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树敏:背上炒面朝圣人

李树敏:背上炒面朝圣人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树敏,字勉斋,静宁李店乡人。1924年暑期,人到中年的李树敏脱去教书先生穿的长衫,换上白布汗褟,赤脚麻鞋,身背炒面,只身一人,踏上了东去曲阜,朝圣“取经”的漫漫之旅。磨破了两三双麻鞋,行经了三千里土地,初出茅庐的李树敏终于来到朝思暮想的孔教圣地曲阜。李树敏倾其囊中所有,挑选购置了一些拓片精品,满载而归。李树敏朝圣归来的消息在县城不胫而走,社会各界书艺爱好者纷纷慕名求观,先睹为快。

李树敏:背上炒面朝圣人

兰州碑林书法碑刻中,有两幅静宁籍书法家的作品:一幅是清道光时翰林庶吉士、知湖南道州知州叶桂的汉隶《郎中郑固碑》,一幅是民国时期小学教员李树敏的草书千字文选录》。两幅作品书体不同,时代不同,而两位作者出身的巨大反差,更为陇上书林平添了几分传奇色彩。如果说,出身豪门巨族的叶桂,较早得益于“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的书香氛围熏陶,从而水到渠成地成为一代书法巨擘的话,那么,对于自幼在乡野农耕之家长大,能在高手如林的陇上书坛显山露水的一介教员李树敏而言,勤勉与奋斗,则是他成功的不二法门。

李树敏,字勉斋,静宁李店乡人。生于光绪五年(1879),清末秀才。1921年甘肃优级师范毕业,随即任教于县城亦乐园小学,教学有方,得到学生及家长好评。舌耕之余,他潜心钻研书艺,临池揣摩,入痴入迷。学习过程中,他深感自己久居闭塞,眼界狭窄,难以突破藩篱,更进一步,于是心底产生“穷游”外地,以开阔艺术视野的想法。1924年暑期,人到中年的李树敏脱去教书先生穿的长衫,换上白布汗褟,赤脚麻鞋,身背炒面,只身一人,踏上了东去曲阜,朝圣“取经”的漫漫之旅。这一去,他翻崆峒,走关中,出崤函,过汴京……饿了,舔口炒面;渴了,饮口浊泉。荒寺野庙是高级邸旅,蚊虫叮咬是家常便饭。磨破了两三双麻鞋,行经了三千里土地,初出茅庐的李树敏终于来到朝思暮想的孔教圣地曲阜。

曲阜,是儒家创始人孔丘的故里。这里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曲阜“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文物珍藏而著称于世,是历代知识分子心目中的圣殿。面对这里巍峨闳敞的建筑,幽静宜人的园林和扑面而来的书卷气息,李树敏抑止不住自己内心的震撼,古人所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觉,成为他此刻心情最准确的写照。

接下来的数天,李树敏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孔庙里的奎文阁和十三碑亭。

奎文阁,始建于宋金时期,是收藏御赐书籍的地方。建筑独特,藏书丰富。明代诗人、吏部尚书李东阳的《奎文阁赋》中写道:“睹羹墙兮故宅,诵典则兮遗经。宛蝌蚪兮孔壁,恍金丝兮鲁声。感春秋兮绝笔,忆诗礼兮趋庭。存奇文兮籀(zhòu)史,脱虐焰兮秦坑。藉神鬼兮诃护,閟山川兮精英。乃有韦绝兮竹简石墨兮溪藤。汗牛充栋兮不可以数计,又奚问兮何名?”绝世之藏,无疑使陇上来的这位“炒面客”大饱眼福,获益匪浅。

十三碑亭是孔庙的第六进院落,十三座碑亭,南八北五,错落有序。碑文有汉、满、蒙、八思巴文等文字,“赑屃(bìxì)”驮负,造型精美。碑亭院内,其东南、西南两角的露天碑群,加上北面廊下的石刻,构成碑林景观。这些石碑均为历代帝王、大臣们修庙、祭庙、谒拜的内容。从书法上看,书体严谨,石石不同,真草隶篆,各有千秋,令人叹为观止。

一旦闯入名作荟萃的书法大观园,李树敏顾不得拂去身上征尘,紧抓分秒,读碑观赏,拓字临摹。他早出晚归,风雨无阻,恨不得把所有碑刻都拓印成册,装进自己的“捎马”(中间开口的长形口袋)里。

在拜谒孔圣的同时,李树敏瞻仰敬礼了大成殿两庑供奉的先儒先贤牌位。在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的“乡党”石作蜀的神主前,他浮想联翩,倍觉亲切。这位春秋时冀县(今甘肃甘谷)人,为求真理,不远万里,就学孔子门下,学成返乡,传播儒学和西周文化,自此三陇文教大兴,人文蔚起,其人功莫大焉。孔庙附近的陋巷,相传是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首颜回的故居地。颜回家贫好学,家居陋巷不改其乐,被后世奉为家贫好学的典范。经过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修建,这里牌坊林立石雕精美,“陋巷”不陋,也令勉斋先生思古之幽情大发,唏嘘不已。

十数日后,收获颇丰的李树敏束装西归。在十三朝古都西安,他直奔三学街碑林馆。相对于孔庙,这里国宝级的藏品更多,堪称书法碑刻之最。李树敏倾其囊中所有,挑选购置了一些拓片精品,满载而归。

李树敏朝圣归来的消息在县城不胫而走,社会各界书艺爱好者纷纷慕名求观,先睹为快。居家养老的王曜南先生闻知后,曾与这位后学作竟夕长谈,并赠诗两首,以志感慨:

李勉斋由山东谒孔庙回,作诗以赠之

勉斋何许人?陇上一寒士。

夙读圣贤书,心悦孔夫子。

孔子不到秦,鲁邦遥瞻企。

裹粮山东道,行不远千里。

只身冒风霜,得入宫墙里。(www.xing528.com)

见百官之富,与宗庙之美。

先贤石作蜀,其家在成纪。

负笈远从师,譬河投海水。

遥遥数千年,闻风犹兴起。

未为孔子徒,踵门心先喜。

圣教感人深,沦肌复浃髓。

凡有血气者,尊亲皆如此。

望古动遐思,惜哉吾老矣!

闻李勉斋说陋巷之不陋

箪瓢深巷里,颜氏此为家。

宁守当年陋,不争今日华。

李树敏先生的曲阜之行,远非开阔眼界等一般意义上的游学之举,而是一次涤尽俗肠、扫却戾气的涅槃之旅。自此他的书法面貌日新,明显长进。这在他的草书作品中表现尤为明显。

李树敏的书作,不仅使兰州碑林的书法作者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阶层代表性,更为这里留下一段为圆书法梦而苦苦求索者的佳话,一尊甘为艺术献身的感人形象。人文价值不可与艺术价值等量齐观,激励效应有时会大于审美尺度——艺术的辩证法,或许正在于此?

按:

李树敏先生曲阜游学一事,《静宁县志·人物传略》记作“民国二十年(1931)暑假时”。其他史文皆不加核实,因袭此说。王曜南《学古轩诗草》载王曜南赠李树敏二诗,明确标记为“甲子(1924年)”,特此正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