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昌起义:红色革命第一枪调查分析

南昌起义:红色革命第一枪调查分析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万人说”固然比较流行,但“2万余人说”也不乏其人,国内多部解放军战史著作就持后一观点。例如:由军事科学院编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一书指出南昌起义的总兵力是2万余人;刘国语主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教程》也有叙述,说“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和影响的北伐军2万余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南昌起义:红色革命第一枪调查分析

“3万人说”固然比较流行,但“2万余人说”也不乏其人,国内多部解放军战史著作就持后一观点。例如:由军事科学院编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一书指出南昌起义的总兵力是2万余人;刘国语主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教程》也有叙述,说“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和影响的北伐军2万余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对于这一观点的主要论据,学术界一般认为刘伯承的《南昌暴动始末记》和叶挺的《南昌暴动至潮汕的失败》两篇文章是较为可靠的基本史料,它们分别写于1927年南昌起义后不久。而且,刘伯承是前敌指挥部参谋团的主任,叶挺是前敌总指挥,两人都是参加南昌起义的重要领导人物,对起义部队的情况也更为了解。刘伯承的《南昌暴动始末记》一文还特别列出了参加南昌起义部队的番号及人数: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将领叶挺,5500人;第四军第二十五师,师长周士第,3000人;第十一军第十师,师长蔡廷锴,4500人;第二十军贺龙率领的两个师5000人、直属部队2500人。总兵力合计为20500人。[2]叶挺的回忆文章《南昌暴动至潮汕的失败》中没有明确指出参加南昌起义的人数,只是概要地说明有14个团。文章是这样说的:“当时我们军队的武装势力:张发奎所部内共九团:湖北警卫团一团;程潜所部二团;公安局的四百〈支〉枪;政治军事学校约一团;工会纠察队约一千余支〈枪〉;襄阳方振〈武〉所部一师长是我们的同志,亦有一部分的力量;陈嘉祐所部约两营;农民训练所学生约五百人,有枪;其他各处工人、农民的武装未计。”对于最后实际参战的情况,叶挺也有说明:“张发奎所部内共九团(指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三个团,第二十六军六个团),后全部参加南昌起义;湖北警卫团一团(即第二方面军警卫团)未赶上南昌起义,后参加秋收起义程潜所部两团(指第六军的两个团),未能赶到南昌参加起义;公安局的四百支枪:南昌公安局的四百余名警察,后在朱德领导下参加了南昌起义;政治军事学校约一团(指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学员),在赶赴南昌参加起义途中,被张发奎缴械,后少数同志在临川赶上了起义队伍,多数学员参加了广州起义;工会纠察队约一千余支枪(指武汉地区的工人纠察队):后编为第二十军教导团;陈嘉祐所部约两营(指编入第十三军的广东北江农军):后赶到南昌参加了起义;方振武部一师长:未参加南昌起义;农民训练所学生约五百人(指设在武汉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员):后有八十余人参加了南昌起义。”[3]相较而言,刘伯承的军力数据更为科学、准确。但是,如果将两篇文章互相对照的话会发现:在刘伯承20500人的数量上,还要加上朱德领导的第3军军官教育团的成员500人,因此对于南昌起义参加部队的人数,就衍生出来另一种说法,即21000人。

注释:

[1]刘国语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教程》,第13页,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www.xing528.com)

[2]《刘伯承军事文选》,第35页,解放军出版社,1992。

[3]沈谦芳主编:《亲历南昌起义》,第12—13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