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山市经济稳步发展,旅游产业蓬勃兴起

中山市经济稳步发展,旅游产业蓬勃兴起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20年蓬勃发展,民众镇经济取得长足进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业布局、经济结构逐渐发生变化。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全面恢复发展,市场商铺商品供应日渐丰富。个体商户成为商业的主流,沿街店铺林立,连锁店、超市、商场新颖商业经营迅速发展;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农副产品交易场云集,新兴的旅游、电信、房地产业突起,全镇商业结构发展势头良好。

中山市经济稳步发展,旅游产业蓬勃兴起

民众镇地理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有发展经济的良好条件。镇党委政府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经济”方针,在农业上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在商贸方面则执行自负盈亏等政策。乡镇企业稳步发展,商业经济蓬勃兴起,个体户、专业户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83.71亿元,是1979年的24倍;完成税收入库1.48亿元,财政收入1.41亿元,分别是1979年的56.7倍和52.9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土地集中在少数地主手里,农民生活困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土地改革,分田到户,改进耕作技术,水稻产量倍增。1957年成立人民公社,大兴水利,修筑鸡鸦、横门、洪奇沥等水道的大堤,建成水闸23座,电排站69座,实现旱涝保收。1978年11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镇党委政府贯彻执行改革开放方针,实现从封闭到开放、从墨守成规到全方位改革的转变。民众镇结合镇情,把农业放在基础地位,发展“三高农业”,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实行科学种田,推广杂优、特籼粘、泰南粘、小农粘等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农业机械化程度高,2000年,全镇有大小拖拉机286台,联合收割机11台,农用水泵950台,人工降雨机174台,农用运输车127辆。多种经营向专业化、规范化发展,蔬菜、果木种植户,畜牧,水产养殖队伍不断扩大,各种特色养殖基地不断形成。2005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27600亩,总产9487吨,收入1890万元;香蕉2.93万亩,总产73543吨,收入12300万元;水产养殖2.76万亩,总产58422.96吨,收入23180万元;蔬菜种植5.11万亩,收入7830万元;花卉苗木种植0.48万亩,收入3840万元;畜牧业收入1060万元;水果收入608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民众工业只有几间碾米厂、土榨糠厂和酿酒裁缝、农具修理、艇只修理等家庭小作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陆续办起农机厂、烧砖厂、造船厂、铁器社、农具社、建筑队等集体企业。1979年,改革春风吹绿祖国大地,民众镇凭借东南毗邻港澳,西北紧邻广州、深圳的有利环境,开始高效率地招商引资。首先引进中山市第一家“三来一补”(来料、来样、来技术、补偿贸易)企业——新华手套厂落户浪网。1986年,镇办企业27家,其中“三来一补”企业3家,工业产值2570万元,占工农总产值44.3%。1997年,民众镇提出“工业兴镇”口号,经过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力度招商引资,改革生产规模小、设备落后、经济效益差、前景不大的集体企业,制定外商企业来镇投资的10条优惠措施,吸引了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的客商前来投资办厂,全镇工企发展到78家,总产值9.56亿元,比1990年增长1.8倍。2000年,镇党委、政府制定“工业立镇”的方针,加大改革创新步伐,对效益差、管理混乱的集体企业采用“宜租则租、宜包则包、宜卖则卖”等形式归边管理。全镇集中力量完善投资环境,全方位、多层次招商引资。2003年民众镇建成城南工业园、纺织工业城、沙仔工业园三大工业园区。开发利用土地3255亩,利用外资1.23亿美元。2005年,全镇工业企业41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71.84亿元,同比增长29.19%。工业门类由原来的两三项发展到机械、纺织、化工电器电子)、建筑、食品6大类,107个行业。纺织、漂染、布匹销售形成链条;华凯风扇进入国际市场,销往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格力小家电等名牌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经过20年蓬勃发展,民众镇经济取得长足进步。2000-2005年,工业产值平均每年以33.2%的速度增长,从业人员由3363人增加到10323人,产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传统单一的农业经济状况,逐步形成以工业经济为主体、三大产业并举的经济格局。

民众地处水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交通不便,商业发展缓慢。民国前,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民国初期,定居人口不断增多,种植面积扩大,出产的瓜果蔬菜、三鸟、蛋类、渔获多时用小艇载到石岐、黄圃出售,数量少时拿到集市摆卖。30年代,浪网乡公所在万安桥头建成200平方米的“万安市场”,农历每月三、六、九日为墟期。万安市场附近陆续建成几间杂货、中药、布匹裁缝、小食、茶楼等店铺。民众市场、陈十顷(新平二)市场也相继建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民众地区(含浪网)有五金、维修、农具等商号小店共125家。(www.xing528.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业布局、经济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店铺集中在民众墟场、浪网墟场附近,并不断扩展,形成商业中心。1956年,国营商业、供销合作商业、私营商业并存。为方便群众,扩大经营范围,国营商店、供销合作社把商品拿到乡村进行“物资交流(物物交换)”,促进商品流通,受到群众欢迎。1962-1979年,个体商业受限制,大部分物资集中在国营、供销社收购出售。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全面恢复发展,市场商铺商品供应日渐丰富。原来实行的计划调拨、指标分配、凭证限量供应日渐式微。生产自销、商业直销、百家经销的多渠道流通促进购销两旺。商家主动到工厂、产地进货,减少中间环节耗损,降低销售成本,增加花式品种,商业更加繁荣兴旺。进入90年代,第二、三产业长足发展,原有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经营困难,陆续实行租赁、承包、转换改革。个体商户成为商业的主流,沿街店铺林立,连锁店、超市、商场新颖商业经营迅速发展;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农副产品交易场云集,新兴的旅游、电信房地产业突起,全镇商业结构发展势头良好。

民众的旅游业,以1996年“大地一龙”锦鲤养殖场率先开发而发展。1999年8月,集繁殖、销售、观赏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多宝珍稀宠物繁殖场开业。2000年6月,别具特色的岭南水乡景区也开始接待游客。2002年9月,集科普、生产、旅游于一体的丰本农业科技园对游客开放。凭着各景点的不同特色及优质服务,民众赢得国内外游客的交口称赞。1997年,全镇旅游接待量3万人次,收入37.5万元。2005年接待量45.45万人次,比1997年增长14.15倍,其中港、澳、台及外国游客20.58万人次。旅游收入467.3万元,比1997年增长11.5倍,创税利21.16万元,带旺了民众镇服务业经济发展,民众镇成为新兴旅游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