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国首任州知事静宁情结

民国首任州知事静宁情结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元1744年二月,湖州进士王烜继山西闻喜杨国瓒之后,任清代静宁第22任知州。169年后,即民国二年,又一个“王烜”莅任民国首任州知事。首任州知事要大刀阔斧开展工作,迅速开创局面,何其困难!受新潮思想影响,王烜莅任后即下令成立禁烟、天足两会,建议县议会参事会迅速展开工作。关注民生的王烜闻风而动,牵头联系,成立了静宁有史以来第一家农会组织。

民国首任州知事静宁情结

公元1744年二月,湖州进士王烜继山西闻喜杨国瓒之后,任清代静宁第22任知州。169年后,即民国二年(1913),又一个“王烜”莅任民国首任州知事。这位王烜字著明,一字竹民,号煮茗山樵,书斋名存庐,兰州人。其文友徐文泉《存庐诗话·序》用几句话概括王烜先生的生平:“少年稳步青云,中年宦游,足迹几遍天下,晚年专营救济灾难事业,印心贤哲,证性禅宗。”王烜,清光绪四年(1878)生人,20岁考中廪生,26岁考中举人,27岁考中进士,可谓“少年稳步青云”。中进士后,授度支部主事。入民国后任静宁县知事,开渠造林,禁烟放足,开启民智,除旧布新;任四川剑阁县征收局长,为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蔡锷征集军费,支持讨袁护国;任灵台县知事,保境安民,调解诉讼,改良社会,移风易俗;为护法国会参议员,在广州参与制宪,抵制曹锟贿选总统,守正不阿;任省署秘书长、政务厅长、兰州市政筹备处会办,为甘省之振兴,擘画筹策,殚精竭虑……说他宦迹“几遍天下”,诚不为过。51岁以后,脱离政界,赋诗著述,礼佛静坐,自称“市隐”。实际上,他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社会救济、公益事业之中来,风尘仆仆,鞠躬尽瘁。民国十八年(1929),甘肃58县连年大旱,颗粒无收,灾民达250多万人,饿殍遍野,易子而食。王烜创设甘肃筹赈会,任会长,多方募款,用以急赈,以工代赈,开粥厂施舍饭,倾力施救,全活甚众。20世纪50年代,被选为省人代会代表,1955年被任命为省文史研究馆第一副馆长。1959年6月离世,享年82岁。王烜才思敏捷,擅长文史、书法,尤精诗词,著述甚丰。其要者有《竹民文存》《皋兰明儒文集》《存庐诗文集》《陇右文献录》《击柝集》《甘肃省历代地震纪》《甘肃书院史稿》等20余种。王烜一生,尊崇儒学,晚年又习佛学,其文章、诗词充分表达了他一生爱国爱民的济世思想,涉及国计民生方方面面,颇富文献资料价值。可惜其遗稿在“文革”中大部分被毁。近年,王俊源先生将搜集到的诗文遗稿择要汇集编辑出版,书名为《王烜诗文集》,使一部分著述得以重见天日,刊行于世。

《王竹民先生年谱》载,王烜“民国二年(1913)癸丑,三十六岁。夏,署静宁县知事,修复兴隆渠,倡导营造薪炭林”;“民国三年(1914)甲寅,三十七岁。三月卸任,归兰州”。也就是说,王烜在静宁任上仅一年时间。此时的静宁和全国各地一样,政体改变,百废待兴,事务繁剧,案牍山积。更兼此时又发生轰动南北的“讨袁革命”,时局动向,难以预卜。首任州知事要大刀阔斧开展工作,迅速开创局面,何其困难!

王烜的一些诗文、手札、文函表明,在短短的三百多天的时间里,王烜没有犹豫,没有等待,他抓紧时机,切切实实做了一些惠及百姓的实事:

——静宁古无水利,明成化、万历间始有开渠灌园之举。清康熙州守黄廷钰筑坝于东峡口,引水入渠,名曰“兴陇(隆)渠”。乾隆州守王烜捐俸加以重修,起名“新渠”。以后战乱频仍,屡废屡修,屡修屡废。王烜接任州事后,认为水利关乎国家命脉,为当务之急,于是督促鸠工,计日程功,使这一“半拉子”工程得以迅速蒇竣,发挥效益。

——静宁植被稀疏,无煤矿资源,居民炊爨,多以牲畜粪便作为燃料,米珠薪桂,居住不易。王烜目睹此情,认为“静邑柴炭甚贵,非速造林,烟火为民累矣”。他高度重视居民柴米油盐之类“小事”,把它列入急办要事日程。若假以时日,遍植榆柳,静宁市民燃料紧缺的状况不难改观。

——鸦片之害,由来已久,时禁时弛,迄无宁日;缠足陋俗,沿袭更早,戕害妇女,莫此为最。受新潮思想影响,王烜莅任后即下令成立禁烟、天足两会,建议县议会参事会迅速展开工作。期间遇到阻力不少,但从政务往来函件看,王烜督促烟民具结,尅日上报;又派警员巡视,硬软兼施,毫无动摇。

