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云区老龄福利设施建设成果

白云区老龄福利设施建设成果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1年,出台了《白云区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把加快全面推进白云养老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白云区成立了中心敬老院项目建设指挥部 。截至2015年,完成项目立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证》《地质灾害评估》《环评报告》《规划建筑设计方案》《项目可行性报告》等手续办理。

白云区老龄福利设施建设成果

一、基本情况

2001年,由白云区第一人民医院旧房改建的白云区唯一一家老年公寓从区老龄办移交给白云区第一人民医院,因入住老人很少,形成工作人员比入住老人多的情况,无法维持,于2002年年初关闭。

2002年,按照市下达白云区的3个“社区老年福利星光计划”项目,由贵阳市、白云区、街道办事处三级投资143.8万元兴建了3个(大山洞居委会、龚西居委会、中心社区)星光老年之家,组织开展老年人卫生医疗、老年人娱乐、家政服务等项目。

2011年,出台了《白云区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11-2015年)》,把加快全面推进白云养老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

2012年,区中心敬老院项目开工建设。

2013年起,白云区明确了 “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工作方针,建立以社区居家养老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基础、以社会养老和公办养老机构为辅助的养老服务体系。大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

2014年,白云区《关于印发〈市民生“十困”相关工作责任分解表〉的通知》下发后,又出台了《白云区解决“民生十困” 养老难问题工作方案(2014—2015年)》,对白云区养老工作目标、任务、工作措施进行了明确。(www.xing528.com)

2015年,根据贵州省、贵阳市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制定了《白云区民政局健康养老发展三年产业实施计划》,明确提出: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制度完善、组织健全、规模适度、运营良好、服务优良、监管到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9643”的养老服务总体格局,即96%的老年人居家接受服务,4%的老年人在养老机构接受服务,不少于3%的老年人享有养老服务补贴,用3年时间建设 23个养老项目。

从2013年至2015年,白云区从福利彩票公益金中列支197.8348万元,用于对红云社区的天林和蓝天、大山洞社区的云晖、白沙关社区的白沙关及龚北和龚中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进行资助及相关养老基础的建设。

截至2015年底,白云区共有公办养老机构18家,即已建成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家、农村幸福院12家、农村敬老院1家,共有床位135张;民办养老机构4家(夕阳居养老院、阳光养老院、墨石养老院、一家亲养老院),共有床位440张。在建项目有白云区中心敬老院和牛场布依族乡中心敬老院。

二、白云区中心敬老院

2012年3月贵阳市政府与白云区政府签订了建设中心敬老院目标责任书,拟建设一所床位数达200张以上的中心敬老院。工作列入贵阳市政府2012年为民拟办的“十件实事”。白云区成立了中心敬老院项目建设指挥部 。区政府办公会议决定,中心敬老院项目采用“BOT”模式修建,项目选址白云公园南侧,总占地33.2亩。并组织区法制办、区民政局、区监察局、区审计局、区财政局召开专题会议,对《白云区中心敬老院项目“BOT”协议》进行修改完善。5月24日经授权,白云区民政局代表白云区人民政府与贵州杰和公司签订《贵阳市白云区中心敬老院项目合作协议》,采取“BOT”模式建设区中心敬老院。项目规模为:规划建筑面积65466平方米,总床位数1560张(公益性床位400张),预计投资总额约1.6亿元。2013年该项目被列入年度省、市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之一,采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进行一期、二期工程建设。截至2015年,完成项目立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证》《地质灾害评估》《环评报告》《规划建筑设计方案》《项目可行性报告》等手续办理。一期综合楼主体工程完工,二期完成基础土石方开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