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教师发展:中国近代大学职能演化

大学教师发展:中国近代大学职能演化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教师发展是指在其职业生涯中“教师专业素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大学教师发展的知识素养结构可以细化为以下三方面。合格的大学教师除了要掌握通识性知识及学科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一般教育学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等,以了解学生发展规律、教育发展规律。这是大学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发展的现实基点。

大学教师发展:中国近代大学职能演化

大学教师发展是指在其职业生涯中“教师专业素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通过教师发展的自我需求的内驱力激发推动,主体上能动地意识到教师发展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及自我实践等,使得教育性专业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及能力、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学术研究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得到提升和完善。

本书认为,大学教师发展的专业素质结构包括知识素养、教学能力、学术研究、社会服务、教育伦理等方面。大学教师发展是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以教育自觉为前提,以自我发展为核心,以自主的实践反思为介质,在以下几方面素质维度不断完善与发展。

1.知识结构的维度

有研究者认为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包括本体性知识文化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教科目的学科知识;文化性知识是指教师的整体综合文化修养;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对教育学心理学、对教育规律的认知以及对教育对象的了解等[80]。教师职业要求教师具有上述三类知识基础和知识结构,在整体上习得这些知识并有所积淀与发展。大学教师发展的知识素养结构可以细化为以下三方面。

(1)通识性知识,即大学青年教师要了解文理各学科领域的一般性知识及相关理论,知晓各个学科领域基础性知识之间的一般关系及相关联系。能够在常识基础之上知会高深学问的整体结构。

(2)学科专业知识,即教师要掌握自己专业所学及所教授学科的知识,包括该学科基础理论、学科一般性知识、学科核心课程知识、学科前沿性知识等。能够掌握所在学科的逻辑体系、结构层次、学科分支等。

(3)教育性知识。合格的大学教师除了要掌握通识性知识及学科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一般教育学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等,以了解学生发展规律、教育发展规律。此外,还要掌握高等教育相关知识,了解高等教育活动与人的发展、社会化之间的联系。

知识结构的完善和丰富,是大学教师发展的基础,离开知识总量的丰富和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大学教师将无能进行知识传递,也不可能做到有效的知识创新。

2.教学能力的维度

大学教学活动既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教师展现教学能力、调动学生主体能动性、进行知识创新的过程。教学能力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操作教学实践的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育观察能力、注意分配能力、思维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创造性、教育想象能力和教育机智等[81]。教学能力是教师发展的核心能力维度,较低或缺的教学能力者,无以胜任教师职业。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

(1)教学语言清晰。授课时能够使用普通话讲解和交流,发音准确、流畅。语言学科教师要能使用所教授语言,同时具有上述特征。此外,教师还应在课堂教学中保持讲述内容逻辑一致,思维脉络有条不紊;语言速度适中,适合学生聆听和理解。

(2)教学方法使用得当。在教学行为中既能够使用常规的教学方法,也能依据教学要素的变化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同时能够具有敏锐的课堂观察能力,能动地把握教学过程,张弛有序地演进课堂节奏,维持学生注意力。使得知识传递和创新活动高效有序。

(3)教学行为具有启发性、探究性。大学课堂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知识创新的过程。学生主体性也愈发凸显,教师授课时要能够设置启发性问题,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究的平台,保证知识传递有序进行的过程中,也够尽可能地促进知识创新。

(4)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互动本应是师生互动的双向性活动,师生共同参与是知识有效传递的前提条件。教师能够在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参与度,保持教学情境中不断有师生探讨与交流。能够关注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保持交流的主动性、连续性。同时也能够保持课下有效的交流和学业辅导。

(5)有效处理教学情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做到支持多元思维,依据情境变化处理新问题,激发新知识等,这是大学教学中知识创新的保障。同时能够自如地处理教学突发事件,应对新的教学因素等。

3.学术研究的维度

教师成为研究者,进行科学研究以发展新知,是大学职能要求之本意。早在柏林大学创办之时,就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理念,并成为近代大学基本职能。大学教育要不断进行知识创新,就必须要求教师能够从事系统地科学探究,唯有如此,知识发展才有不竭动力,人才培养才有源头活水。教师应是学术研究的主体,要具有学术研究的自主意识、创新思维,才有可能产生有效的创新动机,激发出学术研究成果,完善大学教师个体的能力结构。大学教师学术研究素养的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思维习惯的养成。要不断地阅读,保持对学术问题的敏锐性,能够及时捕捉学术问题的闪现点,随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建构学术研究的起点。

