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新纺织公司的创立及发展历程

华新纺织公司的创立及发展历程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华新创建于一九一六年,华新津厂一九一八年正式开工。华新津厂创立后,一九一九年唐山、卫辉厂相继成立。华新始创时为一个公司,四厂股份盈亏分计,后则分为天津、青岛、唐山、卫辉四公司,各自独立经营。建立初期专为扶助天津华新纺织公司而设,后来唐、卫两厂相继筹备兴建,兴华资本团的目的则为掌握股东、董事会人选,以免落入外人之手和在资金上保证接济华新各厂的周转。

华新纺织公司的创立及发展历程

周学熙(缉之)一九一五年再长财政时,鉴于欧战方酣,外纱无从进口华中纺织厂已风起云涌,独华北风气未开,遂授意其弟周学辉(实之)联合当时滦矿、启新洋灰公司股东言仲远(敦源)、王锡彤(筱汀),山东盐运使杨味云(寿枬),安徽都督、中国银行总裁孙多森(荫庭)、陈一甫(维壬),德州机械厂坐办马学廷等十二人发起,倡议组织成立华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在天津、郑州、通州、石家庄青岛设厂,原定股本一千万,五个厂,纱锭十万锭,呈请政府批准。当时袁世凯为大总统,陆征祥为内阁总理兼外交总长,见呈遂应准办,唯商股集资困难,因周学熙正长财政,便由财政部拨官股四成,先建津厂。财政部拨八十万,一九一五年委周学辉为华新股份公司督办,周即由津进京见袁,并就任督办之职。

时财政部已向美商慎昌洋行订购纱锭二万五千锭,由财政部秘书徐新陆通知周学辉和慎昌订立购置机器合同,并谓见机行事,也可吸收外资,中外合办。虽然华新股东中一直没有外国人,但在早期章程中,却为吸收外资做了准备,官股四成是固定的;在商股六成中,有三成是甲种股,固定为中国股东,不能卖给外国人;三成是乙种股,中国股东可以卖给外国人,这一规定是仿照启新及滦矿有不记名股,能享受分红权利,有选举权,但无被选举权。

后来“筹安会”成立,袁世凯搞帝制活动,时局变化很大。袁世凯帝制活动失败后,中、交两行奉命停兑,这时华新由慎昌洋行订购的机器已运到津,需按合同付款,而商股股东,因时局不定,中、交两行停兑,持观望态度。不得已,乃由周学辉以中国银行定期存单与直隶银行等家商议,零星凑足,才交了机器款。当时周学熙已专心致力于个人办实业,寓居天津’由曹汝霖长财政,曹认为商股既不付款,不如由财政部拿过来裁撤督办,全部改为官办,并即派财政部陶湘来津接收。陶和周等都是熟人,周学辉原聘陶为津厂经理,原定工厂建成后,陶即来津就职。周学辉对陶奉财政部令接办华新深为不满,因此,陶来津,周未与其深谈,只说:“欢迎你来接办。我们正没办法,商股本来可以招,但中、交两行停兑,取不出来。裁撤督办是总统命令,我们不敢违抗。不过厂子并非全部官股,怎么断然决定收回官办,也不听取商股的意见呢?”周学辉这种表面欢迎实际拒绝的态度,使陶湘看到商股方面情况很难接办,遂回京复命。商股决定即刻改组,推举周学熙为董事长兼总经理,此时股东中方增加周学熙。时杨味云由山东盐运使任上回来,杨为无锡人,当时无锡继上海之后,纺织业已较发达,杨家在无锡办有纱厂,熟悉此道,不久由杨佐办。

华新创建于一九一六年,华新津厂一九一八年正式开工。在这期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我国的侵略,从而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是为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华新开工后,营业情况很好。股东人数有所增加,但资金总数未变,因为原来商股在集资时,钱不好凑,多是四处挪借来,现在赚了钱,有的便以利还欠、入股,作为股东过户,人们也乐于入股,可以说是一本万利。

