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荔园得名故事:广州嘉庆年间的名人创建的园林

唐荔园得名故事:广州嘉庆年间的名人创建的园林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罗雨林唐荔园远景唐荔园是清代嘉庆年间广州西关的一座著名园林,是广州绅士丘熙所建。既然唐荔园的园址基本确定,那么就可以将它得名的故事展开来谈。因为“唐荔园”这个名字的来源,直接牵涉到一位名人所创建的同名园林。五月廿七日,他夫人生日,他特偕同夫人游荔枝湾唐荔园,并在该园荔亭下休息。阮福则写下了《唐荔园记》一文。

唐荔园得名故事:广州嘉庆年间的名人创建的园林

罗雨林

唐荔园远景

唐荔园是清代嘉庆年间广州西关的一座著名园林,是广州绅士丘熙所建。它原名虬珠园,为何后来又名唐荔园?这里面有一段故事。

在谈这段故事前,应先介绍唐荔园处在西关什么位置。大家不要以为现在黄沙大道如意坊入口处竖起的那座“唐荔园”牌坊,以及循牌坊进入所见那个唐荔园美食园林酒家,就是清代唐荔园的复建。清代唐荔园不是这个模样,也不是建在这个位置上。据黄佛颐《广州城坊志》引述谭宗浚(同治进士,谭莹之子)所说,唐荔园是建在“半塘(即泮塘)之墨砚洲上”。那么,这个墨砚洲又在当今西关的什么地方呢?由于沧桑变化,现在已很难查到其准确的位置,因为即使是在谭宗浚所处的清咸丰、同治时代,他也说“今村人亦罕能认其故址者”。但据今人梁俨然所说及文史专家黄汉纲生前考证,清代唐荔园故址是在唐代岭南节度使郑从谠建的荔园故址,位于西关恩洲堡泮塘乡的墨砚洲上,这个墨砚洲就在今天荔湾湖公园内的荔湾湖饭店附近。是否这样,还可以进一步调查核实。

既然唐荔园的园址基本确定,那么就可以将它得名的故事展开来谈。因为“唐荔园”这个名字的来源,直接牵涉到一位名人所创建的同名园林。这个名人叫郑从谠,是唐僖宗时的名相,其祖父郑余庆也是唐代名相,他们均颇有政绩和文才。唐咸通十一年(870),郑从谠改任广州刺史和岭南节度使,咸通十三年(872)到达岭南赴任,在保境安民方面颇多贡献,留下不少佳话。乾符元年(874)他离开岭南,回朝任刑部尚书等职。在岭南期间,他见泮塘墨砚洲一带水网纵横,风景秀丽,颇适合在此建造园林,于是斥资建造荔园,与文人墨客品酒赏荔。为防止水灾,他带领民众筑堤防洪,是堤被称为“郑公堤”,惠及乡民,在民间留下口碑。当时有著名诗人曹松(安徽舒州今安庆潜山人),人称曹梦征者,早年栖居洪州西山,后流落广东,曾随郑从谠游过荔枝湾荔园,写下《南海陪郑司空(从谠)游荔园》诗一首。其诗云:

荔枝时节出旌斿,南国名园尽兴游。

乱结罗纹照襟袖,别含琼露爽咽喉。

叶中新火欺寒食,树上丹砂胜锦州

他日为霖不将去,也须图画取风流。

时移世易,唐代的荔园早已消失。清嘉庆年间,正在广州十三行会馆行医、我国最早用西法接种牛痘的著名医生丘熙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决定斥资建筑一座私家园林别墅,取名虬珠园。园内山水花卉、亭台楼阁俱备,布置极具匠心。园林落成之后,丘熙常和地方官员、文人雅士在此擘荔吟宴。两广总督阮元是该园的座上宾,他对该园美妙和谐的亭台布置、赏心悦目的园林造景极为赞赏,谓足与唐代郑从谠在荔枝湾建造的荔园相比美。主人于是便请他题写园名,阮元便不假思索而题写了“唐荔园”三个字。阮元题写这一园名除了应主人之请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纪念追怀曾追随郑从谠游过荔园并写下游园诗篇的唐代著名诗人曹松。阮元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出任两广总督,对广东文化教育建设事业贡献良多。道光三年(1823)正月廿日,阮元在广东度过六十大寿。五月廿七日,他夫人生日,他特偕同夫人游荔枝湾唐荔园,并在该园荔亭下休息。回去后,他作诗一首,诗云:

荔枝湾中水几湾,荔枝仙成十万丹。

我独棹船出江关,穿林拂叶来河干。(www.xing528.com)

羊城六度荔子殷,昌华故苑今才看。

赤霞绛雪何斓斑,就树颇有游人餐。

柴门草阁见青山,雨余五月江深寒。

野塘荷气清如兰,白菡苔摇翡翠盘。

亭林静寂泉幽潺,况有黑叶垂晶丸。

夏游得隐荔树间,春游竹里吟檀栾。

归来写诗自解颜,为此枉驾真古欢。

若非避客来偷闲,尔亦叹我清游难。

他儿子阮福亦曾来游,也大赞该园布局巧妙,景致优美,回去还带一些荔枝给阮元品赏。阮元吃后十分高兴,赋诗一首。阮福则写下了《唐荔园记》一文。道光四年(1824),画家陈务滋也为该园画过一帧图卷,把该园曲桥荷荔、亭阁华整的优美景色画入图中,成为一幅极具历史艺术价值的图画。

道光十年(1830)后,唐荔园盛极而衰,被富商和文化豪富潘仕成收购为园宅。潘氏在该园基础上,将荔枝湾方圆几百亩土地买下来,扩建成著名的海山仙馆园林别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