(2)研究方法的发展。学术研究方法要依据学科特点而有所选择,根据本学科研究范式进行研究,才能有效地发现问题,寻找要素之间的关联。同时,也要能够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借鉴,也可以引用其他学科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创新。此外,要能够不断创新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在传统的基础上寻找突破口,为研究内容提供有效的研究工具。

(3)研究内容的发展。既可以是传统领域的研究,比如对教学研究、对学生的研究等[82];也可以是创新领域的研究,也可以涉及各个学科发展之外的社会生活领域的研究。凡是能推动知识创新,寻找事物之间联系的探究领域,在不违反道德法律规约下都可以是大学教师学术探究的方向。

4.社会服务的维度

直接为社会服务职能是现代大学基本特征,它要求大学教师走出学校、走进社会,把科学研究的成果应用于社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师不仅要完成知识的传递与延续,还要进行知识的探索与创造,同时还要把知识运用到社会中去,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83]。这必然要求大学教师除了具备知识传递、学术研究等能力外,还必须具备优异的社会服务能力,把高深学问转化为直接的解决社会问题的行动或成果。大学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自觉保持与社会其他系统的紧密接触。只有关注社会现实状况,才能认识社会需求什么样的服务内容,也才能为社会提供准确的服务行为。这是大学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发展的现实基点。

(2)通过学术研究发现社会问题。学术研究是大学教师本职之一,而把学术研究的方向和问题领域直接指向社会之需,既能保持学术研究的现实性,也能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的方法。两者在这个层面紧密一致、和谐共生。

(3)依据现实需要把学科知识或学术研究转化成社会所需成果,或者为社会提供科学知识推广,为社会咨询提供直接的智力支持。部分学科还可以参与企业合作,为科技创新、技术进步提供智囊保障。

5.教育伦理的维度

大学教师要具有一般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品质,包括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关爱学生、严谨治学、刚正无私、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合作友善等。除了一般要求上的道德品质,结合大学教育的特殊性,大学教师还要具有端正的教学态度、良好的学术品格,要求他们能够在教师发展生涯中一直保持对教学的热情、对真理的热爱,始终维护学术尊严。“严肃热爱真理是大学教师的真正道德,应该成为其人生的最大旨趣。以研究学问为第一要义,以追求真理为己任,只为真理而真理,不以功名利禄、升官发财为目的。”[84]能够坚持学术自由、保持思想独立,这也是大学教师应有的教育伦理素质。

大学教师发展要求教师能够具有职业提升的主体自觉性,具备职业实践的自主意识,能够主动、能动地掌握自身职业发展方向。通过主动探究、反思来明晰自身职业发展的阶段特征,设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目标,建构适合自身的发展层次、发展内容并为之行动。同时,大学教师发展并不否认外在的促进其发展的教育制度、教育管理等地位及意义,它们是大学教师发展的辅助行为,是外在的推动力量,是大学教师发展的外源性因素。

【注释】

[1]耿秀梅:《我国大学教师的学术责任研究》,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8页。

[2]张意忠:《论教授治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78页。

[3]同上。

[4][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邱立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3页。

[5]耿秀梅:《我国大学教师的学术责任研究》,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3页。

[6]扈高岩:《论高等学校的两个基本职能:教学与科研》,《教育研究丛刊》1980年第3期。

[7]胡建华、陈列、周川、龚放:《高等教育学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37—257页。

[8]参见朱国仁:《高等学校职能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9]杜作润、高烽煜:《大学论》,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47—269页。

[10]周川:《简明高等教育学》,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0—72页。

[11]杜作润、廖文武:《高等教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6—170页。

[12]陈平水:《大学生命论》,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88—105页。

[13]潘懋元:《关于新技术革命与高等教育对策的若干意见》,《福建高教研究》1984年第2期。

[14]潘懋元:《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第207页。

[15]张念椿:《高校的第三功能:社会服务》,《科技管理咨询》1987年第11期。

[16]刘富钊:《实现高校第三职能作用的途径》,《黑龙江高教研究》1989年第3期。

[17]李文长:《高等教育社会职能新论》,《高等教育研究》,1989年第1期。

[18]冯之浚等:《重新认识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上海高教研究丛刊》1982年第6期。

[19]徐辉:《试析现代高等学校的六项基本职能》,《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第4期。

[20]邓耀彩:《个人与文化:高校社会职能的两个出发点——兼与徐辉同志商榷》,《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

[21]王洪才:《论当代高等教育五大职能》,《黑龙江高教研究》1993年第6期。

[22]王伟廉:《论高等教育学的改造》,《中国高等教育研究》1994年第1期。

[23]邬大光、赵婷婷:《也谈高等教育的功能和高等学校的职能——兼与徐辉、邓耀彩商榷》,《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第3期。

