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津沽口述:民间语境下的西于庄|家族传承与曾门四学士

津沽口述:民间语境下的西于庄|家族传承与曾门四学士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内侄女五人,只有四侄女一人在天津,我们夫妻拿侄女当闺女了。今读了我爸爸的自述《我的一生》这本书,这才详细的知道了老人的困苦艰难。我只得牢牢的记住,并且教育儿女们亦要牢牢的记住,照所嘱咐的话实行起来。张裕钊与黎庶昌、薛福成、吴汝纶等被人合称为“曾门四学士”。张裕钊书法艺术造诣极深,其源于魏晋,突越唐人。济刚柔俊逸于毫端,创造出一种内圆

津沽口述:民间语境下的西于庄|家族传承与曾门四学士

1969年王玉含留给孙子王景生的手迹

王玉含手书《毛主席诗词》

我这一辈子就叫苦哪,生在旧社会的时代,吃人的年头,又生长在穷家里,你想想所受的苦还用一一的笔述吗。那旧社会上的风气、风俗、习尚,是恨人有笑人无,欺软怕硬,讲究势利门子,巴结有钱的、有势利的。其实有钱有势利的人也并不白白的给他这给他那,而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可是天地正气,什么时候也不能尽为泯灭,主持正义的如文天祥、杨掓山、史可法等人,什么时候也都有。我的祖父是一位读书的人,一举一动都要遵循着四书理,而性情又耿直,遇事就主持正义,能当面责人过,不怕伤人。乡里有时有些小小纠纷,经我祖父一出头劝解,无不力(立)即化为无事。他老靡(没)出过远门,就在我们那周围二三十里的地方,老庄亲们提起王老师来,真是人人赞赏,人人景仰,可就是受了老来贫。虽然贫穷也是行端坐正,竭力安贫乐道,守贫度日,不轻易求人乞物,所以更受人的尊敬。我父亲因受家庭环境叔父的欺凌而愤然远游,这日子更不好过了。我小孩子念书肚子饿了,又靡(没)有零花钱,时常饿了喝口凉水,要不呢忍着睡一小觉,先是有祖母活着,大姐未出阁一家六口人,将地卖光了,就指望祖父教书度日。后来大姐出阁了,祖母又去世了,家里仅有我二姐、我、母亲和爷爷我们四口人,过这穷苦的日子,因为顾脸面也不肯将我二姐姐送去作(做)童养媳。好容易熬到我十三岁,二姐姐十七岁也出阁了,我十五岁的下半年,又浮住学买卖去了,我祖父常在外村教书,家中只有我母亲一个人孤苦零丁,穷苦度日,该多可怜哪。我十六岁在当铺正式学买卖去了,本打算在一个地方呆一辈子,靡(没)想到,在十七岁的那年正月底当铺止当候赎,被裁下来了。这年秋天又到了下仓华昌号,我干不下去了。十八岁的二月底,背起小包袱,步行上山西,千里寻亲去了。秋天回来了,转年十九岁因想谋事,又去了一蹚(趟)山西。到了二十岁的正月底来到天津,仍算学买卖,年龄已大一人多高,人既不愿支使,我干着也不带劲。二十一岁到了卫生衣公司帮帐,二十二岁管正帐,指着每月几元钱养家也是不易。而我身居商界,而性又好读书,对于经商的意义甚么囤积居奇咧、哪里买那里卖咧多不留意,甚至心中鄙之,我老觉着诗书中有真味,把字要是写成了,是万古不磨的事业。可是写了一辈子也靡(没)写到好处,这正是我心中可以惭愧的地方。在十三岁的那年,正是光绪二十六年庚子,闹义和团红灯照等等,皇上和西太后都跑咧,跑到陕西又回来咧。到了我二十一岁那年,西太后死了,光绪皇上也死了,穿国孝,换宣统。到了二十四岁这年,宣统退位,大清帝国告终。换了中华民国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总统。后来他又想作(做)皇上,弄个洪宪帝国,不到三个月,就被军阀给推倒了,他也死了。弄得年年打仗,到处拉夫抢掠,民不聊生。我这指(只)身养家的小买卖人,家贫亲老,更不敢望(往)舍身救国的道路上走咧。等到民国三年就上了宜彰公司的事,才算够养家的了,可是我这性情天生耿介,不善逢迎附和,总想凡事自有真理,干了五年,终被人家排挤下来。从此颠颠倒到,干一年闲二年,有十来年的光景,这才就上了芦纲公所看门的事,算是又干了十来年。就仗着能写字,卖字写牌匾字画,又卖小字,给刻字店写戳子字,老来又写锦旗,这一辈子真不容易。又回忆起我妻他(她)的命是,上靠亲娘下靠亲女,所以他(她)操家无能,就不妨事了。我的岳母真是女中魁元,咀(嘴)一份,手一份,炕上地下都好,后来他(她)将这本领传给了他(她)外孙女,所以我闺女跟他(她)姥姥一样,也是能谈能作(做)。我们岳母皆因能谈能讲道理,所以娘家淩宅有大小事,赶紧请二姑奶奶,只要二姑奶奶一到,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无不唯唯听劝天下太平了。那年腊月初一我二儿降生了,他姥姥就有伤寒小病渐渐的重起来,一个多礼拜的光景,竟与世长辞了。因为小孩乳汁的关系,未敢叫我妻知道,等到转年正月初六,他(她)三哥才将他(她)接到娘家,他(她)可撒泼打滚的哭吧。我岳母真疼闺女,给闺女预备了九条棉裤存於柜内,姥姥的柜不许别人动,等姥姥死了,大嫂二嫂将棉裤各穿一条,下余的七条给了我妻。先是接三出殡等等,皆不叫他(她)知,都是我闺女替他(她)妈哭祭完了。我岳父也是老秀才教书,在他女靡(没)出阁的前一年去世了。有四个内兄第名王质臣、俊臣、伯恒、谨齐,又有五个内侄,王桂芳(二子)、桂馨(一子)、桂茹(四个儿)、桂平、桂茹二儿维成。内侄孙们更多了,乳名都是利字,大利、二利、长利、得利、福利等等。有内侄女五人,只有四侄女一人在天津,我们夫妻拿侄女当闺女了。侄婿徐叔贤大学毕业在教育界工作,有二子二女,大外孙名杰,次名檀,大女宝珍,次女宝慧。

