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共交通景观:城市靓丽风景线,实现可能性!

公共交通景观:城市靓丽风景线,实现可能性!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0](三)审美欣赏公共交通景观自身的形体特征在美学意义上而言,与其他城市景观类型相比,公共交通景观还是具有一些形体特征的。

公共交通景观:城市靓丽风景线,实现可能性!

公共交通景观: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论公共交通景观化的可能性

陈李波

城市景观,首先是市民的城市景观——这不仅意味着城市景观是市民情感维系之场所,更是市民魂牵梦萦之家园。用舒尔兹的话说就是:“我们自己的场所……意味着市民将自身‘投射’到该环境上。”[1]市民心中的城市景观,既荡漾着幸福的喜悦,也包含着痛苦的哀伤;这便是我们作为市民对城市景观产生出的那份“爱恨交加”的感情,是那份欢乐与痛苦并生的回忆——这就是市民与城市景观的那份“恋地情结”(Topophilia)[2],是人与生他养他的场所之间无言的对话。

一 “公共交通景观”如何可能

既然城市景观是市民之景观,是市民生活之景观。那么所有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场景甚至片断都可成为城市景观的构成部分,都可以纳入我们市民审美欣赏的关注焦点,也只有那些注入市民情感和市民生活的城市景观,才有生命力与亲和力。关于此点,哥本哈根艺术学院教授杨·盖尔这样认为:现今城市的四种类型中,传统的城市和复兴的城市这两类城市的尺度便是市民的尺度,城市中的聚会场所、市场和交通都是以人的尺度来展开的,故城市具有活力和亲和力;反之,在另外两类城市——受侵蚀的城市和被遗弃的城市中,市民的尺度被其他非市民化的尺度替代,甚而遗弃,这样的城市便丧失活力,进而与市民相脱离。[3]

正是以上论述,赋予我们城市中的公共交通,即我们所俗称的“大公交”,成为城市景观的先决条件。城市中的公共交通无疑是融入市民情感和市民生活最为密切之载体。尽管它可能缺失某些城市景观的形体特征,但它绝对是诠释市民生活景观绝佳的精神媒介,更为重要的是它构筑了我们市民对景观欣赏的特定模式——以生活化、日常化、平民化为核心的景观欣赏模式。因此将城市公共交通视作一种城市景观类型,甚至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景观类型也毫不为过。由于工作与学习,我们每天劳累奔波于城市的各个角落,紧张的心情或许透过车窗看到的那城市美丽的风景而得以缓解;周末闲暇时与亲朋好友一道,乘坐江边的轮渡,感伤抑或欣喜的思绪随着这浩渺的江水而一同流淌;甚至上班族仅仅为了调节一下自己的情绪或暂时躲避晌午的酷热,将午休的地点放在这凉爽舒适的空调公交车上,顺便环游城市一番。这种景观的欣赏与那些著名风景区或古典建筑宗教丛林的欣赏相比,只不过是少一些惊奇、赞叹或是想象,而更多一些生活、日常甚至是平民化而已,两者都是景观欣赏的范式,后者在城市生活这一层面甚至超过前者。如上所述,城市景观首先是市民生活之景观,其次才是市民旅游之景观。[4]

与传统我们所认为的城市景观不同,城市公共交通自身并没有构筑成一个具象的景观实体(或者说它缺失某些景观的关键形体特征);它是通过塑造一种特定的欣赏模式,以使得市民和城市两者紧密结合,从而体现城市景观真正内涵——“市民之景观”的这种方式,成为独特的城市景观类型。这或许有些像老子所说的:

三十辐为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5]

城市公共交通正是在构筑这样一种生活化、日常化、平民化的欣赏模式的进程中,将市民与城市紧密结合在一起,自身也当仁不让地成为城市景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我们呈现出其自身独特的审美品格

二 “公共交通景观”的审美欣赏

(一)审美欣赏中的日常化与平民化

“公共交通景观”的审美欣赏在所有城市景观类型之中,无疑是最生活化、日常化、平民化的,它与我们的城市日常生活密切关联。我们对它可谓是“爱恨交加”:我们可以最优的“性价比”游历整个街道,乃至整个城市最美的风景片断。[6]但是同时我们又必须付出昂贵代价去经历上下班高峰的堵塞与拥挤——这种爱与恨的共存才可称为市民“情感”,也只有这种爱与恨的交集才可称为市民“生活”[7]:我们在这种爱恨中体验这座城市,也欣赏着这座城市。段义孚提醒我们:

