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都昌棉麻纺织业的发展及影响

都昌棉麻纺织业的发展及影响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历史的进程中,棉麻纺织同样传播到了都昌,并在民间孕育出旺盛的生命力。纺轮在使用时需加一根插杆,古称“纺坠”。纺坠是利用其本身的重量,通过连续旋转工作的。都昌的棉麻纺织业同周边地区的一样,经历了先有民间加工技术的吸纳与提高,再有丝织品的个体化生产与专业化生产的演变。产品多为棉线、麻线、家织布、棉絮等。棉针织厂棉针织厂是县属地方国营企业。

都昌棉麻纺织业的发展及影响

棉麻纺织生产在我国历史上经历过两次飞跃式发展:第一次是以缫丝、纺纱、织造等手工器具为特点的手工操作;第二次是以动力器械为特点的工业运作。在历史的进程中,棉麻纺织同样传播到了都昌,并在民间孕育出旺盛的生命力。在20世纪90年代,都昌就组建了卫生材料厂、棉纺织厂、棉针织厂、麻纺厂、轧花厂等十余家企业,棉麻纺织业由民间个体走向了县有集约之路。

我国的纺织业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汉唐纺织品生产的极盛时期之一。当时的民间织物大量是麻葛,而大宗的丝绸只在官府的手工业作坊中生产。除官营织造外,也有少数高级手工业者织造丝织品销售。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原始手工纺织时期和手工机器纺织时期两个基本阶段。在原始手工纺织时期,人们利用纺坠纺纱,原始腰机织布,这种生产形态不但可以从出土的文物得到证实,现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了这种生产方式。在手工机器纺织时期,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竹笼机、大花楼机、多锭大纺车等都可代表当时世界纺织生产的最高水平。

随着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新颖的织造技术层出不穷,各式各样的织造机具应运而生。纺轮是最早的纺纱工具。秦汉时期,手摇缫丝车逐渐普及。据考古报告证实,全国多处居民遗址中几乎都有纺轮出土。纺轮在使用时需加一根插杆,古称“纺坠”。纺坠是利用其本身的重量,通过连续旋转工作的。

都昌的棉麻纺织业同周边地区的一样,经历了先有民间加工技术的吸纳与提高,再有丝织品的个体化生产与专业化生产的演变。

20世纪初,纺线、织布、棉絮、服装等手工业有所发展,工匠遍及城乡,主要生产工具有手工纺车、脚踏织布机等。产品多为棉线、麻线、家织布、棉絮等。县城丁氏的便衣做工精细。1943年,江先益、曹明照等耶稣教徒创办了纱布生产合作社,至建国前夕,织布机已有20余台。

1951年3月,都昌县染织厂建成,有织布机24台,主要生产42码色细布、30码彩格条布,年生产能力为32万米。

1973年,全县有纺织、服装工业企业7家,年工业总产值136.08万元。(www.xing528.com)

1989年,全县纺织、服装工业企业14家,主要厂家有棉针织厂、麻球厂、羽绒厂、皮革厂、服装厂、航运公司羊毛衫厂等,年总产值2431.9万元。

棉针织厂 棉针织厂是县属地方国营企业。1982年10月,由县制线厂、周溪渔网厂、大港织布厂合并而成,厂址设在都昌镇牛角塘村,占地面积为27343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756平方米。1989年,全厂职工有25人,主要生产被单、帆布蚊帐布、市布及各种棉线,年工业总产值160.0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111元/人,年利税总额为15.2万元,产值利税率为9.5%。

羽绒厂 羽绒厂是县属地方国营企业,1985年5月建厂(由棉针织厂划出场地和部分干部、职工)。1989年,该厂拥有固定资产49.1万元,具有分毛、洗毛、加工等完整工艺,主要产品有羽绒被和羽绒衣等55个品种,年产量达2.5万件,当年在全省的行业评比中,获女式羽绒服装金杯奖、男式羽绒服装和童装银杯奖。1989年,全厂有职工134人(其中固定工10人),年工业总产值172.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2830元/人,利税总额为3.6万元,产值利税率为2.09%。

纽扣厂 纽扣厂是县属集体企业,1970年建厂,前身是1963年组建的都昌纽扣生产合作社,厂址设在县城东风大道81号,占地面积为17100平方米(包括东湖一路的裂化车间和宿舍),主要产品有罗甸扣、胶木扣、有机玻璃纽扣等。其中,“庐山甲基丙烯酸甲酯纽扣”1981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85年复评仍为省优质产品。80年代前期,该厂经济效益显著。1980年,全厂工业总产值达122万元,实现利润7.05万元,上缴税利3.34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4000元/人。从1986年起,该厂一度处于亏损和半停产状态。1987年秋,主管部门对该厂进行了一系列整顿和改革,企业生产逐渐得到复苏,至该年年底,全厂在职职工130人,退休职工21人,固定资产原值29.318万元,净值18.769万元,年总产值27万元,亏损总额达6.4万元。1988年,该厂被划分为3个小分厂,即有机化工厂、胶木电器厂、二轻机械厂。

皮革厂 皮革厂是县属集体企业,1961年建厂,前身是皮革生产合作社。1971年7月,皮革厂与大港工业区的皮件厂合并,厂址迁至都昌镇牛角塘,占地面积为9353平方米。1971年9月,制革车间开始用电动转鼓制革,能生产出猪皮、牛皮正面革等数种皮革,主要产品有猪皮劳保手套(出口产品)、各种款式的皮鞋和各式皮箱。1980年,皮革厂完成总产值88.94万元,实现利润7.61万元,被省政府命名为“大庆式企业”,并获白栋材省长签发的嘉奖令。1985年,该厂生产的“航空旅行箱包”被评为省级优秀新产品。1989年,全厂有职工151人,完成工业总产值110.30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304元/人。年税利总额为8.75万元,产值利税率为7.93%。

服装鞋帽厂 服装鞋帽厂是县属集体企业,1980年,服装社被改为服装鞋帽厂,主要加工、生产各种服装、草帽、篷布等。其生产的高档呢、毛服装,远销山西、四川、贵州等省市。1989年,全厂有职工47人,年工业总产值44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为9383元/人。年税利总额为1.1万元,产值利税率为2.5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