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孙中山-中华诗鉴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孙中山-中华诗鉴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①孙中山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1900年派人至广东惠州三洲田发动起义,失败后继续在国内外开展革命活动。12月29日,被十七省代表在南京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月底组织临时参议院。2月13日,因革命党人与袁世凯妥协,被迫提请辞职。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选为理事长。孙中山是一位不屈不挠愈挫愈奋的民主革命家,杰出的民主革命领袖。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孙中山-中华诗鉴

封建途穷民难多,炎黄赤子效卢梭

上书救国回天术,演绎安邦动地皤

立志重开新宇宙,誓言倾覆旧阎罗

南洋呼唤浪潮起,欧美取经长剑磨

不屈不挠无夺志,愈难愈进继推波

秉持一旨驱专制,捍卫三民迎共和

激发中华英杰慨,摧毁腐朽帝王窝

一身正气除奢侈,两袖清风作楷模

厚德行端维正道,疏亲不惑未偏颇

愿偿果落奸人手,血训花开国际歌

联共联俄书壮举,农扶工助创先河

临终遗嘱催人奋,感叹丹心未竟谋

孙中山(1866-1925年) 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在日本化名中山樵,后遂以中山名,广东香山(今中山)人。1866年11月12日出生。1892年(光绪十八年)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1894年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主张,遭拒绝,遂赴檀香山组织中兴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和“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政纲。次年在香港设立机关,准备在广州起义未成。1900年派人至广东惠州三洲田发动起义,失败后继续在国内外开展革命活动。1905年在日本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确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政纲,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创办《民报》,宣传革命,同改良派激烈论战。此后在国内外发展革命组织,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和黄兴多次发动武装起义。1911年(宣统三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响应。12月29日,被十七省代表在南京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月底组织临时参议院。2月13日,因革命党人与袁世凯妥协,被迫提请辞职。3月主持制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经临时参议院通过公布。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选为理事长。1913年因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筹划起兵讨袁,旋即失败。1914年在日本建立中华革命党,重举资产阶级革命旗帜,两次发表讨袁宣言。1917年因段祺瑞解散国会,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组织护法军政府,当选为大元帅,誓师北伐。1918年因受桂系军阀和政学系挟制,被迫去职,至上海,次年创办《建设》杂志,发表《实业计划》,并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回广东,次年就任非常大总统。1922年因陈炯明叛变,退居上海。在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他以新的希望。得到中国共产党苏联共产党、列宁的帮助,决定改组国民党。1923年回广州,重建大元帅府,次年1月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改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改组中国国民党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11月,应冯玉祥之邀北上讨论国是,提出“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两大号召,同帝国主义北洋军阀段祺瑞、张作霖等作斗争。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遗嘱主张“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遗著编有《孙中山选集》、《孙中山全集》、《孙文选集》等。孙中山是一位不屈不挠愈挫愈奋的民主革命家,杰出的民主革命领袖。为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他一生矢志不渝;为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谋中国人民的平等、自由倾诚竭力,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革命精神,获得国内外正义之士的高度赞佩和中国人民永远的怀念。(www.xing528.com)

②封建途穷民难多,炎黄赤子效卢梭:是说封建专制社会到了清末,已失去了它的生命力。政治、经济上的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已成痼疾。因其专制制度不适应世界潮流的发展,而造成国弱民穷、灾难重重,使国家屡遭列强的侵略瓜分,濒临危亡的局面。民族和国人既遭受列强的凌辱压榨,又遭受清廷的压迫、盘剥。孙中山为挽救危亡,振兴中华,初始主张政治改良主义,欲从经济上解民之困,政治上取得有限的民主自由;继而效法和崇尚法国主张民权的卢梭所倡导的人权、自由、平等的《民约论》,从而走上了反帝反封建,推翻清王朝的武装革命道路。

③上书救国回天术,演绎安邦动地皤:指孙中山为救国安邦,1894年向清廷重臣李鸿章上书。提出他的政见:“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孙中山全集》第一卷)此系可望救国安邦的四大主张。皤:丰多貌。薛综注:“沙石胶丝为皤,非徒获一而已,必双得之。”蕴含着孙中山四大主张有感天动地的威力,演绎了诸多救民济世的良方。他自称:“此四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窃以中国之人民材力,而能步武泰西,参行新法,其时不过二十年,必能驾欧洲之上。”(同上)

