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BIM技术应用问题:投资回报率低,培训成本高,缺乏协同意识

BIM技术应用问题:投资回报率低,培训成本高,缺乏协同意识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Bernstein对北美地区建筑行业人员的问卷调查分析显示,仅有62%的应答者认为其BIM投资回报率为正。然而,最近的调查表明,大多数服务提供商正在他们的项目中使用BIM技术。在建设工程全生命期中BIM应用仍然处于发展创新阶段,BIM落地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培训费用和学习难度过高BIM新技术在培训和改变工作进程和流程方面投资不菲。参与各方缺乏BIM协同意识BIM应用的核心是协同。目前关于BIM模型建构费用标准尚未确定,模型由设计单位构建,收益方是业主。

BIM技术应用问题:投资回报率低,培训成本高,缺乏协同意识

(1)BIM技术仍处在创新阶段

BIM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已得到行业的认可,但就整体而言,有关BIM在建筑行业实践却并不很乐观。在项目参与方中,业主、设计、施工构成三个主要参与方,面临着短期投入看不见效益的困境。Dodge Data&Analytics 2015年发布的《中国BIM应用价值的研究报告》显示,参与方的投资回报率盈亏不一,并且有6%的被调研设计企业认为BIM没有为其创造任何实际价值。Bernstein对北美地区建筑行业人员的问卷调查分析显示,仅有62%的应答者认为其BIM投资回报率为正。可以看出BIM技术的应用与设计绩效之间的关系是模糊的,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许多业主认为,如果他们更改合同要求新的交付类型,特别是三维或建筑信息模型,他们将不会吸引到有竞争力的投标,这限制了潜在投标方的数量,并最终导致项目价格的增加。然而,最近的调查表明,大多数服务提供商正在他们的项目中(不同程度地)使用BIM技术。采纳程度从仅使用BIM绘图到在IPD(整合项目交付)团队中的全面参与不等。由于BIM技术复杂,当前应用人才尚缺乏。与项目管理方的BIM管理能力相比,项目参与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技术能力需求更加突出,要有能力胜任项目BIM的技术工作,并能够达到项目管理方所制定的标准。已有的案例研究和参考文献表明,由于BIM使用的增加,业主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服务提供商能够使用BIM。在建设工程全生命期中BIM应用仍然处于发展创新阶段,BIM落地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2)BIM应用在建设阶段应用滞后

作为一个即将建设的项目,业主和项目团队将错失通过应用BIM的宝贵机会,如概念估算和计划合同遵循等。但是,仍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在设计的后期阶段以及施工的早期阶段实施BIM。例如,港岛东中心办公大楼就是在施工文件开始后才实施BIM的。莱特曼数字艺术中心的BIM实施,是由雇主带动,在设计后才开始并且有效地核查了设计差异,节省下的成本估计有1 000万美元(Boryslawski,2006)。项目团队表示,更早起步将实现更多的成本节约和收益。

(3)培训费用和学习难度过高

BIM新技术在培训和改变工作进程和流程方面投资不菲。培训费用和最初的生产力损失往往超过在软件和硬件上的资金投入。通常情况下,大多数服务提供商都不愿意做出这样的投资,除非他们预见到自己组织的长远利益和(或)由业主资助培训费用。

实际上出于成本考虑,大部分项目在刚刚引入BIM的时候,由于增加了设计费用、需要购买硬(软)件以及员工的培训、投资回报周期过长,BIM技术带来的收益并不是特别明显,来自资金投入层面上的障碍是阻碍BIM技术在企业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www.xing528.com)

TAM(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模型提出一种信任、态度、意图及行为之间的理论联系,将感知有用性及感知易用性作为解释系统应用的两个重要因素。当一项新技术可以提高效率,对于采用新技术人们可以感知到更低的风险和更高的收益,同时这项技术易学又易用时,用户才愿意使用这项新技术。态度影响学习的兴趣,当人们不再害怕新技术的复杂性时,会产生更满意和更高效的BIM应用。建筑从业人员是BIM技术使用和推广的主导力量。而从业人员在学习新技术方面的能力和意愿不足。

(4)参与各方缺乏BIM协同意识

BIM应用的核心是协同。BIM需要设计和非设计团队的合作伙伴一起协同工作,这些跨学科合作领域的首要价值是削弱分散学科界限的影响能力,使项目团队能够更紧密地整合,以促进项目目标。因此,多学科项目成功需要项目团队合作伙伴加强合作,特别是BIM项目。没有合作,就不可能促进项目可交付成果。工程项目管理现实中协调不足和沟通低效率的问题却非常普遍,建设项目团队被认为是临时性团队,由于项目团队过度自信、乐观偏见的现象在建筑业中比比皆是,施工计划不切实际,协同意识缺失,从而经常导致大型项目的低绩效。为了获取项目目标,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混杂的组织临时联合一个项目团队。然而,当个体的兴趣和收益存在分歧时,“社会困境(Social Dilemma)”现象就会经常发生[1],使得合作结构变得越加脆弱。

(5)法律问题

为了方便BIM使用和更多的项目团队合作,需要在多个方面对合同进行调整。项目信息的数字化交换有时候也是困难的,团队被迫往往只交换纸质图纸并依靠老式的合同。公共机构面临更大的挑战,因为他们往往受到法律的管制,需相当长的时间来改变。然而,一些政府机构和私营公司已经克服这些障碍,并正使用新的合同语言。这不仅改变了信息在项目团队内如何进行交换的本质,更多的合作也改变了相关责任和风险。法律障碍将持续作用下去,需依靠专业组织来修改合同标准或由业主修改自己的合同条款来改变。

(6)模型所有权与管理问题

BIM模型主要由设计单位负责建立,由施工单位应用并继续扩展维护。目前关于BIM模型建构费用标准尚未确定,模型由设计单位构建,收益方是业主。对设计单位来说缺少构建模型的动机。如果由施工单位构建则达不到全生命周期使用的目的,而且业主也无法获得BIM模型的所有权,对于后期的运营管理又存在着争议。另外,BIM模型中包含着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所有信息,模型数据量庞大,系统处理负担沉重,而BIM模型数据格式不同于传统CAD及文本文件,跨平台间资料交换标准尚未完全统一,所以就存在着数据分类命名的问题以及档案管理的问题,BIM模型管理任务繁重。管理这个过程以及相应的模型管理将成为项目管理的关键,业主需要明确其角色、责任和与项目团队沟通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