我们必须牢记,情感与其对象是紧密相连的……旅游具有社会功用,并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但它不能将人与景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只有当景观与记忆中所经历的场景相联系时,我们对景观的欣赏才会更加个人化与持久化。[8]

可见这种生活化、日常化、平民化乃是“公共交通景观”的欣赏基石,正是通过这种日常化、平民化的欣赏模式,“公共交通景观”将市民与城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突显自身鲜明的审美特质。

(二)公共交通景观的审美欣赏具有特定的时空维度

城市公共交通是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方式而存在,这种特定的交通方式因而决定我们审美欣赏“公共交通景观”中的时空维度:在时间上,我们遵循的是循环维度;而在空间上,我们则遵循着线性维度。

首先是时间的循环维度。对于城市市民而言,由于其生活工作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往往在某个时间段中循环经过同一条搭乘线路以及固定搭乘班次。这种循环维度使得我们周而复始地在同样的街道上往返——或许迎着日出的光辉踏上新一天的征程,披着日落的余晖而返回。公共交通景观这种重复性、周期性的循环维度赋予我们更多的时间、视点与途径去欣赏和体验着自己身边的城市;进而使得我们有充足的机会品味这些“透过车窗的城市景象”的趣味,一种只有细细咀嚼才会有的审美趣味:

……平常的,甚至是单调的场景也能呈现出它们那未曾注意的一面,用全新的视角去洞察这些场景,这种审美体验难道不美吗?[9]

其次是空间的线性维度。城市公交通过固定的线路将城市中那些最重要的也是最有魅力的景点和沿街景观串联起来,如同一根链子一般将这些美丽的珍珠串联起来,也如同一个幕布将城市中这些生动的场景予以呈现,在串联这些珍珠和呈现生动场景之际,公共交通景观也将自身的美予以突显。

欣赏公共交通景观的时空维度,将市民的“行走”这一意义予以突显,与城市公共交通一道,游历着城市中万千的美好景观,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城市生活趣味正是孕育在这“行走”之间。[10]

(三)审美欣赏公共交通景观自身的形体特征

美学意义上而言,与其他城市景观类型相比,公共交通景观还是具有一些形体特征的。这些形体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1.公共交通主要设施

公交车辆、轮渡、轻轨构成了武汉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交通设施[11]交通设施的内部载客空间以及外部装饰都是公共交通景观自身重要的形体特征。以公交车为例,现在的公交车,车身越来越靓丽,色彩也越来越丰富,而非以前枯燥的外形和单调的色彩。这些都给市民带来审美的感受。加上车内良好的服务设施,特别是电子报站系统、便民药品以及垃圾箱的设置,都使得乘客体验到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公交车上的车身广告路线标示广告甚至扶手广告,这些广告在宣传企业产品的同时,也为城市景观的魅力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2.公共交通辅助设施

站牌、候车(船)亭(厅)作为城市“公共交通景观”的辅助设施,可能更具有景观的形体特征,站牌可以称作城市中重要的景观小品,而候车(船)亭(厅)本身就是一件饶有兴趣的建筑作品。这些依据市民尺度而量身定做的辅助设施不仅有着浓厚的功能性,同时也有着极强的欣赏性。试想,乘客在等待搭乘的班次时,他们可能有着丰富的时间、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去欣赏这些公共交通景观特定的形体;这不仅可以缓解乘客等待的紧张情绪,而且可以给他们提供一种特别的审美体验。

3.公共交通线路组织

线路组织是城市交通最为关键的环节。线路组织的合理与否不仅决定着整个城市公共交通的经济利益,而且也决定着“公共交通景观”的审美欣赏特质。如上所述,“公共交通景观”中时空维度正是通过城市公共交通的线路组织而展开。规划良好的公共交通线路不仅可以强化这种欣赏中的时空维度,并且可以更好地将市民与城市有机地联系起来:在某种意义上,我们选择的搭乘线路,就是为了更加深刻地了解这座城市,为了更好地欣赏这座城市的美。武汉的公交线路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为市民开设的两条市内旅游专线401路和402路,以及为市民一览江城美丽夜景而开设的“夜游江汉”轮渡线路。这些不仅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而且为城市构筑了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三 如何建设公共交通景观

