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留日学生的政治活动:近代中国八十年的革命热潮

留日学生的政治活动:近代中国八十年的革命热潮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清政府驻日公使蔡钧勾结日本外务省,出动警察干涉,这个纪念会未能开成,但在留日学生中,鼓起了组织爱国团体和出版革命刊物的热潮。秦毓鎏、张肇桐等不服,到使馆抗议,也被日本警方拘留,由此引起了中国留日学生对蔡钧的公愤。青年会与励志会不同,主要是由留日学生中的激进分子组成,“其会章第一则,规定以民族主义为宗旨,以破坏主义为目的”。

留日学生的政治活动:近代中国八十年的革命热潮

历史进入二十世纪后,中国的形势发生很大变化,民主革命的潮流奔腾而来。形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义和团运动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了。1901年的《辛丑条约》,使中国的独立徒具形式。二十世纪初年,西方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严重威胁,像一个可怕的阴影,笼罩着人们心头。

毛泽东指出:“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5)同旧式的封建士大夫不同,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已经懂得一些自然科学和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学说,对帝国主义的压迫有敏锐的感受,有比较强烈的爱国心。二十世纪初年,不仅国内学堂纷纷成立,知识分子人数急剧增加,而且,出国留学成为一种风气日本学习西方有成效的国家,离中国又近,留学费用少,去的人特别多。1901年,在日本东京的中国留学生,不过一百多人,1904年达到一千三百多人,1905年更达八千名以上。这些留学生,亲眼看到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一跃而成为亚洲强国,深深感到自己祖国命运的危殆。他们如饥似渴地寻找救国真理,从各方面掀起火热的爱国运动,并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革命情绪激励下,从爱国的立场出发,迅速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

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起初都是分散求学,相互联系甚少。1900年春,秦力山、吴禄贞等在留学生中组织了第一个团体励志会,制定了五条会章,不外是以“联络情感,策励志节”为宗旨,别无政见。这年夏天,励志会中不少人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事。自立军失败后,许多人从血的事实中看清了保皇派的真面目,思想逐渐转向革命。

1900年下半年,励志会会员杨廷栋、杨荫杭、雷奋等主持编辑《译书汇编》,译刊欧、美各国的政法名著,如卢梭《民约论》、孟德斯鸠《万法精理》、约翰·穆勒《自由原论》、斯宾塞尔《代议政体》等,逐期登载。通过这些著作,鼓吹资产阶级的平等和民主思想。他们歌颂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对欧洲的反动势力进行抨击,也间接对清政府进行鞭挞。

1901年5月,秦力山等同康有为梁启超绝交以后,在东京创办《国民报》(月刊),宣传天赋人权、平等自由,主张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开始明确地划清了革命与保皇的界限。《国民报》出版时,曾得到孙中山捐助印刷费一千元,但到第四期出版后,终于因资本告罄而停刊。

在留日学生运动发展史上,1902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留学日本的人数急剧增加,留日学生的思想面貌发生很大变化。这一年4月,章太炎和秦力山,还有冯自由、马君武等人发起召集的“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就是中国留日学生掀起的反清革命的第一个激浪。(www.xing528.com)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浙江余杭人。甲午战争后曾投身维新运动。1900年,他参加了唐才常等在上海张园召开的“国会”,因对唐才常的“勤王”宗旨不满,当场毅然剪除发辫,表示与改良派决裂,从此进入反清革命的行列。1902年春,他在日本时与孙中山正式订交,就中国的土地、赋税以及革命成功后的政制、建都问题,作了较为广泛的交谈。这时,章太炎已是一位知名的、有学问的革命家。1902年4月2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是明朝最末一个皇帝崇祯的忌日,章太炎等联络侨居日本的中国人和留学生举行纪念会,以表示纪念明朝的灭亡,反对清朝的反动统治。

章太炎用他典雅的文笔,为这次纪念会写了一篇九百余字的宣言书,大声疾呼:“愿吾滇人,无忘李定国。愿吾闽人,无忘郑成功。愿吾越人,无忘张煌言。愿吾桂人,无忘瞿式耜。愿吾楚人,无忘何腾蛟。愿吾辽人,无忘李成梁。”(6)他想以这些抗清英雄的事迹,激励人们投身反清革命。由于清政府驻日公使蔡钧勾结日本外务省,出动警察干涉,这个纪念会未能开成,但在留日学生中,鼓起了组织爱国团体和出版革命刊物的热潮。

“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事件不久,又发生了“成城入学”事件。这一年夏天,江苏省自费生顾乃珍等九人要求进入成城学校学习陆军,驻日公使蔡钧拒绝咨送。吴稚晖、孙揆均等二十六人到使馆交涉,蔡钧又嗾使日本警吏以扰乱治安为名,把吴、孙两人驱逐回国。秦毓鎏、张肇桐等不服,到使馆抗议,也被日本警方拘留,由此引起了中国留日学生对蔡钧的公愤。胡汉民等愤而回国,秦毓鎏等即与张继、叶澜等创立爱国团体青年会。青年会与励志会不同,主要是由留日学生中的激进分子组成,“其会章第一则,规定以民族主义为宗旨,以破坏主义为目的”。(7)最早的会员有二十余人,曾编辑出版过《法国大革命史》《中国民族志》等数种书籍。这是留学界第一个比较稳固的、带有浓厚革命色彩的新团体。

从1902年底开始,各省留学生都纷纷成立同乡会,并准备发刊杂志。1903年初,先后出现《湖北学生界》(出四期后改名《汉声》)、《直说》(直隶留学生主办)、《浙江潮》、《江苏》等刊物。他们宣传中华民族所面临的危机,介绍西方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法律以及历史等情况,探究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讨论西方各国富强的途径,以寻求救亡图存的方法。这些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铺平了道路,也使留学生运动出现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