那么就只能是个教书匠。“把书读薄”是不少优秀思政课老师的成功秘籍,“提炼和浓缩几乎成了不少思政课老师的‘试金石’”。

(三)建立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合理评价机制

教师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社会地位比较高的职业,但在当前高职院校中,思政课教师的社会评价依然偏低。由于受专业性质和社会观念的影响,与专业课教师相比,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受社会、学校、其他教师或学生尊重的程度普遍不高,有的专业技术课教师直接认为只要学好了专业技术知识,其他的知识可学可不学,有的高职院校甚至允许拿专业技术实践成绩来抵思政课学分,特别是受到“获国家级(教育部等国家相关部门及国家行业部门组织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及以上、省级(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独立举办或联合举办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及以上的个人单项奖的高职应届毕业生,可免试就读普通本科高校相关专业”的政策影响,许多学生在学习思政课过程中情绪低落,兴趣缺乏,混大专文凭的思想较为严重。这是导致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逐步产生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在高职院校中,与专业课相比,思政理论课侧重于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培养和引导,而非传授专业知识,没有那么多的实践课可供学生进行理论消化。目前,在理论教学方面,高职院校思政课基本上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在理论教学的各个环节也能进行相应的监控和评价,但在实践教学方面却存在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和评价制度等短板,使得思政课参与的教学实践活动的机会很少,教学效果无法量化,最终导致思政课教师容易产生低成就感。众所周知,思政课的教学产品和教学成果多以隐性形式出现,难于衡量。如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或道德水平的提升难以量化、衡量,而教学成果也并非一张考卷或卷面分数就能全面准确衡量的,实现学生知行合一的终级教学目标成了难以操作的抽象标准。这很容易让思政课教师感觉劳而无功,产生低成就感。这也是导致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逐步产生职业倦怠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很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专门研究思政课教学评价机制的论著还没出现,论及思政课教学评价机制的相关论著也不足10部,而对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合理评价机制的建设仍处于缺席状态。因此,为解决高职院校思政课堂倦怠问题,我们应当尽早建立起一整套关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合理评价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