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读史识中华:一部清晰的架构纪实

读史识中华:一部清晰的架构纪实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林则徐为官清廉,办事认真,禁烟坚决,是其被道光皇帝委以重任的原因。伊里布在浙江巧妙曲解圣旨,签订停战协定,转嫁不能收复定海的责任。由于道光帝对如实陈词军情的琦善,予以不许言败的道德斥责,杨芳、奕山只有捏谎,使广州战局完全成为一场骗局。

读史识中华:一部清晰的架构纪实

■总体结构

茅海建先生的这本书,虽是学术著作,但由于主旨明确、结构清晰、文笔生动,有时又不失幽默,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人很容易读懂。全书重点叙述了大清王朝,围绕着绪论中提出的“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能否取得鸦片战争的胜利”的问题,结合时间顺序和人物的顺序,层层展开,通过论述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清朝的状况,以及已进入近代化进程中的英国人的心理,清廷皇帝与官员的心理,“英夷”入侵的心理和作战计划等等,呈现给读者一幅幅生动描述当时“天朝崩溃”局势的纪实场景。作者通过史实的大量呈现,揭示历史学“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的最基本价值,以实现“一个民族对自己历史自我批判,正是它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的坚实保证”的写作目的。

1840年9月,琦善与英方在白河口英舰上会谈(英国随军画师绘)

本书开篇绪论,将笔直指“在坏人的队伍中”“最坏”的琦善,从多个方面驳斥了“琦善卖国论”的说法,拉开了“电影”的序幕,也奠定了全书批判主义史学的基调。接着,用六章内容,以时间顺序为主,历史人物的经历为支线,结合中、英双方史料的记载,以现代化的视角,尽可能还原当时历史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合理分析了一些一味指责某些大臣主抚卖国的观点。第七章,讲述了《南京条约》签订后,其他国家纷纷效仿掠取中国合法权益,而大清王朝却做出将诸如协定关税等条款轻易拱手让人的选择。因为依据鸦片战争爆发前后整个清朝的精神面貌,当时的他们,根本就看不懂这些条款,也没有这些权益是自己不可失去的权利的近代意识。第八章,作者以“历史的诉说”为题,对鸦片战争的失败做了总结,通过分析战争中负有重大责任的顶级人物在战后的思想行为,得出他们大部分人并没有转向,清朝“仍未从‘天朝’的迷梦中醒来,勇敢地进入全新的世界”,进而提出“中国应以怎样的姿态进入21世纪”这一发人深省的思考。

故宫博物院藏清宫火器:1.铜质小型臼炮2.铁质炮弹3.乾隆年间的燧发小手枪4.康熙年间的琵琶鞘燧发枪

■各章分叙

具体各章叙述如下:

第一章,清朝的军事力量。在与英军的对比中,呈现出大清王朝在鸦片战争前夕的三个方面的军事力量:一是武器装备方面,清朝冷热兵器混用,多为赶制而成,质量低劣。船舶小且非正式海军,城墙和炮台的防御功能较差。二是兵力与编制方面,常备军人数虽多但分散,调兵遣将速度极慢。三是士兵与军官方面,士兵多父死子继,军官行伍或武科举出身,吃空额,克兵饷,贪赃枉法,祸害社会。因此,作者最后慨叹“鸦片战争时的清军,本是一个难得见到光明的黑暗世界”,“对鸦片战争的失败,当时和后来的人们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清军已经腐败”。

第二章,骤然而至的战争。本章以被褒奖至今的林则徐为主角,叙述了他到广州禁烟前后的活动情况,以及他对敌情的判断和制敌方略。林则徐为官清廉,办事认真,禁烟坚决,是其被道光皇帝委以重任的原因。但林则徐面对的却是皇帝“鸦片务须杜绝,边衅决不可开”的不可能完成的悖论命令,而在禁烟过程中,林则徐受当时天朝的眼界所限而致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造成了判断的失误:禁鸦片的对手根本不是作为个人的外国商人,而是站在他们背后的政府。此外,林则徐依赖炮台、书生议兵的方法来抵抗英军,也体现了天朝大国的盲目心态。

林则徐火烧鸦片政绩图,引自1909年《时事报》

第三章,“剿”“抚”“剿”的回旋。本章主角是道光帝、琦善和伊里布。开篇以鸦片战争的谕旨保存在“剿捕档”告诉读者,在大清王朝传统的御敌武器库中,只有对付蛮夷的“剿”与“抚”的两套程序。当英国海军占领舟山之后封锁沿海,以农业为本的自然经济的中国却对此基本上没有什么反应(君臣反而讨论是否实行封海政策),英军于是离开广东迅速北上。由于通讯不发达、君主独裁等原因,导致道光帝收到的却是被粉饰过的、时间顺序混乱的战败英军信息。然而,当战而不胜的局面持续,战争耗费巨大时,由于英方“情词恭顺”(文献翻译错误),道光帝又倾心于抚夷,之后便在“剿”“抚”之间回旋游移。伊里布在浙江巧妙曲解圣旨,签订停战协定,转嫁不能收复定海的责任。而琦善公然抗命,一次次与义律见面和谈,却阻挡不住英军开战的步伐。虎门大战失败,典型地说明中英双方军事实力的差距。

道光皇帝朝服像(清代宫廷画家绘)(www.xing528.com)

