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山市横栏镇志:民兵工作成果及其重要作用

中山市横栏镇志:民兵工作成果及其重要作用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64年进一步贯彻毛泽东主席关于民兵工作“三落实”和“全党抓军事”的指示,再次掀起民兵军事训练高潮。1959年,民兵配合公安部门进行反偷渡、维护社会稳定工作。1962至1963年间,台湾当局宣称“反攻大陆”,民兵投入战备状态,配合进行反敌特工作。江对面新会市大鳌镇转移老弱病残群众到横栏镇,民兵又协同相关部门做好转运接待安置工作。

中山市横栏镇志:民兵工作成果及其重要作用

一、组织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根据上级关于整顿与建立民兵组织的指示和规定,横栏境内各村均建立民兵组织,吸收一批家庭成分好、立场坚定、作风正派、劳动积极的青年加入。1958年10月,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大办民兵师”的指示,按中央军委有关民兵组织建队原则,中山县于11月成立民兵师。横栏公社及各生产大队、生产小队相应建立民兵团、民兵营、连、排等,分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两类。1962年根据民兵工作“三落实”的要求,为加强战备,横栏公社按上级要求在基干民兵中组建了武装民兵连,并进行民兵组织的整顿工作。1964年12月,中山县武装部向全县推广横栏公社横栏大队“结合征兵搞好整顿民兵组织”的做法。1974年全公社有武装民兵360人,基干民兵组织整顿出队174人,入队652人。

1979年以后,民兵组织建设进行改革。1981年3月,中共中央转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民兵组织调整、改革的方案》,根据要求,取消武装民兵,保留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撤销民兵师、团建制,横栏公社各大队建立基干民兵营建制,普通民兵不纳入建制;每年递减民兵组织人数,并逐步增加民兵专业分队组织建设,配备各专业分队的武器装备。1986年,横栏镇基干民兵总数精简至590人以下,1996年全镇基干民兵总数为488人,其中有预备役部队应急分队独立排1个,人数30人。当年民兵正规化建设被市政府和军分区评为达标先进武装部,横西、六沙、贴边等6个村被评为先进民兵营。

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民兵工作的意见》。2004年、2005年横栏镇民兵组织整顿工作均按中央的《意见》,并结合中山市方案,进行民兵组织正规化建设,系统整合民兵力量,调整布局,优化组织结构,改进编组方法,搞好规范化建设,不断落实民兵组织建设基础,建立适应未来作战需要的民兵力量体系。2005年,全镇有民兵营11个,基干民兵422人,普通民兵4378人,民兵应急分队一个排共30人。

二、军事训练

50年代前中期,民兵军事训练主要是利用农闲时间分期分批对民兵骨干进行训练。1958年开始“大办民兵师”,至1960年开展“全党抓军事,全民办武装”的活动,横栏公社党委把民兵军事训练列入党委议事日程,掀起民兵军事训练的高潮,训练项目有瞄准、射击、队列和军事常识等。1964年进一步贯彻毛泽东主席关于民兵工作“三落实”和“全党抓军事”的指示,再次掀起民兵军事训练高潮。1973年,中央军委颁发《民兵军事训练三年纲要》,采取以大队民兵营为单位,开展“小型、分散、就地”的军事训练。1976-1977年间,公社修建射击场、投弹场等用于民兵军训,训练项目有战术、实弹射击、“三防三打”等。1982年参加军训民兵401人,合格率为96.3%。1983年参加军训396人,合格率为97.4%,完成县武装部下达的军训任务。1985年,民兵军事训练向中学毕业生延伸。当年全镇中学生的训练从5月5日开始至6月10日结束,采用分散教学与集中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市武装部下达训练任务32人,实际训练73人,训练项目有射击、队列、单兵战术、手榴弹等。当年还进行新入伍民兵的训练,军训射击成绩合格达97%。1990年起,认真抓好民兵军事训练“人员、时间、内容”三落实,连年完成或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民兵训练任务。

在抓好民兵和中学生军事训练的同时,逐步加强民兵综合素质训练。镇武装部根据新时期形势,针对民兵应急分队所担负的任务,组织应急分队进行集训。重点是按照总参谋部颁发的《民兵应急分队训练细则》进行防暴训练和抢险救灾的技能训练,进一步提高执行应急任务的能力。2000年和2001年进行为期七天的盾牌训练,中山军分区全程指导训练。2004年、2005年分别组织各村民兵营长及应急分队全体成员到中山军分区国防训练基地军事业务训练。2000年、2003至2005年,每年分别组织各村民兵营长和应急分队全体成员到驻珠海、韶关或清远等地区的部队进行一次为期2天的学习交流。

三、主要活动(www.xing528.com)

(一)维护社会治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民兵配合解放军部队和公安部门进行肃特肃反斗争,保卫土地改革运动和其他政治运动的顺利进行。根据各时期的工作任务,民兵配合党和政府对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实行监督和管制,进行思想改造。1959年,民兵配合公安部门进行反偷渡、维护社会稳定工作。1962至1963年间,台湾当局宣称“反攻大陆”,民兵投入战备状态,配合进行反敌特工作。改革开放以后,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民兵继续配合维护社会治安,为发展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做出贡献。2003年中,横栏镇内个别村少数村民在高速公路工地阻挠施工,镇民兵应急分队在工地值夜班巡逻,维护治安稳定。2005年6月,应急分队出动27人,参加全市整顿无牌经营食店的统一行动,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二)执行特殊任务

50至70年代,每当强台风来袭,民兵都在风前做好防御、风后做好救灾复产工作,尽可能使集体生产、公共财产不受或少受损失。1964年9月5日,12级以上强台风正面袭击中山。在强台风到来之时,民兵冒着狂风骤雨,挨家挨户检查、加固房屋,保护群众和集体财产免受损失。1998年6月,西江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洪水,横栏镇民兵日夜守护在中顺大围堤上及各个水闸旁。江对面新会市大鳌镇转移老弱病残群众到横栏镇,民兵又协同相关部门做好转运接待安置工作。横栏有近12公里的西江河堤,每逢西江遭遇洪水,民兵都上堤防洪。横栏镇民兵应急分队成立后,每逢有急难险重任务,都少不了他们的参与。2001年7月,应急分队民兵30人分别到西江大堤及部分村进行为期7天的抗洪抢险工作,225名民兵也参加抗洪抢险。2002年应急分队共8次参加抗洪抢险及其他急重任务。2003年应急分队出动9次,出动民兵320人次参与险重任务。2005年6月22日,西江洪峰通过横栏镇西江河段,镇武装部出动应急分队民兵等50人及其他民兵400名到西江大堤及鲫鱼沙抗洪抢险救灾,填沙包超9000包。当年应急分队预备役人员共出动6次完成急难险重任务。

(三)生产建设

50年代前中期,青年民兵在农业合作化及修筑中顺大围等水利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六、七十年代,青年民兵继续在农田电动排灌及农业机械化建设以及农业生产各项活动中,发挥突击队、生力军作用,还大力进行农业科学实验,努力提高农业产量。当时,横栏公社大多数生产队都设立农科小组,进行农业科学实验和农业技术推广。农科小组大多由青年民兵担纲,大多数生产队都有民兵试验田,面积少的3、5亩,多的二、三十亩,民兵试验田多数能获高产,发挥示范作用。改革开放以后,青年民兵继续作为生产能手、技术标兵等,成为生产建设中的突击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