——民国元年(1912),国民政府农林部公布了农会暂行章程,要求各县成立农会,“以图农事之改良发达”。关注民生的王烜闻风而动,牵头联系,成立了静宁有史以来第一家农会组织。现存王烜写给王言卿(名尔兴,王曜南长子)的一封催问入会人数的便函,可以看出王烜夜以继日,争分夺秒的办事效率。

除了大事,小事亦无止无休:有商家拖欠议会活动经费,县议会“敬启”王烜“传讯追缴”;奉财政司之令,以仓粮作价变银以发军饷,王烜根据行情,酌估出粜价格,开单函请参议会调查转报。甚至连校准仓斗大小、说情保释拘押嫌犯之类的琐事,也要向王烜请示汇报。好在王烜正在壮年,精力正盛,事无巨细,一身任之。其《阿阳即事(四首)》:“国计民生丁创钜,戴星出入亦何妨”,即是他不惮劳苦,鞠躬尽瘁的心志表白。(www.xing528.com)

早年也是性情中人的王烜,不长的时日,便对民风淳朴的静宁产生了好感,以至卸任之时,杂植于衙署角落的楸子、杏树、刺梅、樱桃都令他留恋,不忍遽别。《静宁衙居咏物四首》咏樱桃:“春来几度看花发,只有柔枝色转鲜”;咏楸子:“陇干天气寒如许,莫要乞阴上绿章”;咏杏:“东风犹自狂如虎,努力春华珍重开”;咏刺梅:“耐过春寒赋别离,芬芳不及见花时”等句,借花抒怀,对静宁斯人斯土,寄予深切厚望,依依深情,淡淡忧伤,充溢字里行间。

《王烜诗文集》中涉及静宁的,除了上文所引七绝八首,尚有《过静宁有感》七绝四首、《祁山崩行》七古一首、《存庐诗话》“孙庆伯”“刘瑞芝”二则、《甘肃文献录》静宁七人十四种著作简介、碑记《甘肃震灾华洋救济会静宁县疏河记》一篇,集中体现了王烜这位仁者善士的静宁情结。

1915年秋,王烜膺荐赴京,途经故地静宁。山河无恙,物是人非,他不禁叹惋唏嘘,发而为《过静宁有感四首》——出郭迎接的父老,金秋丰收的景象,引起他诸多美好的回忆——拜谒三将军祠,官民相拥,亲密无间的场面;下乡“采风”,万畦平畴秋禾吐穗的喜人景象……犹如荞麦花的清香,扑面而来,使他陶醉。微醺之中的王烜却并未因此而自满自足,相反,他借诗自责,敞开胸臆:“今作路人犹自愧,未能一邑被声施”——工作做得不够,留有余愧!衡之当今“公仆”,其精神境界何其相差乃尔!

王烜宦迹所至,总要留意那里的乡土风俗,历史掌故,静宁也不例外。他的《存庐诗话》,记录古今诗人逸闻轶事,锦章断片,深得诗中三昧。其“孙庆伯”条,对静宁(今其地归庄浪县)举人孙积善(字庆伯)的七古《荆山赏花》全文照录,评价颇高。另一则对清代甘肃闺秀诗人江瑞芝《蝉鸣小草》集中《春阴》《春雨》《咏蕨》诸篇刻意点评,认为“赋物颇工”,实属难得。另外。王烜的《甘肃文献录》收入了静宁王汝蕃、孙云锦、慕天颜、李仿梧、刘曰萃、王源瀚、江瑞芝的著作名录,对一些著作内容和作者经历作了简介。

民国九年(1920)12月16日初夜,海原发生8.5级大地震,震祸之烈,旷古未闻。时王烜客居北京,震感明显,一时传言四起,虚实莫辨。王烜心急如焚,于隔年春亟返金城。道经重灾区之一的静宁,惨状更有胜于报道者。显西十里许的祁家大山多处崩塌,百姓露宿于荒野,狼狐游弋于村落。孙家沟,一锨土形成的堰塞湖湮没农田,路断土壅,无路可通。逆旅歇息间隙,王烜提笔写下纪实之作《祁山崩行》。这首洋洋数百言的歌行体古诗,叙事抒情,对西兰要道祁家大山震后地形地貌的变迁,人民所遭受的痛苦,作了客观的描写;对地震前兆,乃至地球未来的归宿,发出“天问”般的质疑。“我曾作宰来阿阳,睹此不觉心为伤!”作为曾经的“父母官”,见到自己的子民罹此浩劫,怎不五内如焚,悲催惆怅?

回到省城的王烜应老师刘尔炘之请,加入甘肃震灾筹赈处、华洋救济会,担任要职,积极向海内外筹集善款,协调华洋双方配合,组织施工。在各方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是年夏秋,静宁会宁通渭三县疏河工程告竣,因办理赈灾“异常出力”,王烜先后获得内务部颁发的五等与三等嘉禾奖章。为使后世子孙铭记这场惨祸,同时给社会一个交代,王烜接连撰写了《会宁县疏河修路记》《静宁县疏河记》《通渭县疏河记》三篇碑文。碑文分别记述了三县的灾情及疏河修路工程始末,言简意赅,记载翔实,极具史料、科学价值,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重要救灾文献。

2013年10月,“甘肃震灾华洋救济会静宁县疏河记”碑在界石铺镇七里村发现,随即征集入馆,现收藏于静宁县博物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