又回忆在芦纲公所时,因有闲时……[6]社会主义服务,当一块砖,作(做)一片瓦,作(做)一个小小的罗(螺)丝丁(钉)。甘当革命牛等等的精神。则我死后,亦当含笑于九泉了。

公元一九六四年岁次甲辰夏历六月二十四日我77岁

玉含王崧自述自书 你们留着往下传一代一代的看吧 千万不要忘记

后人起名中间字诗一首可以传二十八代矣

景仰锡文继子孙

民强国富广昌

传昭伟业繁祥瑞

全世辉煌胜古今

玉含作

自从我小的时候,就听说过我爸爸,去山西找我爷爷的故事和家庭贫困的情形,但不很详细。今读了我爸爸的自述《我的一生》这本书,这才详细的知道了老人的困苦艰难。为上养老下养小的苦心,真不容易的一生,感动的我竟掉下泪来,以及我曾祖父母的嘉言懿行,和我父亲嘱咐我们,听党的话听毛主席的话,要当革命牛等等。我只得牢牢的记住,并且教育儿女们亦要牢牢的记住,照所嘱咐的话实行起来。(www.xing528.com)

此记

大儿硕昶敬题

一九六四年七月五日公休日读后记

按:文中凡加括号处,均为整理者按照当今阅读习惯和叙写方式所做的更正。

【注释】

[1]张裕钊(1823—1894),近代散文家、书法家。字廉卿,号濂亭,生于鄂州市梁子湖畔东沟镇龙塘村的一书香世家。16岁考取秀才,第二年中举人。20多岁考取国子监学政,官授内阁中书。主试官曾国藩赏识其才,亲自召见,收入门徒。张裕钊与黎庶昌、薛福成吴汝纶等被人合称为“曾门四学士”。张裕钊书法艺术造诣极深,其源于魏晋,突越唐人。济刚柔俊逸于毫端,创造出一种内圆外方、疏密相间的独特书法。具有劲拔雄奇、气骨兼备的特色。张氏在运笔、转指、用墨、用水等技巧方面,皆有其独到而突出的方法。

[2]《我的一生》为王景生的祖父王玉含,在1964年77岁之际,用手书记述坎坷经历的自传体读本。2013年其孙王景艺复制数本留给后人传承。

[3]根据王玉含先生《我的一生》中记载,宜彰工厂为私营帆布厂,总经理李政庵,大股东冯梅臣,股东中还有詹天佑、周学熙、曲同丰、魏信臣等。

[4]王家骏(1926—1984),天津人,天津恒源纺织厂、天津工业用呢厂职工;天津快板创始人、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天津分会分员。代表作《火烧望海楼》《夜战海河》《肯尼迪惊梦》等。

[5]1966年5月7日,毛泽东林彪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后来被称为“五七指示”。在这个指示中,毛泽东要求全国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同时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因此走“五·七”道路成了一种时尚,争相办起了“五·七工厂”“五·七农场”“五·七干校”“五·七医院”等等,街道办的小工厂,被称为“五七公社”。

[6]此处原有200余字,记述本书作者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邻居诬告参加了会道门而被审查的经过,家人看后担心传出去会影响邻里关系,便将这两页销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