④立志重开新宇宙,誓言倾覆旧阎罗:指孙中山上书遭冷遇后,从此立志要在中华大地上创造一个新时代,开辟一个新天地,为国人的民主自由而奋斗。既然满清王朝已沦落为不能为人民谋幸福、伸张正义的“阎罗天子”,那么就有必要倾覆它。洪秀全就贬斥清帝为“阎罗妖”,发誓要将其打倒。

⑤南洋呼唤浪潮起,欧美取经长剑磨:指孙中山为发动武装革命,曾多次奔赴南洋、欧美各地,在华侨中宣传反清革命及辛亥革命后的反袁斗争,从而在国内掀起一次又一次革命的浪潮;并在英、美、法等国吸取民主自由的建国经验,将之磨砺成为指挥国内革命战争的长剑。

⑥不屈不挠无夺志,愈难愈进继推波:指孙中山在领导和发动推翻清王朝的斗争中,屡败屡战,无以夺其志;一次次推波助澜,愈挫愈奋,最终取得辛亥革命的胜利。正如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孙中山》的主题歌称赞的那样:“孙中山那种无法抗拒的人格魅力……高举起人类的火炬,他始终为之奋斗,屡败屡战,愈挫愈奋……不屈不挠之奋斗精神永远留在后代子孙的血脉中。”

⑦秉持一旨驱专制,捍卫三民迎共和:指孙中山为实现他的民主共和事业,为捍卫和实现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坚定一个信念和宗旨:推翻满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⑧激发中华英杰慨,摧毁腐朽帝王窝:指孙中山为推翻满清王朝矢志不渝,领导发动了数十次武装起义,特别是1911年的广州黄花岗起义,激发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终于爆发了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继而以辛亥革命的胜利,摧毁了满清王朝的统治、挖掘了封建帝王的根基,并结束了中国数千年封建专制制度。

⑨一身正气除奢侈,两袖清风作楷模:是说孙中山为官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被时人誉为“平民总统”。例如在任临时大总统时,别人每餐菜金都在三元以上,而他只用四角钱的豆芽蔬菜之类。他在临终遗嘱中说:“余尽瘁国事,不治家产……”熊希龄先生评价:“孙中山做过大总统,仅遗留数箱破书给宋夫人,其持身清廉,非其他伟人所能及……”(引自陈学启《国父孙中山先生传》)至于他的“住宅”,还是加拿大三位华侨集资替他购买的。

⑩厚德行端维正道,疏亲不惑未偏颇:指孙中山在任临时大总统期间,仍保持平易近人的风采。如每次会议不置高台,仅将座位设在会场前列,和官员打成一片。再如,1912年2月,广东各界纷纷给孙中山来电,要求为辛亥革命做出贡献的其兄孙眉担任广东总督,孙中山以孙眉不善从政而回电拒绝(《孙中山全集》第二卷)。

⑪愿偿果落奸人手,血训花开国际歌: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达到了推翻清王朝的心愿。但胜利果实却被刁钻奸诈的袁世凯所窃取,造成了革命党人前仆后继的流血牺牲。在彷徨无策的情况下,在吸取血的教训后,中山先生遇到了苏俄和中国共产党向他伸出援手,使他的革命事业又走向了新生。比喻血染战旗花又开,使他和共产党人一样唱起了国际歌。例如他说:“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孙中山全集》第九卷)

⑫联共联俄书壮举,农扶工助创先河:完整的表述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因平仄关系故此。这是赞赏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力排众议,坚决实行“三大政策”,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确实是一场开创革命先河的壮举。

⑬临终遗嘱催人奋,感叹丹心来竟谋:指孙中山临终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嘱,成为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他孜孜以求国家统一和平,在去世的前一天即1925年3月11日仍念念不忘:“和平、奋斗、救中国!”这里对他以碧血丹心而拼搏,但事业未竟,发出壮志未酬的慨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