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警世戏社头班、二班、三班

警世戏社头班、二班、三班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警世戏社的东家仍然是王凤亭。成立于民国七年的警世戏社称为“头班”,后来又创办了二班、三班,第四班没有创办起来。从这个不太精确的名单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首创的警世戏社阵容可观,生、旦、丑诸行当分得也比较细了。在警世戏社头班中,作为领导和台柱子的,一是成兆才,另一是月明珠。任家四兄弟都成了警世戏社头班的成员。

警世戏社头班、二班、三班

听前辈艺人谈起,早年最著名的评剧班社,首推警世戏社;而在警世戏社之前,还有一个永盛合班。从永盛合班开始,成兆才领着他的得意学生月明珠和仙动心、佛动心、石榴花杨柳青、夏春阳等专唱“拆出”,不唱“对口”,而且陆续上演成出、成本的新编的戏。因为,他们演出在唐山永盛茶园,班名就叫“永盛合班”,这是评戏最早的一个有名的戏班。戏班的领头人是天才的评剧作家和演员成兆才,东家是王凤亭。

早在民国六年(1917年),永盛合班由唐山来到天津演出,剧目就是成兆才新编的《马寡妇开店》和根据《今古奇观》改编的《杜十娘》,以及《安安送米》,《后娘打孩子》等;月明珠、石榴花唱大轴,在天津影响很大。后来,他们又被约请到山海关演出。月明珠在山海关南门外的快活林演唱成兆才编的《黄氏女游阴》,楼上楼下挤满了观众,天花板被压得格格响,戏园掌柜的吓得只好用柱子顶住楼板,以防坍塌。月明珠的演出,震撼了山海关,不仅为一般观众所欢迎,文人秀士也很欣赏。有位曾经做过河南三任知府的满族老人奎旭东,常常带着孙子去看月明珠的戏。他问起永盛合班名称的来历,认为:这么好的技艺,演唱的内容又都是劝人行善的故事,应当取个好的班名。奎旭东老人思考之后,命名为“唐山首创警世戏社”,大家就欣然接受了。这是民国七年(1918年)的事情。

警世戏社的东家仍然是王凤亭。王凤亭与其子王永富,都是莲花落艺人,又是成兆才的好朋友,热心戏剧艺术,有远见,曾有志愿要创办四大落子班。成立于民国七年的警世戏社称为“头班”,后来又创办了二班、三班,第四班没有创办起来。警世戏社头班,最兴盛的时候,艺人(包括场面、杂役)有五、六十位,其中有:

成兆才:艺名东来顺,唱丑、编剧兼教师;

金钰波:艺名杨柳青,唱彩旦;

任善峰:艺名月明珠,唱旦;

任善庆:艺名金不换,最早的打鼓佬;

任善年:月明珠之弟,唱小生;

任善诚:月明珠之四弟,艺名赛月珠,唱旦;

金开芳:唱旦;

金开和:唱旦;

金开亮:唱旦;

张德仁:跑外;

张德义:唱青衣兼打大锣;

张德礼:艺名海里蹦,唱老生,小生;

张德智:唱老旦,管衣箱;

张德信:艺名蒲州红,唱老生、小生;

张宏亮:张德义之子:唱生;

张 来:艺名神动心,唱旦;

张乐宾:张来之子,唱闺门旦

张贵学:张来之子,唱花旦

张志广:外号大娘们儿,唱彩旦、老生、小生;

张化龙:艺名小金龙,先唱旦,后改小生;

张化文:张化龙之兄,唱老旦、小花脸

张明才:唱三花脸;

张化雨:唱小生;

刘永泰:艺名石榴花,善唱花旦;

尹福全:艺名银蝴蝶,唱老旦、小生;

陈 斌:艺名文丑子,唱三花脸;

祥子:唱丑;

康永胜:唱老生、丑;

侯庆祥:艺名滚地雷,唱丑;

王品三:唱老旦,善穷生,《朱买臣休妻》最拿手;

陈 均:人称陈老铁,唱小旦、彩旦;

成二虎:唱丑、彩旦;

成贵:拉弦;

成富:龙套兼理发;

成宗祯:先唱彩旦,后改三花脸;

王凤池:唱生、武生,兼管戏箱;

刘庆荣:武功教师。

除上列人员之外,还有从艺的成祥、于如江、卢德山、汪喜奎、成瑞祯、殷盛元等。从这个不太精确的名单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首创的警世戏社阵容可观,生、旦、丑诸行当分得也比较细了。角色中除旦角固定外,其他行当大都不太固定,而是缺什么,唱什么。同时也看到同一家门中,父子兄弟相随、相继从艺的情况。另外,这一班人马都是男性,评剧还是处在男艺人独占舞台的时期。

