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读史识中华:揭示真实的历史

读史识中华:揭示真实的历史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期的教育使处在当今时代的人们往往将鸦片战争视为一个时代的结束和下一个时代的开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当鸦片战争被固化为若干标签式的历史片断时,面对“中国如何现代化”的众多现实问题,具有敏锐思维的人们不得不追问“事实果真如此吗?”

读史识中华:揭示真实的历史

■流行的真魅力

历史学家茅海建广泛利用中英文档案资料,搜集十年,写作两载,成就本著。本书刚出版时,因“思想问题”曾遭到众口一词的攻击,但书中一字一句均有档案的依据,最终让本书成为国内研究鸦片战争最好的主题专著,并荣获第三届“思勉原创奖”。本书出版二十多年来,已更新了三版,重印近三十次(截至2017年4月),可见其学术地位和价值。虽经二十多年学术流变,但本书再版时,茅海建先生除订正了少量史料讹误外,基本没有改动书中的文字,因为他“对鸦片战争的基本看法,依旧没有改变”。他能做到这点,不得不说得益于书中过硬的史料实证功夫—可信度极高的史料证据和逻辑严谨的多重证据法的运用—使他叙述的鸦片战争更为逼近历史真实。

长期的教育使处在当今时代的人们往往将鸦片战争视为一个时代的结束和下一个时代的开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对鸦片战争的理解事实上就是今人对自身这个时代由来的理解,就是近代中国人应该如何认识自我和理解世界。当鸦片战争被固化为若干标签式的历史片断时,面对“中国如何现代化”的众多现实问题,具有敏锐思维的人们不得不追问“事实果真如此吗?”而本书的出版,恰恰把鸦片战争的前前后后摊开来给人们看,让人们能理解真实的历史场景,也让人们看到中国的种种危机,并试图从历史中寻找解决中国现有问题的答案,故本书流行二十多年,至今仍历久弥新

■品读的真功夫

虽然本著文字易读,但作为学术专著,要真正读懂还需要下一番求真的功夫。(www.xing528.com)

追根寻源的功夫。也就是读书之前,要对本书作者的经历、思想和著作的背景、意图,以及出版、流传和评价的相关情况等追寻根源。正如本文在“来龙去脉”等章节中叙述的那样,梳理著文的前前后后是读懂本书的前提,也是深入理解本书学术及现实意义和价值的必要前提。

扎实的史学功底。对这本书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史料实证的能力。包括辨别史料类型及价值,如辨别原始史料和非原始史料、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无意史料和有意史料等不同类型史料的史学价值。运用多重证据法,即注重多元史料的利用。如本文对各类文献的精读细校,对遗迹文物的全面掌握,互证共存,再结合中外研究成果,既呈现了扎实的历史论述,也显示了作者学识的多元与贯通。

历史文本阅读能力。首先要带着问题阅读文本,比如带着“为什么鸦片战争时中国武器落后”这一问题阅读,在细读文本后便可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政府为了防止百姓造反,将一切技术保密,最终导致明朝就传入的火绳枪(即“鸟铳”)等技术失传。还要注意文本叙述的细节。比如文本“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英国最先进的事物,经过儒家教义的折光,顿时变为最荒谬不堪的东西”,其中“折光”用语,将古人以“儒家教义”理解西方工业文明的解构机理,由此形成“中土的官僚士子们并未折服于西方,反坚信于中华文物制度远胜于‘西夷’”的社会现状,生动地展现出来。又如文本“魏源、徐继蔚、梁廷枏的思想未能达到历史所要求的高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思想资料。‘天朝’中有着难以计数的书籍,独缺‘夷’人‘夷’事之作”中“很大程度上”这一用语,是作者分析、推测、判断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未能实现思想嬗变的重要原因的严谨表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