华新的前后股东中,有周学熙、周学辉、杨味云、王筱汀、马学廷、言仲远、刘权之、徐志云、孙多森、徐世昌黎元洪、龚心湛、林虎侯、李希明、余仲和、李季之、徐世光、徐世璋、王敷五、陈光远等。

华新津厂创立后,一九一九年唐山、卫辉厂相继成立。原计划在郑州设厂,因股东王筱汀、王敷五等为河南汲县人,徐世光是河南辉县人,他们以家乡地瘠民贫,用以工代赈,定厂址于汲县(卫辉府)城外西北角。这一决定虽然是王筱汀等为裨益于桑梓,但这个地方不宜建厂,卫河不能通行大船,铁路是三等站,交通不便,机械维修、消耗应用物料皆来自天津;原棉来自冀南顺德、豫北彰德;原煤取自焦作。因厂址地处偏远,津、唐一带的股东不愿投资,造成卫辉厂的先天缺欠。原定在北京东郊附近通州建厂,后改在唐山,考虑滦矿、启新均在唐山,可以多方照顾之故。原定石家庄建厂,后改由棉业整理筹备处自办,它不为赚钱,一切设备务求标准化,以此为榜样,命名为模范厂。该厂有两万五千纱锭,其中有订自英国的一万二千锭,订自美国的一万三千锭。后因订自英国的锭子较少,遂将英机给唐山厂,将美机给卫辉厂。济南厂因故停办。青岛厂的股东,多是周学熙的家属,资金来自亲戚老太太们的积蓄、姑娘们的嫁妆、儿孙媳们的陪送以及小儿女们多年积攒的压岁钱。股东性质单纯,是青岛厂成绩居于华新四个厂之冠的重要原因之一。它管理简易,行政统一,人心团结,所以不但能和日商工厂在业务上、技术上相抗衡,而且在青岛厂为日军攫取后,还独力创办信和纱厂、河南信和二厂。日本投降后,青岛厂收回,一直到解放还是生机勃勃的。青岛厂创建时经理为裴伯凯,后来由周学熙的次子周志俊担任,吴藩(伯僧)为副理。(www.xing528.com)

华新的官股,由于后来北洋政府财政困难,逐渐撤出、资金来源转移到其它有关方面。如当时的回教教育基金、棉业整理筹备处的办公费,财政部均以华新官股款项代拨。这样一来二去,华新的官股就无形中没有了。

华新始创时为一个公司,四厂股份盈亏分计,后则分为天津、青岛、唐山、卫辉四公司,各自独立经营。

华新津厂建立后,周学熙鉴于新工业之建设必须有金融资本的扶助,因和王筱汀、杨味云、言仲远等,于一九一八年六月筹划组织兴华资本团,以王筱汀为主任董事。兴华资本团包括中国实业银行、滦矿、启新洋灰公司、华新津、青、唐、卫四厂和京师自来水公司。建立初期专为扶助天津华新纺织公司而设,后来唐、卫两厂相继筹备兴建,兴华资本团的目的则为掌握股东、董事会人选,以免落入外人之手和在资金上保证接济华新各厂的周转。及至华新五厂计划未能完成,周学熙年已六十,自思精力渐衰,遂辞去各公司事,并推荐中国实业银行总理由龚仙洲继任;滦矿主任董事由陈一甫继任;启新洋灰公司总理由言仲远代理,加聘金伯平为总理;华新唐、卫厂管理处主任由杨味云继任;北平自来水公司总理由傅沅叔继任;华新津厂以周学辉为常董,华新青厂以周志俊为常董。

兴华资本团后来改为实业总汇处,由周学熙主持,作为各项事业联系发展之枢纽。不久改为实业协会,以各公司为会员,以周学熙为会长,后解散。

周学熙鉴于原棉之采购、运输为纱厂之命脉,所以计划成立兴华棉业公司,公司设于天津,周学辉为总理,分设厂、栈于直隶、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境内各产棉区,计划在各产棉区遍设榨棉籽厂、轧包厂、仓库,并渐次推广于其他各省,以改良品种、推广植棉为主要事业,随其厂、栈所到之处,办理农村建设工作。这个计划后因环境不容许,未能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