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新纺织公司津、青、唐、卫四厂

华新纺织公司津、青、唐、卫四厂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华新纺织公司是周学熙在一九一五年第二次财政总长任内,经袁世凯批准创办的。天津华新厂在天津沦陷时期为日本钟渊纺织会社夺去,改称公大七厂。解放后公私合营,称公私合营青岛华新纺织公司。一九三一年,华新纺织公司就总的方面来说,已走下坡路,经过协商,四厂分家,各自独立,取消总公司的注册。解放后,这两个厂一称公私合营唐山华新纺织公司,一称公私合营卫辉华新纺织公司。

华新纺织公司津、青、唐、卫四厂

华新纺织公司是周学熙在一九一五年(民国四年)第二次财政总长任内,经袁世凯批准创办的。当时,中国的近代纺织工业,在长江流域上海、武汉等大中城市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华北天津这样的大城市,除了一家只有五千纱锭规模不大的模范厂外,还没有一家大型纺织工厂。华新筹办之初,拟定资本总额为一千万元,官股四成,商股六成,股本年息固定八厘,再有盈余可分红利,由政府保息五年。第一次官、商股各筹四分之一,官股系由长芦盐商应还大清银行旧欠指拨;商股则由启新洋灰公司、滦州矿务公司的大股东以及北洋官僚、军阀徐世昌、陈光远、田中玉、孟恩远等人投资。第一厂设在天津,即天津华新纱厂,初由周学熙之弟周学辉(实之)担任督办,向美商慎昌洋行订购美国沙可老尔厂机器二万五千锭,其时正值欧战,机器迟到,周学熙已去财长职,浙江人陶兰泉运动财政部委他为督办,拟将华新改为官办。股东闻讯,星夜集会,决议醵资将官股退回,完全商办,取消督办,推周学熙任总理。周遂缴无锡的纱厂世家杨味云为协理,并由杨罗致技工来津漏夜安装机器。开工生产后,因当时棉贱纱贵,颇有盈余。华新创办不久,裕元、裕大、宝成、北洋、恒源等纱厂相继成立,遂奠定了天津纺织工业的基础。天津华新厂在天津沦陷时期为日本钟渊纺织会社夺去,改称公大七厂。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收,改称中纺七厂,一九四八年解放天津战役中,毁于炮火。

早在一九一三年(民国二年)周学熙在青岛购得德国贵族开办的缫丝厂(厂址在沧口),拟改建棉纺厂,已向德商瑞记洋行订购英国爱色利斯厂纱机五千锭,机器未到而欧战起,周也离青。英商和记洋行强占该厂招募华工去欧洲,几经交涉才收回,因作华新第二厂,即青岛华新纺厂。周学熙命其次子周志俊负责经营,购美国怀丁机器二万锭,安装试车后即开工生产。青岛华新厂在筹建时,当地尚无纺织工业,由于交涉厂址拖延了时间,日商内山纱厂先于华新建成开工,以后日商太康、隆兴、公大、富士、宝来丰田、上海、同兴等纱厂先后建成投产,形成对华新的包围。华新青厂在此种困难环境之中,兢兢图存。在业务经营、生产管理上都获得了显著成效,纱锭由原来两万枚发展到四万枚,成为具有五百台布机和全套染色印花设备的纺织印染全能厂。“七七”事变后日军侵入青岛,青岛华新厂被日商宝来纱厂吞并。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收宝来纱厂,几经交涉赎回。解放后公私合营,称公私合营青岛华新纺织公司。(www.xing528.com)

在青岛华新厂筹办的同时,周学熙鉴于冀东、豫北系产棉区,又是销纱地,乃创办第三厂于河北唐山,即唐山华新纱厂,第四厂于河南卫辉(汲县),即卫辉华新纱厂。股本除启新洋灰公司、滦州矿务公司投资外,并由周学熙负责统筹调剂金融,发行卫厂公司债一百八十万元,由中国实业银行担保还本付息,金城、中南两银行包销。唐厂机器原来是二万四千锭,后增添五百台布机,全套染色设备;卫厂仅二万纱锭,一百台布机。这两个厂因当地产棉,就地销纱,又无外商与之竞争,历年均有盈余,公司债亦如期还清。一九三一年,华新纺织公司就总的方面来说,已走下坡路,经过协商,四厂分家,各自独立,取消总公司的注册。“七七”事变后,唐山厂在殷汝耕伪政权统治之下,受日伪双重压迫,而北戴河为日商走私集中地,大批纱布运销,唐山厂无法与之竞争,最后被迫与日本东洋纺绩株式会社合作,改为中日合办。卫辉厂也在日军进占河南之后,被迫与日商合作。解放后,这两个厂一称公私合营唐山华新纺织公司,一称公私合营卫辉华新纺织公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