如同标题所言明的,公共交通景观成为城市景观类型还只是一种可能性,将可能性变为最美丽的现实,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www.xing528.com)

不可否认,城市公共交通首先是服务市民生活,交通的便捷、服务的舒适便是它们首先应该履行的功能,在这一层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公共交通景观称为一种功能性景观。[12]功能履行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景观的好坏,而且只有在充分良好地履行功能的前提下,我们才能言及公共交通景观的审美欣赏。然而,不幸的是,城市公共交通远未达到市民所期望的目标。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由于市民对于城市公共交通的现状不满意,从而将目光过于关注公共交通如何改善上,过于关注公共交通的功能性层面,而对其作为一处独特景观的审美层面却视而不见。因此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的硬件设施,完善公共交通的功能,将是我们建设公共交通景观之关键。

本文认为城市公交景观的建设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1.积极实施“公交优先战略”

相对于私家车来说,公交车的优点在于,人均占道面积少、耗费低、效能高,既节约能源又减少环境污染,特别是在当前我国能源紧张、城市人口激增、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实施“公交优先”战略不仅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且可以有效地解决道路拥挤问题。

城市公共交通,关系广大市民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是影响一个城市形象、城市景观的重要因素。实施公交优先战略,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公共交通服务,优化城市的生活与投资环境,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只有在确保“公交优先”的前提下,“公共交通景观”才有可能:城市公共交通依靠自身交通运量大、价格低廉的优势,不仅要引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作为主要出行方式,更要引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作为市内主要旅游方式。[13]

2.努力改善公交自身硬件设施

既然“公共交通景观”是市民之景观,那么它就必须将市民的感受放在第一位:想市民之所想,想市民之所需。这都需要以努力改善公交自身硬件设施为其基础。只有市民认同这些设施的硬件,认同“城市公共交通”的功能性,他们才有可能上升到审美层面对“公共交通景观”进行欣赏,才有可能对整个城市进行欣赏。这一点,武汉公交集团还是做出了一点成绩的。单在加大车辆更新力度,提升公交车辆档次上,武汉公交集团自2004年以来,便投入资金近4亿元,累计更新车辆2059台,其中空调车1154台。目前,全市空调公交车已达1957台,占营运车辆总数的35.5%,公交车辆档次的提升,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舒适的乘车环境。“武汉公交的进步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进步”,这是很多市民乘坐新型空调车后的感慨。[14]

3.结合城市地理特征,树立市民特色品牌

以武汉为例,就城市地理特征层面而言,武汉市辖区山多、水多,并且著名的旅游景点基本上都在街道两侧,这为树立城市公交市民品牌、彰显“公共交通景观”特色是极为有利的。武汉公交738路和402路两条线路就是为改善城市景观旅游环境,方便市民到九峰山森林动物园和武汉植物园出游而专门设置的。另外,武汉公交集团结合武汉江城的自身优势,大力发展两江水上旅游以及“零点”航班,打造城市景观新的亮点,丰富了市民的休闲生活,涌现出一批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交特色品牌,如“拥军敬老线”、“帮困助学线”、“市内旅游线”、“高校线”,这些都成为市民出行的精品线路,在创造可观的经济收入的同时,更为市民出行、旅游休闲提供了方便。[15]

而就树立特色品牌而言,由于武汉市辖区面积过大、城区分散、市民出行常常要跨越两江这些特点,武汉公交集团积极配合社区883行动计划调整公交线路,提出了“居民出小区步行5—8分钟即可乘坐公交车”的便民目标,并且通过公交线路调整,公交车新连通了市区二十多条道路,解决了全市五十多个社区居民出行不便问题。积极开展便民服务,根据夏季市民出行特点,延迟了部分公交线路收班时间,开通了轮渡“零点”航班。这些都被广大市民所认同,从而为“公共交通景观”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我们还是应该看到,城市公共交通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如上下班高峰搭乘拥挤、道路堵塞问题,部分工作人员职业操守不高等,这些都制约了市民对城市公共交通景观的认同与欣赏。因此,我们应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软硬件设施,让城市公共交通由纯粹功能性的设施,转变成我们市民可以欣赏的审美性的景观,真正地将城市公共交通构建成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注释

[1]诺伯格·舒尔兹.存在·空间·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42-49.

