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现城市公共交通整合,商业建筑设计

实现城市公共交通整合,商业建筑设计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地铁因其稳定、高效、简便且舒适,大大提高了人们利用公共交通设施出行的愿望。在我国香港,70%的购物中心都将地铁、公共交通引入室内,让换乘人流经过购物中心,大大提升了商场人气。商业开发与交通枢纽整合的著名案例之一——香港九龙站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这是香港最大型的一个综合发展项目,它以城市公共交通如地铁线等为核心,把众多的服务设施、办公、酒店等功能整合在一起。

实现城市公共交通整合,商业建筑设计

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型商业设施最早出现在日本,通常把大型公共交通枢纽与商业活动中心结合在一起,融交通换乘、购物、休闲、娱乐,乃至商务、酒店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近年来这种“交通枢纽+商业中心”的模式在世界各大城市发展迅速。交通枢纽是人流密集的地方,有很大的商业开发的潜力。过去的交通枢纽往往只能解决交通换乘问题,如今它越来越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功能也愈加混合。

把商业与城市公共交通整合,是一个互惠互利的举措。一方面公共交通如地铁、汽车站、火车站甚至机场等为商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客流,成为商场稳定的客源,保证商业运行的成功;另一方面,商场、购物中心等也为公共交通输送人流,提高了人们使用公共交通的频率。因此在规划设计时,应充分挖掘交通节点尤其是交通枢纽潜在的商业价值,为城市提供更多的服务。

商业与交通的整合,首先体现在对地下空间的利用上。城市地铁因其稳定、高效、简便且舒适,大大提高了人们利用公共交通设施出行的愿望。其站点也最易成为城市的商业网点,尤其是两条及其以上线路的换乘点。与商场接驳的城铁大大提升了商场地下一层甚至地下二层的商业价值,并形成集聚人气的地下商业。地下商业的常见业态包括超市、美食广场、餐饮、零售等。其中,超市常常是地下商业业态中的主力,原因是它一方面可为其他商家带来客源,另一方面自身也能充分利用地下停车的便利性。地下商场在设计时还应注意环境的舒适性。在购物中心中,通常通过连接一层和地下一层的中庭为地下商场采光,并加强地下商业与地上部分之间的互动性。

其次,交通换乘枢纽激发商业价值。在两种交通工具的换乘路线之间,可以充分挖掘其商业潜力,大大扩展商场的服务半径和购物群体。对于那些利用交通换乘带来人流的商业中心来说,应充分考虑如何把不同交通工具之间相互转化的无效人流转化为有效人流,而非使大量人流白白流走,成为匆匆过客。有几种把人流引导到商场内部的方法。一种方式是把公交站或出租车站设置在与轨道交通不同的层面,使人们在换乘的过程中进入商场。另一种方式是考虑交通枢纽可能带来大量路过此地的商务人流,通过功能配套和综合开发来截住这些人流,把过路客变成目的客。例如,购物中心可以与酒店、写字楼、展示厅、商务会所配套开发,以满足商务人流在公务之余购物、休闲的需要。除此之外,还需仔细规划与公共交通有效衔接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使人们在换乘公共交通之前能方便地找到停车处。

在我国香港,70%的购物中心都将地铁、公共交通引入室内,让换乘人流经过购物中心,大大提升了商场人气。内地的一些大型商业项目也越来越认识到充分利用公共交通设施的益处。例如,广州正佳广场甚至自花2000万元把地铁引入室内,就是考虑到地铁引入购物中心,会为其长远经营带来巨大回报。

商业开发与交通枢纽整合的著名案例之一——香港九龙站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这是香港最大型的一个综合发展项目,它以城市公共交通如地铁线等为核心,把众多的服务设施、办公、酒店等功能整合在一起。该项目含有甲级品质118层的环球贸易广场、全港最高综式地标住宅建筑天玺、豪华服务式套房酒店港景汇、国际顶级酒店TheRitz-Carlton和W酒店,以及逾10万m2大型时尚购物商场——圆方(Elements)购物中心(由香港地铁公司开发)等地产。其分层格局如下:首层部分架空使地面用于机动车和行人交通。一二层(香港的楼层表示方式,实际为二三楼)为商场功能,并拥有一个屋顶平台,平台上包括公共广场和半开放花园。人们在商场内除了可以搭乘地铁、公交、出租车之外,还可以在远离机场的九龙站内办理登机手续,并通过位于地下一层的机场快线在20min内到达赤腊角机场候机厅。另外,这里还设有深圳机场直通跨境巴士及紧邻广深港铁路总站。人们通过购物中心的主动线可以很方便地到达设于购物中心内的功能齐全的换乘大厅(图12-8)。该项目真正实现了城市交通枢纽与购物中心的“无缝”衔接。圆方购物中心的各层功能分布(图12-9~图12-12)如下:

——塔楼

——平台层:屋顶花园

——第二层:商场

——第一层:商场

——地面层:巴士、小巴、出租车、停车

——地下一层:机场快线铁路

——地下二层:地铁站(www.xing528.com)

978-7-111-49666-3-Chapter12-8.jpg

图12-8 交通换乘与商场的结合(香港圆方购物中心)

978-7-111-49666-3-Chapter12-9.jpg

图12-9 香港圆方购物中心地面层(Gl)布局罔

978-7-111-49666-3-Chapter12-10.jpg

图12-10 香港圆方购物中心二层(Ll)布局图

978-7-111-49666-3-Chapter12-11.jpg

图12-11 香港圆方购物巾心三层(L2)布局图

978-7-111-49666-3-Chapter12-12.jpg

图12-12 香港圆方购物中心屋顶层(Roof)布局图

城市交通枢纽的大量兴建,虽然为人们提供了很多方便,但也使人们传统的步行方式和乐趣受到威胁。许多城市由于交通负荷的日益严重,不得不建造高架、快速路、铁路等设施解决路面交通的拥堵问题。但高架、快速路、铁路,这些巨大的钢筋混凝土设施,往往造成城市原有结构的破裂和步行系统的阻断。那么如何在断裂的城市结构中恢复以往的步行系统和重拾步行的乐趣呢?笔者认为,一种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商业及其他城市服务设施把断裂处连接起来,形成接驳点(城市路标),来促进人们的步行习惯。使商场空间成为城市交通空间的有机构成部分,如把地铁出入通道直接连入购物中心室内、用人行天桥跨过高速路来连接购物中心和其他建筑,购物中心中庭行使城市交通厅的部分职能,甚至公路、高架延展于室内等,使人们的步行更安全、舒适、连续、方便,并充分享受逛街、购物的乐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