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读史识中华:发愤著书成家之言

读史识中华:发愤著书成家之言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临终之际,司马谈流泪嘱咐儿子完成自己未竟之业。回顾司马迁的人生,他最终能完成《史记》的创作,跟得天独厚的家学与师承,以及自身的勤奋努力密不可分。他说想到以往历代先贤在逆境中奋起,最终成就一番功业的事例,决心坚强地活下去,“发愤著书”。司马迁倾尽一生心血,隐忍著书,终成五十二万字之巨著。

读史识中华:发愤著书成家之言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至前90年),字子长,今陕西韩城人,西武帝时期人物。那时的西汉经过七十余年的休养生息,国家开始富庶起来。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变清静无为为大有所为,开创了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盛世局面。帝国版图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拓展至长城内外以及粤江地区等广袤地域。文化事业上,一方面秦末大起义和汉初的“无为而治”给社会留下了相对宽容的文化氛围,西汉文人辈出,灿若星河;另一方面,顺应时代需求,文化思想开始从多元走向相对统一,儒家思想逐步取代黄老思想,开始出现“独尊儒术”的新局面。这些都对司马迁的成长与著书产生了深远影响。

■生于史官世家

司马迁家学渊源甚厚,祖上世代为周王室的史官,后来一度中断,到了父亲司马谈时重新被武帝任命为太史令,共三十年,掌管天文、历法和皇家藏书。司马谈学识渊博,崇尚黄老之学,他有感于孔子后四百余年来的历史没有被很好地总结编撰,汉兴以来大批杰出人物的事迹无人记述,决心效仿孔子作《春秋》,写出一部贯通古今的史书。他从史书的构思到史料的搜集都做了多方面的准备,并动笔写了部分篇章,不幸未能完成就因病去世了。临终之际,司马谈流泪嘱咐儿子完成自己未竟之业。司马迁说自己垂泪受命,挑起了五百年来重修史书的重任。

回顾司马迁的人生,他最终能完成《史记》的创作,跟得天独厚的家学与师承,以及自身的勤奋努力密不可分。司马迁说自己“年十岁则诵古文”,十二岁开始跟随孔子十二代孙孔安国学古文《尚书》,十四岁拜儒学大师董仲舒为师读《春秋》。父亲和老师的启蒙教诲,滋养了他的史才、史学与史德。

二十岁时,司马迁在父亲的支持下壮游天下,足迹踏遍大江南北、淮河两岸以及中原地区。二十八岁他步入仕途,做了侍从皇帝的小官“郎中”,那时正逢武帝大举开疆拓土,司马迁曾奉命出使巴、蜀、邛、昆明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也曾侍从武帝泰山封禅,巡守雍、夏阳、河东、汾阴、陇西等广大西北地区。这些游历锤炼了司马迁的史识,他到处探访古迹,采集逸闻,考察风土人情,熟悉山川地理,积累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考证了许多历史文献和传闻,增加了很多感性历史知识,为撰写《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司马迁三次游历想象画(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学生蒋韵纯绘)

在父亲死后第三年,三十八岁的司马迁继任父亲的官职,担任太史令,这使他有机会饱览汉朝宫廷所藏的图书典籍、档案以及各种史料。他一边整理父亲遗稿,一边访问当代重要人物,从熟悉楚汉历史的前辈及其子孙后代那里获得了许多从未记录的资料。他以实地调查所得、经历者的叙述,与文献相印证,纠正、补充文献资料。就这样,整整搜集、整理了五年,到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着手写作《史记》,这时他四十二岁。(www.xing528.com)

■忍辱成就大业

此时的司马迁,生活和仕途都一帆风顺。他抱着极大的热情对待自己的工作,希望竭尽所能“效命于国家”“亲媚于主上”,即得到武帝的赏识和信任。没想到平静的著述生活,被从天而降的灾难打破。天汉二年(前99年),汉与匈奴的战争已有数十年,武帝再次派兵出击匈奴。结果将领李陵率五千汉军孤军遇袭,寡不敌众后被匈奴俘虏。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武帝,被定了“诬罔”即欺骗皇上的大罪,要被处以腰斩。

按照当时的律条,犯人可以交纳五十万赎金或接受残害身体的腐刑来请求免死。司马迁官小家贫,五十万赎金相当于做十年太史令所得全部收入的一半,他实际拿不出这么多钱自赎,而且“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没有人敢出面奔走营救,也没有谁为他讲一句话。在生死荣辱的痛苦抉择中,司马迁选择接受腐刑活下来。

后来五十三岁的司马迁在给友人的书信《报任安书》中,发出了“身毁不用矣”的悲叹,说这是奇耻大辱,自己内心忍受着巨大的痛苦煎熬,每次想到都“汗未尝不发背沾衣”,解释自己忍辱苟活的原因,是希望能完成《史记》。他说想到以往历代先贤在逆境中奋起,最终成就一番功业的事例,决心坚强地活下去,“发愤著书”。不幸的遭遇,使他对人生价值有了新的认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就是说,人总不免一死,但死的价值有大有小,首先要考虑值不值得死。为实现名节大义,需要牺牲时,要勇敢地面对死亡,死就具有重于泰山的意义;为完成某种责任或使命,需要顽强地活下去时,随便轻生,死的意义就轻于鸿毛。这一巨大的挫折和困境,也使他特别知晓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对历史和社会的观察与思考更趋冷静。写史的志向,也从“颂扬汉家一统的威德”转为“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即承认历史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在考察每一历史阶段的始末中,探究时势与人的活动之间的关系、古今历史变化的规律,形成自己的见解。

司马迁倾尽一生心血,隐忍著书,终成五十二万字之巨著。此后,司马迁就从历史的记载中消失了。这部著作,直到汉宣帝时才由他的外孙杨恽公之于世。《史记》问世后,逐渐成为中国传统史书的正宗,历代阅读和研究它的人不可胜数,堪称万古流芳。《史记》还被翻译成韩、日、俄、英、德、法等多种语言而广为流传。司马迁也被尊为中国史学第一人,名垂青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