[2]段义孚.恋地情结:环境感知、态度以及价值研究[M].英格伍德克尼夫出版社,1974:93.

[3]参见杨·盖尔.新城市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3-14.

[4]关于市民生活的景观以及市民旅游的景观这种区分,可参见F·E.斯帕修特.“描绘土地:环境美学中的理论难题”[J].美国审美教育,1972(6).后者将其描述为居住者和“暂居者”的区分。他认为“就观赏的事物而言,‘暂居者’注重其整体形式与品质,而‘居住者’更注重将其与他们头脑中已持有的意象相比照。”

[5]黄瑞云.老子本原《十一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15.

[6]在武汉公共交通中,值得一提的是401路与402路这两条专门为市内旅游开辟的线路,特别是后者,经过武汉三镇,将武汉最美的景观如东湖、黄鹤楼以及江汉路串联起来。相关资料可查看武汉公交专题网页:http://www.wuhanbus.com。

[7]市民的生活和情感与旅游者不同,后者可以在感情与生活“失衡”的境况下欣赏景观(如忍受长途颠簸去异地欣赏景观),而前者则不会,也不愿意这样。

[8]段义孚.恋地情结:环境感知、态度以及价值研究[M].英格伍德克尼夫出版社,1974:92-95.

[9]段义孚.恋地情结:环境感知、态度以及价值研究[M].英格伍德克尼夫出版社,1974:92-95.

[10]陈李波.城市的细节为什么重要[N].长江日报,2004-10-14.

[11]截至2004年12月,武汉城市公共交通,共拥有公交营运线路255条,其中,专线线路166条,普线线路89条,线路长度4686.8公里,平均线路长度19.3公里;公共汽车5002台,日客运量275万人次;轮渡航线15条,营运船舶18艘;汽渡航线2条,船舶7套,载车量127车渡;出租车1209台。公交场站用地797963平方米,公交场站58个。资料来源于http://www.wuhanbus.com/aboutus.asp。

[12]关于“功能性景观”可以参见艾伦·卡尔松.美学与环境:对自然、艺术和建筑的欣赏[M].纽约:路特里基出版社,2000.特别是第十二章“农业景观的欣赏”。

[13]关于“公交优先战略”的相关文件可参见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以及《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后者就明确指出“各地必须积极研究提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的具体措施,为市民提供方便的交通服务;要开发和推广清洁燃料汽车,进一步优化城市的环境”。

[14]另外,武汉公交积极加快LPG、CNG等燃汽车的改装和改造,发展低排放、低油耗的环保公交车。已改装1500台燃汽车,为城市环保做出了一份努力。并且在大部分公交车上安装车载显示屏,配合语音报站器的使用,给市民乘车提供了周到的信息服务上的便利。同时要求和督促落实公交企业加大车况和车容车貌整治资金的投入,确保了残、破、花、脏车不得上线营运,展示了“窗口”行业靓丽风景。自2004年以来,仅公交集团公司一家就投入近400万元改善车容车貌。

[15]如24路“职业道德示范线”、38路“拥军敬老线”、66路“巾帼文明线”、1路“便民线”、608路“爱民助残线”、526路“遵章示范线”、588路“预备役军人线”、705路“帮困助学线”等一大批品牌线路。这些线路以“乘客的需要就是公交人的追求”为宗旨,关心关爱乘客,自觉落实“九要九禁止”服务承诺,行车匀速平稳,营运秩序规范有序;按站停靠,不越站不滞留;改掉服务“生、硬、冷”的缺点,讲文明用语,做到耐心、热情、周到。这些措施的实行,有力地提升了公交整体服务水平,也让市委、市政府“亲民、便民、利民”思想在公交行业中得到了认真的落实和切实的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