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泉州帝昰、帝昺兄弟宫:赵宋南外宗

泉州帝昰、帝昺兄弟宫:赵宋南外宗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泉州百姓怀念前朝,地处海外交通要枢的一堡码头民众,率先创立神庙供奉帝昰、帝昺兄弟。殿宇单檐硬山式三开间建筑;中间为“泉郡日月太保宫”匾额。自此,日月太保才以真面目现世,各地争相分炉奉祀。相传,在晋江深沪、青阳等地,也有供奉日月太保的神祇。

泉州帝昰、帝昺兄弟宫:赵宋南外宗

泉州南宋赵昺的封地。相传,约在赵昺死后十余年的元贞元年间(1295—1297年),其噩耗始辗转传入赵昺泉州府。泉州百姓怀念前朝,地处海外交通要枢的一堡码头民众,率先创立神庙供奉帝昰、帝昺兄弟。由于担心被蒙元统治者发现惹来杀身之祸,对外就将这尊神像称为保护儿童的神灵,而“日月太保”的神讳和真实身份,则以口头形式流传。

位于泉州伍堡街一堡中段的日月太保宫,俗称一堡宫,是浦东境境庙,亦称浦东宫,约始建于元贞元年间(1295—1297年),是纪念南宋幼帝两兄弟塑像的宫庙。至今,一堡宫附近民众祈求得子,都会到日月太保神像前添香油、献三牲,祈求养育顺利平安

泉郡日月太保宫殿宇坐东北朝西南,背靠宋代泉州市舶司,面向一堡街旁边的剖腹沟,雄踞一堡溪,威震内河古码头。日月太保宫占地面积1267.86平方米,沿中轴线自东北而西南有:后殿、正殿、天井、东西两廊庑、山门、石拜庭、古榕树、戏台。日月太保信仰为泉州所独有。

日月太保神像,俗称相伴舍人,是两尊“互相攀肩”的孩童形象,手脚均佩戴金镯,身穿龙袍,头戴皇冠;右边是哥哥,左边是弟弟,哥哥用手摸弟弟的臉,弟弟则用手拉哥哥的腰帶。其真实身份,是南宋末年的宋端宗赵昰、宋卫王(末帝)赵昺兄弟,因此,神坛墙壁上还挂着“端宗御容”、“末帝御容”两幅绘像。(www.xing528.com)

殿宇单檐硬山式三开间建筑;中间为“泉郡日月太保宫”匾额。大殿木柱楹联“一代君臣同英烈,万年日月共争光”。正殿神坛中央主祀日月太保塑像,左侧配祀关圣帝君塑像,右侧祀护国苏夫人姑塑像。神坛上方悬挂“咸勇光威”鎏金黑漆大木匾。

据宫庙史志载,明正统十年(1445年)五月,泉州郡城遭遇300年来特大洪水,“城郭庐舍毁坏无数”,六月初洪水再度犯城,“田庐尽成泽国,民舍漂流成队”,唯有日月太保宫独立码头巍然无恙,泉州民众倾城遥拜日月太保威灵。更有甚者,洪水退后,一棵硕大无比的樟树漂浮到宫前码头不走了,树干上还有多处日、月斑纹图案。缙绅耆老公议,此樟树干只能用于雕塑日月太保神像,樟树主干归一堡,樟树两分叉经神前问卜,裁定归惠存巷辅德宫和广平仓广平宫。自此,日月太保才以真面目现世,各地争相分炉奉祀。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明朝廷追封赵昺为英烈侯后,日月太保的信仰更是播衍泉州各地。

相传,在晋江深沪、青阳等地,也有供奉日月太保的神祇。至今犹存的主祀日月太保的宫庙,尚有东海法石坂头宫、东海后厝金瓯宫、江南浮桥前后埔宫、新街船肚联墀宫、广平仓广平宫、惠存巷辅德宫等。在晋江市深沪镇颜厝村“蔡王府”古庙,也有一尊奇特的木雕红漆神像:两个攀肩嬉闹的孩童,身披龙袍,长得几乎一模一样,当地人称为“孩童佛”;当地村民认为应是供奉帝昰、帝昺俩兄弟的塑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