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读史识中华:重建历史事实的学术典范

读史识中华:重建历史事实的学术典范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身在此种风气中,茅海建干起了治史“重活”:史学之重,实为“史实重建”。史实的重建本身也是对史料重新解读的过程,解读历史讲求“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本书中,茅海建以坚实的史实考订和历史重建的功力,试图用一种“当时的”眼光来考察“当时的”鸦片战争,既有现代史学研究的严谨,又有传统史学研究之韵味,极大提升了学术界对鸦片战争的研究水平,成为当代史学的经典之作。

读史识中华:重建历史事实的学术典范

茅海建学术生涯开始的时候,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注重主题先行,即先有某个观点或理论,然后再找相应的史料印证,仍然是主流的叙事形态,但在思想解放的历史大潮中,这样的“主流叙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一些人认为这些叙事中匆忙搭建的史实,根基并不很深。只要这些史实经不起考证,得出的任何历史结论都只是一场热热闹闹推导、演绎、归纳后的海市蜃楼。身在此种风气中,茅海建干起了治史“重活”:史学之重,实为“史实重建”。通过对史实的考订,在真实、可靠史料的基础上,来审视和建立历史的结论和评判,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史料实证”,这也是本书写作的最大特色。

■搜集和甄别史料

这一“重活”首先是对史料的搜集和甄别。在书中,作者依靠大量的第一手档案材料,对历史事件作翔实的考订。本书的副书名是“鸦片战争再研究”,表明本书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用翔实的史料、数据,对以往的研究进行批判,回顾鸦片战争的始末,再现农耕与工业文明之间的战争对话。全书旁征博引,有人粗略统计过,全书共引用中文资料、档案、学术著作一百四十二种,英文资料十四种,可见,作者下在史料搜集上的功夫极为深厚。有时,书中的注释不仅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还能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

■回到现场解读史料

“天下”观念图解(www.xing528.com)

其次,“史实重建”还重视回到历史现场来解读史料。史实的重建本身也是对史料重新解读的过程,解读历史讲求“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怎样依据史料说话呢?茅海建在自序中,就希望能够“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也就是史实的重建需要回到历史的现场,将史料置于当时的语境中,重新去理解和解读,这样历史离真实会更近。本书中,在“绪论”部分,用很长篇幅来说明,鸦片战争以前,在社会经济水平、儒家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华文明形成的独特的傲视“四夷”的“天下”观念,以及形成的不承认平等国家存在的“天朝”逻辑和体制,就是试图建立当时人们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以便回到现场,合情合理地解读谕旨、照会等史料中当事人的思想和行为。比如道光帝将巴麦尊的照会,理解成“申冤”和“乞恩”,在谕旨上写着皇恩浩荡的“安抚”与“羁縻”,在被人打得无还手之力时,还将和战变成“施恩”与“不施恩”,着实只有用天朝尊严来解释,才容易理解。文中此类例子,俯拾皆是。

■打破了许多误读

正因为进行了史实重建的工作,本书打破了不少误读。比如有人以为鸦片战争时,中国以逸待劳,调兵比远在千里之外的英国有优势。但是,本书经过考证,英国从殖民地印度等地调兵,比清廷从云南贵州调兵快得多,因为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距中国很近,由于航海技术的先进,从英国首都伦敦到澳门两个月左右,也与中国人从北京到广州的时间相差无几。史实的考证和诠释,也会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学会重新思考:鸦片在当年的中英两国人眼中,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东西?道光皇帝为何输了战争却宣布自己是胜利者?前线一败涂地,大臣们为何却“捷报频传”?全国上下真的是同仇敌忾吗?

本书中,茅海建以坚实的史实考订和历史重建的功力,试图用一种“当时的”眼光来考察“当时的”鸦片战争,既有现代史学研究的严谨,又有传统史学研究之韵味,极大提升了学术界对鸦片战争的研究水平,成为当代史学的经典之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