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通史:文官三手,武官四足

中国通史:文官三手,武官四足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官三只手,武官四只脚”,谓文官执笔,双手加一支笔刚好三只手;武官骑马,两腿加两马腿刚好四只脚,形容文武官员各有出路,倒霉的是平民百姓。语出清代谭嗣同《上欧阳中鹄书》:“此时西人视中国官吏比于禽兽,故有‘文官三只手,武官四只脚’之谑。”日军攻入中方的九连城,四万多守军望风而逃。对此民众气愤至极,写下这样的打油诗:“文官三只手,武官四只脚。四脚脱如飞,还恐被追攫。制敌不在斗,与斗何如走。”

中国通史:文官三手,武官四足

“文官三只手,武官四只脚”,谓文官执笔,双手加一支笔刚好三只手;武官骑马,两腿加两马腿刚好四只脚,形容文武官员各有出路,倒霉的是平民百姓。此成语也指旧时政治腐败,文官爱钱,武官怕死。语出清代谭嗣同《上欧阳中鹄书》:“此时西人视中国官吏比于禽兽,故有‘文官三只手,武官四只脚’之谑。”

19世纪末叶,野心勃勃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决定用不宣而战、背信弃义的方式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光绪二十年(1894年)六月二十三日,在未经宣战的情况下,日军舰突击牙山口外的中国军舰。八月十六日,又突击平壤城。八月十七日,又突击清黄海舰队。因为这是发生在甲午年的战争,史称“中日甲午战争”。实际上,从国力看,当时的清军是可以一战的。可是腐败至极的清朝官员往往是未战而逃。日军进犯牙山时,清军主将叶志超事先已逃至平壤。日军打到平壤,主帅叶志超已渡过鸭绿江,退入中国国境了。黄海海战中,中国海军战士英勇抗日,但李鸿章却强调“避敌保船”,结果不败而败。日军攻入中方的九连城,四万多守军望风而逃。日军攻大连,守将赵怀益先一日逃走。对此民众气愤至极,写下这样的打油诗:“文官三只手,武官四只脚。四脚脱如飞,还恐被追攫。制敌不在斗,与斗何如走。”(《中日战争》第五册)

在战争中“后党”坚持投降主义路线,清廷使李鸿章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二月到达日本的马关(今下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谈判。日本提出了极为苛刻的媾和条件,并蛮横地表示中国代表只能说“允”或“不允”,不能有自己新的看法。三月二十三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按照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赔款2万万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中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www.xing528.com)

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是一个转折点,从此以后,帝国主义列强把中国当成是一只可以随意切割的“甜瓜”,可以毫无顾忌地你来切一刀,我来分一块,史书上称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