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剖析与探索:十年求索

成人高等教育剖析与探索:十年求索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和社会形成了供求关系,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成人高等教育还存在种种不尽人意的现象,无序的竞争、恶意竞争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我们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在形势喜人的背后,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工作面临着各个学历项目之间相互激烈的竞争,无序发展的态势。

成人高等教育剖析与探索:十年求索

薛晨冬

【摘要】成人高等教育从80年代初至今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和谐社会,实现终身教育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产生了新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成人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办法,强调了成人高等教育要注重办学质量,凸现“品牌”战略的一些看法与观点,成人高等教育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要忽视社会效益,使成人高等教育保持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社会效益;健康发展

1977年8月邓小平同志发表了《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指出:“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就高等教育来说,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和业余的大学是一条腿。”这就给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特别是给成人高教事业发展吹进了强劲的东风,注入了勃勃生机。现在看来,小平同志这个重要指示,不仅在当时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性、重要性,而且在时过漫长岁月的今天,对于理清社会上、教育界关于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模糊观念,确立成人高等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明确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从80年代初至今有了很大的发展,已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格局,为社会输送了大量急需的专门人才。成人高等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决定了其有着普通高等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已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完整体系。然而,随着成人高等教育逐步走向社会化、产业化,成人高等学校的招生工作越来越具有市场经济的特点。它和社会形成了供求关系,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成人高等教育还存在种种不尽人意的现象,无序的竞争、恶意竞争的情况时有发生。发展中存在问题,改革中带来阵痛,都是无可非议的,但在如何进一步实现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优化教育结构,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宏伟目标方面做得还很不够。要构建学习型社会,保持成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就要建立不破不立,边破边立的成人高等教育理念。

一、新时期成人高等教育的现状

(一)提升学历类型众多,相互竞争激烈

全国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工作,1986年起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后,以其严格的组织管理、良好的考风考纪和明显的社会效益得到全社会的肯定,促进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30年时间里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工作是波浪式发展,螺旋式上升的,纵观近几年的成人高等教育招生也是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应该说这两年成人高等教育的形势喜人。但我们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在形势喜人的背后,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工作面临着各个学历项目之间相互激烈的竞争,无序发展的态势。普校高职200分就能入学,特色自考的低门槛、易通过政策、中央电大免试入学的注册视听生、开放教育、一村一个大学生的计划,网络学院无门槛入学等办学类型和层次的多样化,造成了成人高等教育的项目与项目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生源大战,以至形成恶性竞争、无序发展的态势。

(二)重扩大办学规模而轻教学质量控制

随着成人高等学校逐步走向社会化、产业化,成人高等学校的招生工作越来越具有市场经济的特点。而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加速抢占市场,形成规模,体现规模就是效益的思想,加之国家在联合办学方面的政策还不够明朗、规范,有漏洞可钻。许多高校纷纷走出去搞联合办学,设置教学点、函授站,在异地狂抢属于自己的生源,争取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建立自己的根据地。生源招来了,根据地建立了,但由于布点太多,人数众多,对各外设点的管理就跟不上了,少数高校不管联办点的师资、教学设施,有无办学能力等情况,只要有生源,就和他联办。以至于出现一个高校在一个地区重复设点,多个高校在同一个地区过多过滥设点招生的现象。另外针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教改力度不够,教学方法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教学方式没有针对成人学生的特点,以至办学质量得不到很好的监控和把关,影响了成人高等教育的社会声誉。

(三)缺乏“人文关怀”,疏于德育沟通

成人高等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有着自身的特点。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亦即是成人。它比普通高等教育更加贴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正因为如此,使它具有了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个性,即开放性、职业性、多样性。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来自社会不同的领域、不同的阶层,思想不一,目的不一,层次不一,素质不一,基础不一,有的真的想既学到知识又拿到文凭,有的不想学知识只想混文凭,学生的思想,具有多变性、复杂性。更需要班主任因地制宜地去做思想工作,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心声和想法。而目前的班主任(业余、函授)因为管理的人太多,平时接触的机会很少,除了常规的教务管理工作,又几乎没有时间去做学生的德育工作。学校管理者和成教学生的沟通有点脱节,仅仅停留在表面,有的学生从新生入学到毕业,同学之间都不认识,更有甚者,连班主任是谁都不知道,更不用说认识任课老师了。