在警世戏社头班中,作为领导和台柱子的,一是成兆才,另一是月明珠。月明珠去世得早,我没有见到过他,幸运的是从成兆才老师学过戏,那是我刚卖到孙家班的时候(1928年)。可惜时间很短,我年纪幼小,记忆不深。成兆才老师是在孙家班成的家,大家都很敬重他。

成兆才老师又名成洁三,河北滦县茨榆坨镇绳家庄人。生于一八七四年十二月,病故于一九二九年三月。他一直到逝世的前几天,还在为我们演唱及修改戏本子而操劳。病故以后,也是由孙家班给他成殓安葬的。他原是个赤贫的农民,家无寸土,父母死后,他独自外出流浪,靠打莲花落乞食,也曾在一个秦腔班子里当“水锅”(为后台烧开水)。他吹、拉、弹、唱,样样都会,也很会演戏。后来和张玉升(艺名仙动心)、张有太(艺名佛动心)等合唱莲花落,演“拆出”戏,他唱旦也唱丑,尤其善于演凶狠的女人、算命瞎子一类人物。

成老师去世时,才不过五十五岁。漂萍似的作艺生活,耗尽了他的精力,损伤了他的健康。他写的戏,自己排,自己也演,觉着哪点不合适,茶不思、饭不想地动脑筋,半夜里想出了改进的点子,爬起来动手改。改入了神,真不知东方之已晓!他本来个头高大,后来显得又瘦又长,有人说他象个螳螂,确实是骨瘦嶙嶙的样子。他在三十多年的作艺生活中,除演出、排戏之外,尽全力编写剧本。或改编民间唱本,或取材于《聊斋志异》、《今古奇观》、《宣讲拾遗》,或采集民国以来的社会实事。成兆才为评剧创作的剧本,在评剧舞台上保留下来的就有九十多出。多少年来,一代一代的评剧演员,上演的多半是他写的戏。(www.xing528.com)

月明珠是警世戏社头班的一棵“擎天柱”。他的唱腔被誉为“月明珠调”,红极一时。月明珠本名任善峰,号久恒,小名围住,外号“二瞪眼”,河北省滦县胡家坡人。父名任慧远是个贫农,有四个儿子,善峰行二。因为种庄稼不能养家餬口,就带着善庆、善峰、善年、善诚弟兄四人唱对口莲花落,在冀东一带赶庙会,摆地摊,跑大棚,过着乞丐似的生活。老人故去以后,就由长兄善庆带领三个弟弟到处流浪。任善峰有一副好嗓子,平常说话声音很低,唱起来却非常圆润洪亮。身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力气很大,双手能托四百斤,可以从三张桌子上翻抢背。他没有正式上过学,对着戏词看唱本,认识了许多字,后来竟能自编剧本。他还懂音乐,各种乐器没有不会的,称得上是文武全材。正当弟兄四人卖唱受尽污辱坎坷,生活无着,前途茫茫的时候,加入了成兆才、李春盛、夏春阳、杜之意等莲花落艺人的演出行列。任善庆打得一手好坐鼓,就当了鼓手;任善年、任善峰、任善诚都给金菊花(杜之意)配戏。任家四兄弟都成了警世戏社头班的成员。

对于月明珠的技艺和他对评戏发展所作的贡献,数十年来,有口皆碑。他的起家戏《马寡妇开店》曾轰动一时,我刚学戏时就学的这出戏。按月明珠的路子,这出戏细致地刻画了一个想冲破封建枷锁的善良的妇女的形象,既有优美的唱腔,又有动人的表演。在月明珠死后,有的艺人为了迎合一些观众的低级趣味,把这出戏演得面目全非。《杜十娘》这出戏,在评剧舞台上是具有特殊风格的,尤其是在李甲向十娘说出已将她卖与了孙富,十娘拿着貂披发抖,在音乐大过门中,用了一个很长的停顿,然后起唱:“闻听此言大吃一惊,好一似凉水浇头怀里抱着冰……。”这一大段充满复杂感情的悲愤演唱,就是月明珠的创造。直到如今,我们仍然是照这样演唱,月明珠艺术的生命力是如此流长!《桃花庵》描写一个年轻姑娘被迫当了尼姑,青年书生张学富闯进了她寂寞冷清的生活中,演出了一段曲折的悲剧。《马寡妇开店》、《杜十娘》剧本的创作,音乐唱腔的设计,都是成兆才的辛劳;而《桃花庵》,从编剧到唱腔、表演设计,都是月明珠的创作,表现了月明珠的艺术才华。可惜的是这位多才多艺的评剧的“月明珠”,才二十四岁就病故了。他从十七岁成名,红火了七年。他的夭折,与过度的操劳、艰苦的作艺生活有直接的关系。若得假以天年,他对评剧艺术事业做出的贡献将会更大。

