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教育研究论文选:精品课程建设促进教研室内涵建设

高职教育研究论文选:精品课程建设促进教研室内涵建设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狠抓教研室的规范建设和创新管理的基础上,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教研室的内涵建设,全面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解读高职精品课程的内涵,即“五个一流”的课程标准: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体系;一流的实践教学基地。而贯穿这“五个一流”的精神主线,就是精品课程的教学思想。

高职教育研究论文选:精品课程建设促进教研室内涵建设

季胤 徐华

【摘要】以精品课程建设载体,围绕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进教学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研室内涵。

【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教研室;内涵

教研室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最基层组织,是高职院校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前沿阵地。它担负着具体而细微的教学管理、组织、实施工作,在组织教师传授知识、教书育人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狠抓教研室的规范建设和创新管理的基础上,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教研室的内涵建设,全面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教学改革是教研室工作的着力点

学院在2003年开始对教研室进行规范建设。在参考、借鉴和吸收兄弟院校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情和特点,系统地完成了《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教研室工作规范》,分为总则、教研室职责范围、教研室主任职责范围、教研室管理办法、教研室会议制度、优秀教研室评选办法六部分。在教研室职责范围中,包括教研室工作计划、完成日常教学工作、教学建设工作、教学改革工作、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其中教学建设工作包括:课程建设项目的规划与实施、师资建设与培训、教材编写与实践基地建设;教学改革工作包括:专业设置与改造的调研与实施、课程教学内容研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从教研室职责范围来看,教学建设与改革是教研室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在规范建设与创新管理的基础上,只有加强其内涵建设,才能保证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质量的稳步提升,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精品课程是教研室内涵建设的切入点

1.建设高水平学校需要精品课程

人才质量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生命线,学校生存发展的根本在人才质量。而课程建设是一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程。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水平决定了专业质量,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要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还应从抓课程建设入手。通过课程建设来不断优化教师队伍、教学过程、教学条件、教学管理,从而为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建立起可靠的保障条件。由于课程建设又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人、财、物、管理等诸多方面,因此,通过抓课程建设也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经费、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总之,课程建设是学院教学改革的着眼点,我们应以启动精品课程为突破口,全面深入地研究课程改革与建设问题,建立起既符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标,又切合学校实际,有利于彰显特色,满足学校需求的课程体系,使之成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有名师方有名校,精品课程是培育名师的重要途径。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来看,有一流的师资才会有一流的学生。高中老师像摆渡的艄公,把学生带到知识的彼岸;大学教师要担当学生创新创业的引路人,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只有具备了更强的能力才能去传播和创造知识。精品课程建设中设计教学方案、编写新教材、研制多媒体教学课件、改革考核系统等一系列工作为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学水平提高提供了平台。精品课程建设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充分发挥课程组教师的集体智慧,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教师在三尺讲台上、机器设备旁展示精湛的教学基本功和鲜明的教学个性,从而成长为教学能手、教学标兵;优秀教师、模范教师;直至成为有名气和声望、深受学生尊敬和爱戴的教学大师。

2.精品课程必须落实在教研室进行

课程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是联结教与学活动的结合点,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培养出合格人才,学校就必须将教学计划内的每门课程建设好,使其达到应有的水平。精品课程是高水平、有特色的优秀课程;是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性的课程。通过建设精品课程的导向,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深化教学体系、内容、方法的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办学的宗旨与目标。教研室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教研室建设则是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基础性建设,重视和加强教研室内涵建设,有计划、有目标地建设成一批辐射性强、影响力大的精品课程,可以大范围地推进全校的课程建设,可以营造一种重视教学质量、重视课程建设、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良好氛围。

教研室是按相近专业或课程设置的基层教学组织,它通常由一门或几门相近专业或课程的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科学研究人员组成。通过教研室的规范建设与创新管理,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断提高的质量观、人才观和教学观等现代教育思想正逐步变为清晰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正在成为教研室工作中的动力和行动指南。不少教研室已经涌现了专业特色鲜明的“项目教学”、“专题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过去的重理论教学,轻技能实践;重专业知识传授,轻人文精神培养的单一的教育思想正在逐步转变。更多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增加每堂课的信息量;改革考核方法,使考核能真正反映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正在成为教师的共识,为精品课程建设的启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www.xing528.com)

3.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与落脚点

作为我们高职高专院校来说,无论从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学生素质等方面都与本科院校有着较大的差距,如何立足于客观条件,构建适于高职高专学生特点的精品课程,是每个高职高专院校共同关注的问题。解读高职精品课程的内涵,即“五个一流”的课程标准: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体系;一流的实践教学基地。而贯穿这“五个一流”的精神主线,就是精品课程的教学思想。这一教学思想在教学行为上的特征就是突出学生的技能培养,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学科教育的本质特征。为此,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我们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教学内容建设

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建设的核心。高职课程建设要围绕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以培养岗位能力为着眼点,以实用性为特征构建课程体系。我们在针对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和确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入手,将一般素质与具体的职业岗位或工作情景结合起来,构建以毕业生的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主旨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打破学科界限,以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引导课程结构化、模块化;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程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课程开发和课程整合以能力为本位,以项目为主线,按照“删旧、去重、选优、实用”的八字方针,整合课程内容。每个职业能力由相应的课程群(课程模块)来支撑,以“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程建设全过程。即将工程实践项目和虚拟开发项目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用项目进行新知识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传授知识时紧密结合工程实践项目,让学生学有所用;由学生亲自进行项目设计、管理、开发和制作,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通过工程实践项目相关内容的开发和设计,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做到融会贯通;最终通过项目的设计、管理、开发和制作,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

(2)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建设精品课程的基石。我们采用以专业带头人或教研室主任为组长,由若干名教授、副教授、讲师、实验师、助教等组成课程组。强化课程负责人制,课程负责人既是课程开发与建设的主要责任人,也是教学与科研的学术组织者,课程日常事务的管理者以及课程建设质量与教学质量的责任人。在精品课开发与建设中,根据课程改革和建设的要求,有目的、按计划地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积极鼓励有较好科研背景、专业背景和较好业绩的教师上教学第一线,鼓励教师积极通过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实践、管理实践、社会实践和教学研究,将科学研究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课程组梯队成员的年龄、职称、学历、专业结构尽量合理,使课程组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充分发挥作用。

实践证明,精品课程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二者相互作用,通过精品课程的准备,可以锻炼和造就名师,培养出一支过硬的能够担任精品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队伍,既实现了精品课程教学的良性循环,又提高了高职教师的整体素质。

(3)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习与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的特色之一,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精品课程配套的实训基地建设包括两部分。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精品课程实习、实训要求,模拟生产一线或就业岗位环境,实验努力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加大实验室建设与开放的力度,积极推进多形式、多层次的实验、实习、实训体系的开发与建设,大力开展仿真实验、模拟实验的研究,要把单个实验(训)室的建设,向综合性、创新型方向发展。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中,要与相关企业联手,建立互利互惠的合作机制,积极争取把课程搬到企业中,建成适应本专业培养目标,训练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基地。对于优秀的实训基地,则进一步加强合作,密切办学的各个层面,包括企业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人才规格的培养、课程的设置与建设,以达到与企业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合作模式,使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达到更高的层次。

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精品课程建设从体系的建立、逐步完善、教学实践的不断调整到日臻成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继续努力,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加强教研室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原载《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第11期

【作者简介】季胤 (1963—),女,江苏江阴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徐华(1972—),女,江苏江阴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助理研究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