二、走出成人高等教育误区的思考与对策

综上所述的种种弊端,制约着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应既注重经济效益又要注重社会效益,构建学习型社会需要成人高等教育,建造终身学习教育体制需要成人高等教育。走出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的误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范联合办学行为,倡导市场准入制度,使成人高等教育保持稳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1.对校外办学点的办学资质要加强审核,严格把关。对于师资、教学设施等不具备的各类培训中心。不得举办相应的学历教育,只能搞短期培训。根据不同学校的层次,才能举办各种不同的联合办学层次。比如中等职业教育,成教中心等学校只能联合办大专层次的学历班,本科层次的联办学历班,只能拥有大专层次的学校才能联办等等,提高联合办学的门槛,确保办学质量,避免无序竞争,恶性竞争。

2.对异地办学的各类高校在地域上、校外办班的数量上要加以必要的限制,同一地区同一高校只能设几个联办点,要进行量的界定。同一地区只能允许几个高校进入举办联合办学,对进入同一地区办学的高校要给予办学市场准入制度,达到一定条件的才能进入。

3.对异地办学的教学点、函授站,有关职能部门要进行监督、抽查、考评。对优秀的要给予其政策上的倾斜,创造条件,进一步鼓励其发展,对办学质量不合格的学校,要取消其办学点,要进行整顿、规范。让成教联办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二)树立成人高等教育过硬的“品牌”意识,用“优质产品”去赢得市场

全国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工作,以其严格的组织管理、良好的考风考纪和明显的社会效益得到全社会的肯定,促进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社会上一度形成了良好的声誉,在人们的心目中,该文凭的含金量高,属国民教育系列,是仅次于普通高考文凭的“第二学历文凭”,社会认可度也较高。但受近期的无限制联合办班,办学质量不过关的影响,社会认可度有所下降,培育“第二学历文凭”过硬的品牌意识,树立成人高等教育良好社会的声誉已是当务之急。

1.正确定位,科学宣传,找准自己特有的市场

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而生源的组织与落实工作,是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工作的基础,成人高等教育有没有生源,生源是否丰富,除了看学校所设置的专业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抓住了社会热点,紧贴现实生活,能够满足社会或需求者之需要等因素外,关键的还要看是否抓好生源组织这一重要工作。几年来,我们投入相当的精力,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首先,我们依托行业、面向地方。我校抓住机遇与江阴市地方政府、各大中型企业以及乡镇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教育关系。怎样才能使学校、企业、社会真正沟通起来,不仅在招生上,而且在整个教育教学改革中让社会参与,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经过反复调研、思考,终于找到了一个好的形式,这就是组建高等职业教育集团。集团成员享受四项权利,同时承担四项义务,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及人才需求情况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另外规定集团成员单位有向我校“送学”、“送培”的义务。这样,不仅使学校各个专业都有了可靠的实训基地,更重要的是在招生方面,我们增加了一个“智囊团”,在专业设置、人才需求等方面,通过对集团成员的的典型调查,就可以作出比较科学的分析,可以防止专业设置的盲目性,使招生计划更加切合社会发展的需要。(www.xing528.com)

其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宣传。我们定期召开人事部门会议,从各有关人才服务中心了解地方、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各培训要求;我们组织人力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我们几乎跑遍江阴市的各个厂矿企业,采用各种方式进行社会调查,找准市场,力争建立较稳定的生源基地,并注意建立信息网络,及时取得各地反馈信息,按企业发展设置专业,培养人才。

2.合理设置专业,适合社会需求,结合当地实际,多渠道多方位扩大市场

成人高等教育量早被推入市场,每年除了招生计划上接受国家的宏观控制之外,其余一切,基本上靠自己,既无经费保证,也无物质支撑,只能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自己求生存、求发展。这就需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于考生,及时掌握信息,合理设置专业、立足于求新、求快、求高、求先。专业设置应掌握以下四个原则。

(1)专业设置要以地方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导向

成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学生来自本地区不同的企事业单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市场上出现了对一批紧缺的专业和人才的需求,成人教育要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因地制宜地开设与之相适应的相关专业。这样,不仅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又加快了老专业的改造。

