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北民主革命先驱:于右任,中华根·民族魂

西北民主革命先驱:于右任,中华根·民族魂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于右任被任命为交通部次长。二次革命失败后,《民立报》被查封,于右任避居日本,从事反袁斗争。1922年5月,陕西靖国军解体,于右任于当年8月到上海,协助孙中山进行中国国民党的改组工作。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于右任先后任审计院院长、法官惩戒委员会委员长、监察院院长等职。

西北民主革命先驱:于右任,中华根·民族魂

右任

于右任,字伯循,“右任”本为向报社投稿用的笔名,后成为他最常用的名字。祖籍陕西泾阳县斗口于村,1879年4月生于陕西三原县城东关。1905年11月,在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1907年起,先后创办《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立报》等,先后发表300多篇文章,抨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激励国人。毛泽东曾说:“我在长沙第一次看到的报纸《民立报》,是一份民族革命的日报,这报是于右任先生主编的。”

武昌起义爆发后,孙中山从国外回到上海,首先到民立报馆会见于右任,并题“戮力同心”四字,嘉勉他及《民立报》对辛亥革命的贡献。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于右任被任命为交通部次长。1912年春孙中山辞职,于右任亦辞职,继续办报。二次革命失败后,《民立报》被查封,于右任避居日本,从事反袁斗争。

袁世凯死后,陕西爆发了反对陈树藩的斗争。1918年1月,胡景翼、曹世英等人在三原树陕西靖国军旗,敦请于右任回陕主持靖国军大计。8月,于右任回陕就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指挥这支武装坚持四年有余,成为北方地区唯一响应孙中山护法运动军事、政治力量。1922年5月,陕西靖国军解体,于右任于当年8月到上海,协助孙中山进行中国国民党的改组工作。1922年10月,上海大学成立,在于右任和邓中夏、瞿秋白、叶楚枪、邵力子等人的努力下,上海大学很快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国内很有影响的一所大学。

于右任等为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勘察校址

1926年,于右任受李大钊之邀,赴莫斯科敦促冯玉祥回国参加北伐,并解被刘镇华围困的西安城围。冯、于回国后,经宁夏、固原、平凉等地进入陕境。11月下旬,刘镇华全线溃退,西安解围,于右任以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的名义进驻西安,代行全省政务,发布许多法令,取消苛捐杂税,减少农民地租;翻印革命书籍,允许各种进步书刊公开发行,全省工、农、学生、妇女运动蓬勃发展,出现了陕西近现代史上少有的革命高潮。第二年,于右任率部出关,与北伐军会师于郑州,遂被武汉国民政府任命为陕西省政府主席(未就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于右任先后任审计院院长、法官惩戒委员会委员长、监察院院长等职。(www.xing528.com)

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于右任与中国共产党保持着良好的关系。1938年1月,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在武汉创刊,于右任应邀为该报题写报头;到重庆后,他通过屈武与中共保持联系。1945年,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时,在王炳南的陪同下两度拜访于右任,于右任深受感动,特设宴款待毛泽东、周恩来和王若飞等人,支持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和平建国。1949年春,国共两党在北平和谈,于右任积极促进,却未能如愿北上。谈判破裂后,于右任心情沉郁,同年11月被迫去了台湾。其原配夫人高仲林、长女于芝秀仍留在大陆。

于右任在台湾怀念故乡,思念亲友,忧愤寡欢,说道:“我百年后,愿葬于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陆。我的故乡是中国大陆。”1962年1月24日,他将心愿写成哀伤凄绝、爱国思乡之诗句——“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热爱国家、热爱家乡、热爱人民,一生以“天下为公”为座右铭,关怀桑梓,先后在家乡创办了民治小学、民治中学、斗口村农事试验场等,并首倡创建了三原渭北中学、三原女子中学、西北农学院和泾惠水利工程等。

于右任还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大师,编著了易识易写、准确美观的“标准草书”,自成一家,被誉为当代“中国草圣”。他的草书根基于北魏,宗法于章草,融会四体之妙,博采众家之长,达到了挥洒自如、炉火纯青的境地。海峡两岸同胞,都视“于草”为瑰宝,能得其寸楮片纸,均奉若拱璧。

于右任书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