一九二三年,月明珠客死于沈阳悦来客栈,警世戏社的同伴们十分悲痛地扶伴他的灵柩回到评戏发祥之地的唐山。班社失去了最有号召力的台柱子,人心浮动,虽然由青年一代的金开芳、金开亮担任主角,成兆才师傅又为他们编排了著名的《杨三姐告状》,但仅仅维持到一九二五年,首创的警世戏社就解体了,前后活跃了十四年。

作为警世戏社的二班与三班,并不是由于头班解体而后成立的,而是王凤亭想办四个落子班的愿望的实现。一九二三年,王凤亭找李春盛组警世二班。李春盛外号“李傻子”,也是莲花落时期著名的艺人,与成兆才是磕头兄弟。二班的人员仍然不少,有:

李春盛:唱丑;

王东海:艺名盖月珠,唱旦;

张九凤:艺名盖明珠,唱旦;

吴福成:艺名明日珠,唱旦;

杨玉春:艺名明月珠,唱旦;

韩玉:艺名铁咯咯,唱青衣;

甄碧峰:艺名小蜜蜂,夏春阳之徒,唱旦;

王兆永:艺名露水珠,唱小生;

李义廷:李春盛之侄,先唱河北梆子,后加入二班,唱小生;

王万昌:唱彩旦;

王万良:唱武生、花脸,老生;

罗万盛:艺名金镶玉,唱旦,碧莲花之师;

安邦:唱彩旦、丑;

贾玉仁:唱彩旦;

杨德志:艺名芭兰花,唱彩旦;

吴寿朋:唱旦,喜彩春、喜彩莲之师;

张殿奎:唱丑;

夏春阳:唱旦,小蜜蜂之师;

黄凤山:艺名小金芝,唱青衣、花旦;

郭友山:唱小生、老生;

崔 刚:唱彩旦;

信海元:拉弦;

树林:打鼓;

夏正刚:打鼓。

在二班的艺人中,应该特别提到的是女艺人的涌现,她们是碧莲花、金灵芝、杨红宝、柴桂芬等。后来又培养和吸收了花云舫、李小霞、花小仙、芙蓉花。警世戏社头班始终拒绝女演员入班,不少人认为这是班社不能维持下来的一个主要原因,二班则顺乎了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从班外吸收女演员。一方面积极培养女演员,其中最出名的是碧莲花。

二班早期的主角是盖明珠。在女角兴起之后,男角唱旦就不大受欢迎了。碧莲花原是警世戏社头班物色到的一位女演员,可是并没有进入头班,后来到二班,红极一时,支撑二班十余年。碧莲花,天津人,幼习京韵大鼓,成年后卖唱为生,二十多岁流落关外,在开原卖身为妓。警世戏社头班的严子臣在铁岭发现这个极有希望的演唱人才,花钱为她赎身,带到哈尔滨,拜老艺人罗万盛为师,学唱评戏。因为她原是唱京韵大鼓的,演唱上有一定的基础和素养,所以很快地就掌握了评剧的演唱。她的嗓子,内行叫做“公鸭嗓”,但她会运用,唱起来柔软动听,吐字格外清楚,唇齿干净,能把字一个一个送入听众耳朵里去,板头非常稳,演唱富有特色。她向罗万盛学了《花为媒》、《杜十娘》、《回杯记》这几出戏,就登台演出。可是,警世头班不肯让她入班,而她一心想学头班的艺术,就到头班去唱开场戏,为的是学金开芳、张乐宾、张贵学等艺人的唱腔和表演。因为她谦虚、好学,老艺人们甘愿向她传艺,亲自给她教戏。碧莲花利用自身的条件加之刻苦学习,名师调教,在东北大红特红。她是评剧最早的女艺人,也是警世戏社二班的台柱。她的艺术专长和聪明才力,在老一辈演员中受到很多赞誉。据说,她曾一晚上学会一出《杜十娘》,第二天上台,演得很好。她会戏很多,擅长唱工戏,曾三度来天津,与刘翠霞、花玉兰合作,很受欢迎。旧社会的女艺人,唱红了以后,往往受到恶劣环境的污染和摧残,她染上吸毒嗜好,最后倒毙在南市三不管的阴沟旁。

