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近代大学教师的严格教学态度

中国近代大学教师的严格教学态度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近代大学发展科学职能彰显后,中国近代大学教师治学态度较之清末民初之时较为严格。张绍忠认为,教师对学校的校风起决定作用,教师不仅须有真才实学,还要能为人师表,教学上能高标准严要求,否则纵有“名师”也出不了高徒。他们还在讲义编写等方面对自己严格要求。可以认为,在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大学教师的教学态度依然严谨认真。

中国近代大学教师的严格教学态度

在中国近代大学发展科学职能彰显后,中国近代大学教师治学态度较之清末民初之时较为严格。他们能够以严格的态度要求自己在治学各个环节保持严谨的行动,从而使得教师自身在精神层面上有严谨的态度引领,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他们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有着严格的时间观念。从他们严格遵守时间的态度,能够看到他们对教学活动的重视。比如,在这一时期,陈岱孙“上课均在大教室,每课必早到五分钟,立在讲台上”[35]。从不迟到,保持着严谨的态度。

教师对备课也非常认真。比如,殷良弼治学严谨,对教学非常认真,“每开出一门课,必先查阅大量资料,由于熟谙日、英两国文字,又懂法文,他经常阅读国外有关资料,以充实讲稿内容。为了使得教学效果更加明显,他特别重视板书,以板书多、快、整齐而著称,有时甚至亲自刻蜡版,印发讲义给学生,以克服由于我国方言复杂造成的障碍。如此严谨的学者风度和黄牛精神,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36]

这一时期的大学教师对教学其他环节都认真对待,严格要求自己,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比如张子高,对各个环节是持严谨态度的,不仅备课时考虑到如何突出重点,而且在课堂上板书工整,注意教学效果。他注意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对那些不及格的考卷,无论是谁教的学生,他都要再看一遍,以便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作为改进教学的参考[37]。如此严格的要求,在学生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他们对考评学生之态度也极其认真。这样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比如浙江大学期末考试一结束,教务长张绍忠就催促教师们赶快阅卷,把试卷、答卷和考试成绩全部汇总到教务处,他自己检查、研究,从考试情况中分析历届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出题是否合理、打分宽严是否恰当,最后还要找教师和学生谈话。张绍忠认为,教师对学校的校风起决定作用,教师不仅须有真才实学,还要能为人师表,教学上能高标准严要求,否则纵有“名师”也出不了高徒。名师不严,只会是贻害学生。浙大当时有许多著名学者,但是不管名气多大,在教学上都是兢兢业业,对学生要求极为严格,这也和张绍忠对教师的严格要求有关[38]。(www.xing528.com)

他们还在讲义编写等方面对自己严格要求。比如厦门大学教师当时的教学态度也是以严格为表征的。纪育泮、区嘉炜、刘椽诸教授,均以教书认真为师生称道,傅鹰教授亲自为一年级学生讲授普通化学,亲自编写教材,教学要求十分严格[39]

他们在探究问题上对自己也严格要求。有一点值得注意,随着发展科学职能的出现,中国近代大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同时,也有了一定的学术研究活动,他们在学术研究活动中的态度,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教学的态度,尤其促进了他们教学态度中更加注重严谨。他们非常注意文献信息,对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及时了解,并加以学习,比如朱子清对国外几种权威性的化学刊物,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几乎每期必读,及时掌握国际科学的发展动态。并经常教导学生要学会读原著、读第一手资源,从中领会作者的思路,把握结论的来龙去脉。通过不断地积累,他撰写的论文内容丰富,言语流畅,叙之成理,内容充实,精炼好读。他还认为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强的学科,要重视实验,要想在化学道路上有所成就,除了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理论之外,还应当具备娴熟的实验技术和勇于吃苦的精神[40]。学术研究的严格要求的做法,就这样迁移到了他们对自身的教学态度中。

概括地说,在发展科学职能出现以后,中国近代大学教师对治学的态度,无论是对学生的要求上,还是在对自身要求上,都表现出一种严谨的素养,普遍地表现出一种严密的治学态度,这使得他们能够在中国近代大学实现发展科学的职能阶段依然对培养人才起到积极的作用。发展科学职能对大学教师态度变化的影响是:它使得学术研究中的严谨和规范的要求融合进了大学教师更加注重实验教学的严谨性、对学术动态更加认真关注的素质中。可以认为,在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大学教师的教学态度依然严谨认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