[24]王冀生:《现代大学文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25]张俊宗:《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回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43页。

[26]朱新涛:《大学功能与市场化》,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年版,第22—49页。

[27]单中惠:《西方领导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4—246页。

[28]王玉生:《中国教育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162页。(www.xing528.com)

[29]荣光宗:《大学自我维持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5—58页。

[30]冯开甫:《大学新生教育概论》,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27页。

[31]谭志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学的使命:中国大学的功能及其实现研究》,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98—125页。

[32]上官剑:《大学超越论》,湖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44—85页。

[33]参见夏兰:《民国时期现代大学制度演变研究》,复旦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34]参见张雁:《西方大学理念在近代中国的传入与影响》,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5]参见吴立保:《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专业,2009年。

[36]参见万涛:《近代大学的国家主义取向——以四川大学为例(1902—1945)》,西南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

[37]参见李金航:《中国近代大学教科书发展历程研究》,苏州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38]参见徐斯雄:《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研究》,西南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39]参见陈元:《民国时期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研究》,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史专业博士学位论,2012年。

[40]参见李瑛:《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1]参见许衍琛:《近代中国大学社会服务研究》,南开大学社会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

[42]姚洁:《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中美比较分析与我国的推进战略研究》,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3页。

[43]同上。

[44]邓小林:《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师聘任之研究》,四川大学专门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96—97页。

[45]同上文,第104页。

[46]邓小林:《略论1912—1927年间大学教师的聘任问题》,《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9期。

[47]邓小林:《近代中国大学教师聘任、晋升等问题》,《求索》2004年第1期。

[48]田正平、商丽浩:《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史论:制度变迁、财政运作与教师流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41—244页。

[49]邓小林:《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师聘任之研究》,四川大学专门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64—105页。

[50]同上文,第109—110页。

[51]邓小林:《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师聘任之研究》,四川大学专门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19—139页。

[52]同上文,第141—143页。

[53]同上文,第163页。

[54]吴民祥:《流动与求索:中国近代大学教师流动研究(1898—1949)》,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55]同上书,第43页。

[56]吴民祥:《流动与求索:中国近代大学教师流动研究(1898—1949)》,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页。

[57]同上书,第152—292页。

[58]庞海江:《近代大学教师群体透析》,吉林大学历史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7页。

[59]庞海江:《近代大学教师群体透析》,吉林大学历史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8—20页。

[60]同上文,第21页。

[61]同上文,第22—26页。

[62]参见陈媛:《近代中国大学教授群体研究(1895—1949)》,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63]庞海江:《近代大学教师群体透析》,吉林大学历史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59页。

[64]同上文,第50—53页。

[65]田正平、商丽浩:《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史论:制度变迁、财政运作与教师流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48—293页。

[66]庞海江:《近代大学教师群体透析》,吉林大学历史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53—56页。

[67]向仁富:《北洋政府时期北京国立八高校教师索薪运动》,四川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第1页。

[68]同上文,第39页。

[69]参见程斯辉:《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研究》,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史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70]参见吴立保:《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71]参见肖卫兵:《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校长角色分析》,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72]参见饶正慧:《民国时期著名大学校长领导力研究》,西南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73]参见谢竹艳:《中国近代基督教大学外籍校长办学活动研究(1892—1947)》,苏州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74]李涛:《“教授治校”在我国20世纪上半叶引进的回顾与反思》,山西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4—23页。

[75]张正锋:《中国近代大学教授权力制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页。

[76]参见王全林:《精神式微与复归:“知识分子”视角下的大学教师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7]参见金鑫:《民国大学中文学科讲义研究》,南开大学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

[78]相关研究可参见: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人物志(第2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编写组:《南京大学百年实录(上)(中)(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系列丛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993、1995、1996、1997年版;吴仲强:《中国当代自然科学人物总传(第三卷)》,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水木清华群星璀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陈平原:《老北大的故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李子迟:《晚清民国大学之旅》,中国致公出版社2010年版;张意忠:《民国大学校长风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李子迟:《大学史记近代中国的那些大学》,济南出版社2010年版;智效民:《大学之魂民国老校长》,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年版;吴中杰:《复旦往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美]叶文心:《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1919—1937》,冯夏根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周川:《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人物辞典》,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陈平原等:《民国大学遥想大学当年》,东方出版社2013年版。

[79]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页。

[80]程红艳、董英:《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7—42页。

[81]韩进之:《教育心理学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82]程红艳、董英:《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5—158页。

[83]耿秀梅:《我国大学教师的学术责任研究》,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3页。

[84]张意忠:《论教授治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5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