金灵芝是继碧莲花出现的后起之秀。她是老艺人张玉璞(艺名小金叶)的徒弟,学成于天津,十四、五岁到二班当主角。年轻,漂亮,嗓子好,做起戏来非常潇洒,在东北大红特红了七年。在二班,她拿“死份”,不管班社收入多少,她的待遇固定不变,挣了不少钱,生活很优裕。后来,金灵芝落入军阀汤玉麟的大儿子手中,一度宠幸之后又被遗弃,以致精神失常,最后死于贫困潦倒之中,还是二班的老伙伴出来,安葬了她。

金灵芝离开二班以后,由柴桂芬、柴金花当主角,在东北抚顺一带演出了两年,营业不佳,人员星散,实在难以支持,就在抚顺宣布解散。二班活跃了十来年,在评剧艺术的发展上,也有一定贡献。如评剧的《二度梅》就是二班从滦州皮影移过来的。二班不仅培养了一批女艺人,而且一度吸收了梆子艺人李长庆、格慧敏、格长三、胡小楼等参加,增加了武戏,念白也改得有韵味了,音乐也丰富了。他们的带开打的武戏《美凤楼》、《左连成告状》,曾风靡一时;清装戏《宦海潮》等也很受欢迎。

警世戏社三班于一九二三年在天津建成,主角是盖五珠。盖五珠本名王庆昌,是著名评剧演员小五珠之父,新凤霞之师爷。评剧艺苑在月明珠之后,出现了明月珠(杨玉春)、明日珠(吴福成)、碧月珠(邓海)、盖明珠(张九凤)、盖月珠(王东海),号称唐山落子的“五大明珠”。盖五珠王庆昌在三班主演,最初演出于天津,营业不好,回到唐山永盛茶园,吸收了女演员黄翠仙、花小仙、何翠仙等,到哈尔滨、黑龙江一带演出,又有女演员花云舫、花云仙等加入,影响扩大,随后又从天津接去女演员筱桂花。三班活动地区主要是东北沈阳、长春、哈尔滨一带。一九三一年,日军突然侵占沈阳,三班就在战火中结束,先后共九年。成兆才老师也曾在三班住过班,三班上演的剧目《打狗劝夫》、《老妈开唠》以及《杜十娘》、《花为媒》、《马寡妇开店》等剧目,都是成兆才的本子。成老师为三班花云舫等编排的新戏,有《宝龙山》、《驼龙》、《驼虎》、《双吊孝》、《对银杯》、《雪玉冰霜》等。《宝龙山》很出名,我在东北的时候,常演这出戏。三班的主要成员有:

王庆昌:艺名盖五珠,唱旦;

赵月楼:唱旦,后授徒为业,刘翠霞之师;

吴金桂:唱旦,花小仙之师;

黄翠舫:女角,唱旦,筱玉芳之姐;

何翠仙:女角,唱旦,花小仙之母,原唱河北梆子;

花云舫:女角,唱旦;

筱桂花:女角,唱旦;

红蓉花:女角,唱旦。

此外还有周凤鸣、周俊卿、路金祥、刘金章、王喜瑞、门玉麟等。三班已形成女艺人为主体,男演员居配角地位的阵容。在女艺人中,筱桂花最负盛名,她是东北的评剧演员中的优秀代表人物之一,她的艺术生命也最长,在东北评剧舞台上活跃了三十多年,盛名不衰。她在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不惜气力,嗓子好,唱起来总是很卖气力,从来没有“软”的时候。评剧的唱,用笛子定音一个眼是最高音,筱桂花唱一个眼(后秀新凤霞唱三个眼,小白玉霜唱四个眼,喜彩莲、筱玉芳唱两个眼,我不唱高音,常在二或二个半眼之间),有时她也唱半个眼,乐队特别为她做只笛子以适应她的高音。筱桂花在唱腔、剧目上都学李金顺,也受过李金顺唱工艺术的薰陶,结合自身嗓音的特点,形成自己的风格,以演悲剧著称,《孟姜女哭长城》是她的代表作之一。由文人温东山编的古装戏《庚娘》、便装戏《马正华哀史》,以及《昭君出塞》,都是筱桂花的拿手戏。筱桂花到警世戏社三班时,才十八岁,一口气唱红了四年,三班解散了,而她仍红紫在评剧艺苑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