第四章,广州的“战局”。由于道光帝对如实陈词军情的琦善,予以不许言败的道德斥责,杨芳、奕山只有捏谎,使广州战局完全成为一场骗局。参赞大臣杨芳擅自恢复通商,隐匿战败事实,捏造子虚乌有的功绩;靖逆将军奕山夸大战绩,将骚扰性质的秘密进攻吹得天花乱坠,还在战败后向英军交出六百万元的“赎城费”。这位煞费苦心的“小说家”,将不伤毛发的微小胜利夸大百倍,并为赎城费编造了欠账还钱的绝妙借口。而三元里民众抗英,作为一场保卫家园的战斗而非保卫祖国的战争,无疑是一件值得百年称颂的事件。但历经多次人为放大,已然脱离了当时的时代,成为后世展示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传说。

1841年1月7日,沙角之战(英国随军画师绘)

第五章,东南壁垒的倾塌。由于只对杨芳和奕山二人小丑式的捏谎作道德上的非难,而未究诘其事理并明白战争失败的必然性,大清王朝仍幻想并期待着制夷的英雄。新任全权代表璞鼎查的快速到来,表明英国在轮船技术、地理知识和殖民体系诸方面的进展。抗战言论最坚决的新晋闽浙总督颜伯焘和两江总督裕谦,正如道光帝以及朝野官绅所望,分别在其防区,建起了坚固无比的壁垒。但是,由于他们无知于近代的军事技术和战术,当英国军舰鼓浪而来时,东南的壁垒立即倾塌。镇海失陷,裕谦自杀。浙江提督余步云以为改“剿夷”为“羁縻”会更加容易,同样吃尽苦头,不仅被执行死刑,还被后世定性为奸臣。扬威将军奕经走马上任到杭州督管抗击英军入侵,调唤大量未经训练的各地兵勇冲锋陷阵,再以迷信指导战事,浙东反攻的结果,可想而知。

1841年10月10日,镇海之战(英随军医生Cree,Edward Hodges绘)

第六章,“抚”议再起。当前方主帅终于明白军事上没有出路,都瞒着决定他们命运的道光帝一个人时,还是有一个人公然站出来说出了真话,主张“抚”议,他就是先前极力主剿的浙江巡抚刘韵珂。他的“十可虑”上书,让道光帝也终于承认,清军不存在大获全胜的可能,只好“先剿后抚”,但心有不甘。耆英与伊里布南下,给了主剿的扬威将军奕经一大刺激,他连忙虚造一连串捷报让道光帝振奋,在道光帝幡然改计之际,英军又发动了新的攻击。从杭州湾到扬子江,清军屡战屡败。吴淞战败,江南水陆提督陈化成阵亡,新任两江总督牛鉴临阵脱逃。镇江之战,英军遭到了顽强抵抗,京口副都统海龄战败,全家自尽。镇江之战,从军事上说是鸦片战争的最后一战。牛鉴在现实面前低头请求议和。耆英与伊里布在议和过程中节节败退,抗旨不遵。他们草草签订了条约,只为英军立刻退兵。

第七章,平等与不平等。作为鸦片战争结束标志的中英条约,后人名之为《南京条约》,无疑是一项苛刻的不平等条约,中外关系由“天朝”时代转入了条约时代。但是在当时,本无国际知识的刘韵珂一篇“新十可虑”,对战后的中外关系作出了深层次思考,虽今日观之十分可笑,但真实道出了当时负责任官员的忧虑。不具备现代化思维的天朝大臣,并不能确切地明白条约具体侵犯了本国的哪些利益。于是,“修约”的规定带来了《虎门条约》,在璞鼎查的引诱下,在阻止洋人北上的希望里,以及害怕因谎话穿帮而掉脑袋的恐惧中,耆英、伊里布、黄恩彤等人迈入陷阱,同意签订条约,将关税、最惠国待遇、通商等权利轻易拱手让人,也引来了虎视眈眈的美国人和《望厦条约》,引来了国人眼中英国的敌人法国和《黄埔条约》。

1842年,《南京条约》签署现场(约翰·普拉特上尉1846年绘)

1842年,《南京条约》原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第八章,历史的诉说。战争已经过去,历史不能重演,但历史学家并不会因此而停止假设、推论等工作。属于汉字文化圈的国家日本,同样遭到外夷入侵,他们在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之后,将之看作一种刺激,转为催化剂,迅速进行明治维新,短短几十年就成为列强之一。而天朝即使疾病缠身,却自以为是,仍沉浸在战争结束便一劳永逸的迷梦中不肯醒来。时代变了,道光帝却浑然不觉,他的脚已进入新时代,而头脑却依旧留在旧时代。战争中的十二位主要人物,仅有五人在战后进行了军事上的检讨。即使是头脑比较清楚的林则徐,也没有意识到他偏离制夷的错误。敏锐的中国知识界,倒是激发了魏源、梁廷枏、洪仁玕等孤独的文化人“开眼看世界”,但囿于时代局限或资料匮乏,他们也未对本质的问题作出回答。清朝在战后没有振作也没有革新,使清军战士的鲜血白流了。历史的诉说中夹杂着悲痛。我们要铭记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这正是历史的真正意义所在。

这八章的历史叙述,就如同八幕纪实的场景,清晰地记录着170多年前的那场对今天而言意义仍然重大的战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