(2)专业设置要与地方考生的需求相适应

成人高等教育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广大考生,考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专业的设置、调整要满足地方考生的需求,每年在计划开设之前,要对本地区的考生专业需求状况作一个全面的摸底调查分析,积累一手资料,考生的需要就是我们调整专业设置的要求和目标。如开设的应用电子技术会计、商务日语等专业就是地方考生的急需专业。专业围绕生源的需要,是我们成人高等教育设置专业的一大原则。

(3)专业设置要将普高共性和成教个性有机结合起来

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既要坚持普通高等教育专业的共性要求,又要体现成人高教的鲜明个性。要将普高的共性和成教的个性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普高的共性就是坚持科学性、规范性、学科性。就是要从学科发展的自身规律来考虑专业设置的科学性问题,就是符合教育规律,适应人才培养规律的需要,就是要做好规划与论证,严格履行报批手续,坚持标准,严格要求。坚持成教个性就是坚持针对性、职业性和应用性。现在,企业要求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做到上手快,技术强,能力强,到企业后能马上发挥作用。因此,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一要坚持标准,二要坚持职业性和实用性。

(4)专业设置要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专业

专业设置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成人高等教育的特色与优势就如同企业的品牌是企业的生命一样,也同样决定着成人高等教育的生存竞争能力。成人教育要努力去构建、发展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努力建成重点和特色专业,要有自己“品牌”专业和“拳头”专业,设置还应形成学科群,以相互支撑、补充。

3.针对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加强教学改革,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理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本,质量为先。要想树立成人高等教育良好的社会声誉,教学质量是生命线,只有注重教学质量,才能保持成教事业的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招生和教学质量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教学的质量好,我们的“产品”就优良,社会需求就大,企事业单位就欢迎,我们的“产品”销路就好,毕业的学生在社会上就有地位,我们的学生有地位,受欢迎,我们的学校在社会上就有地位,受欢迎。我们的学校有地位,受欢迎,我们的生源就充足。我们招生底气就足,我们生源就充足,我们招生选择的余地就大,就可以选择更优秀的学生来我校就读,我们的学生素质就高。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反之,则形成恶性循环。招生和教学质量是不可分开的两条腿,互相促进的,我们提出的口号是:“每一个学生都是我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一个学生都是我校的一个精典广告。”我们的办学理念是“三个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三)创建理想的“人文关怀”德育管理模式,注重师生间的沟通艺术

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是学生大部分是在职的职工,有的拖家带口,有的还未成家,江苏允许外地来我省打工的务工者报名参加成人高考的政策放开以后,我校的外地学生在逐年地增多,对于层次不一,地域不一,基础参差不齐的考生。考入成人高等学校后,我们要对他们进行“人文关怀”,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沟能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而目前好多成人高等教育对这一方面做得是很不够的,新生一进校,只顾教学,只抓教学管理,从不对其进行德育教育,认为他们是成人了,根本用不着沟通和德育教育。从我这几年从教的情况看,进入我校的学生还是非常想和老师、学校进行沟通的,而事实上是我们提供给他们交流的平台太少,机会太少,有时甚至根本没有,有的业余、函授班班干部建制都不全。其实我认为只有我们的管理者,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和成人学生交朋友,关心他们,了解他们,建立了师生情、朋友情,他们感觉到了学校的温暖、关怀,体会到了学校在真心关心他们,他们会情不自禁地为学校宣传,还更有可能把他身边的亲朋好友介绍到学校来求学。所以我们要对在校的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衡”地进行关怀,才能吸引社会更多的生源。

抚今思昔,成人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一路走来,面对新世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之势,成人高等教育更应站在新的高度,树立崭新的办学理念,抢抓历史机遇,广纳海内外贤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升办学层次,加强合作与交流,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昂扬奋发的姿态,向着更高、更强、更快的目标阔步前进!征程漫漫,只有奋斗,才会有未来!

参考文献

[1]金友鹏.江苏成人高校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2]马建富,朱爱胜.班主任工作原理与艺术[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原载《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第36期

【作者简介】薛晨冬(1962—),女,江苏江阴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