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身体心理素质准备-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教程

身体心理素质准备-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教程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大学生要想在求职竞争中取胜,除了做好思想道德素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准备外,还应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故身体素质问题往往被忽视,在大学学习期间要注重身体锻炼,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在就业市场上,学生的身体状况已成为用人单位考察求职者的基本条件。

身体心理素质准备-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教程

某高校一名学生学习成绩不错,所学专业也是目前社会上急需的,但他在双向选择招聘会上与用人单位洽谈时,由于缺乏自信心和勇气,表现出战战兢兢的样子,连走路都变了形,让用人单位形容成“走路像鸭子一样”。该学生表现出强烈的畏惧心理,用人单位感觉该学生缺乏竞争意识,自卑心理太重,其结果导致该生被许多用人单位婉言谢绝。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大学生要想在求职竞争中取胜,除了做好思想道德素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准备外,还应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

(一)增强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人的素质的基础和载体,其重要性人人皆知。然而,由于大学生是一个由青年人组成的精力充沛、生命旺盛的群体,多数人没有经过大的病痛折磨,健康状况不成问题。故身体素质问题往往被忽视,在大学学习期间要注重身体锻炼,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在就业市场上,学生的身体状况已成为用人单位考察求职者的基本条件。

(二)提高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建立在人的健康体魄之上的特定行为倾向特征。大学生求职不仅需要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健康的心理准备。做好就业心理准备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而且可以适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目标和行为,能够有效促进就业。

1.大学生就业前的心理准备

大学生就业前的心理准备主要为角色转换准备。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娱乐都较有规律。在这样的环境里,容易萌发浪漫的情调和美好的理想,但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几年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离别母校踏上社会之前,最重要的就业心理准备,就是要转变角色。所谓转变角色,主要是指由一个“天之骄子”的大学生转变为一个现实的社会求职者。抛开浪漫,抛开幻想,认识自己所处的真实地位和“严酷”的社会现实,实事求是地面对就业这样一个现实。要想正确地选择职业,就必须转变角色,不能把学校、家庭、亲友及同学所给予的关心、呵护、尊重当成是社会的最终认可。而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自身的实力,积极主动地去应对社会需要。在选择社会职业的同时,也接受社会的选择,正确地迈出人生关键的一步。

2.大学生求职常见不良心态分析(www.xing528.com)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会因为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个性等内在心理原因,以及环境诱发因素等作用,形成多种就业不良心态。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处理,会影响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以及身心健康。而学会自我调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自负心态。有些大学毕业生自认为与同伴相比较优秀,只可能是他们选择单位,而非单位选择他们。这类学生以学生干部或者是自身能力强、个体条件好、家庭条件优越者居多。他们社会活动多,社会关系接触面宽泛,见多识广,无形之中产生了自负高傲的心理,“皇帝女儿不愁嫁”。他们择业期望值过高,既渴望自身价值的实现,又对职业、薪金、发展前途、地区环境等考虑过多,挑剔过多,求全责备多,这也不如意,那也不理想,心高气傲,自命不凡,好高骛远,甚至夜郎自大,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很难找到理想工作。

(2)观望心态。这类毕业生在就业择业上考虑问题较为全面、周到,但是个人思想顾虑也比较多,他们对未来的工作条件要求不是太高,但各个方面也绝不能差。因此,对用人单位的招聘往往抱着一种驻足观望的心理,对实质性的就业缺乏诚意,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在众多的取舍上,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甚至朝秦暮楚,摇摆不定,难以定位。殊不知,在犹豫观望时,往往是好的机遇与自己擦肩而过,贻误了求职择业的最佳时机。

(3)攀比心态。有些学生每到毕业时,看到其他同学找到合适的单位,在心生羡慕的同时,会形成攀比的心态。自认为自己的条件并不比他们差,如果找到比他们差的单位,会没面子。这样,他们的就业定位往往在理想的“三大”(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和“三高”(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单位中,“孤注一掷,矢志不渝”,而对于欠发达地区即使是较为适合的工作也不闻不问。这种浓重的虚荣心态,与大众化社会需求实际发生错位,往往导致“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局面。

(4)急功近利心态。有部分毕业生对于工作有很好的期待,期望在工作中获得较高的回报。因此,在求职择业上往往过分看重工资待遇,注重眼前利益,甚至忽视了自己的专业与发展,紧盯着热门的外企、金融等收入高的行业,对一般性收入的工作不屑一顾。“为官,想一步登天;经商,思一夜暴富”,功利心态太重。急功近利,反而欲速不达。这种发财梦想往往以破灭而告终,也容易被用人单位“真实的谎言”欺骗,甚至误入“非法传销”等歧途。

(5)自卑心态。此种类型的毕业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认为就业面窄,或者该行业具有严重的性别歧视。既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又加上自己综合表现一般,无一技之长,家庭、社会更无什么“背景”,就业难度更大。他们在求职应聘中屡遭失败,个人自信心受到了很大挫伤,感到失落和沮丧,自卑心理更加浓重,对求职择业惧怕,甚至失望,形成心理闭锁,不愿再去“丢面子”“跌份儿”,只能消极等待,听天由命。

(6)依赖心态。这类毕业生中,独生子女群体占很大比例。由于他们习惯于一切由家长代劳,自身缺少独立自主性和计划性,对求职择业意识淡漠,表现出消极依赖和无能为力的心态,就业主动性差,就业信息也知之甚少,择业目标游离不定。要么盲从效仿,进退取舍随大流,缺乏独立性;要么完全依赖父母包办,坐享其成,陷入了消极被动的误区。

综上所述,竞争的观念和机制已经完全进入我们的生活,不管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领域,都要面临竞争所带给我们的机遇与挑战。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是第一次面对人生中较为严峻的竞争。因此,大学生需要调整自我以面对即将到来的竞争,以及面对竞争后可能出现失败的挫折心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