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热场缓解措施:遥感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城市热场缓解措施:遥感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上述种种成因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对更加有效地缓解东莞市区的热岛效应,使人们更舒适地在东莞居住、生活,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东莞市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扩张是紧密相连的,而绿地和水体的降温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城市行道树极为重要,应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城市热场缓解措施:遥感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针对上述种种成因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对更加有效地缓解东莞市区的热岛效应,使人们更舒适地在东莞居住、生活,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1.减少人为热排放

减少城市人为热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避免大量使用煤炭、燃油等,尽可能开发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同时,大力推广集中供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尤其是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的能源利用效率,尽量减少人为热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2.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

城市热岛与建筑物密度呈正相关,跟风速大小呈负相关,所以在进行城市规划或改造过程中,改变建筑空间布局,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安排合理的建筑间距,避免市区内建筑呈团块状分布。根据城市常年气象条件,布局道路系统,加快市区与郊区的空气流通。工业区应尽量安排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尽量减少它对城市热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着力从这些信息入手:①保护湿地。湿地分为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两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东莞市主要有河流、水库、盐沼、农田等湿地,湿地内丰富的植物群落,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湿地中的一些植物还具有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功能,能有效调节大气组分。同时,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在时空上可分配不均的降水,通过湿地的吞吐调节,避免水旱灾害。湿地具有湿润气候、净化环境的功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增加了空气湿度,调节降水,在水的自然循环中起着良好的作用。②保护林地。森林被人类称为大自然的绿色空调,从这正说明了森林的降温作用。林地的平均温度与其他的土地利用类型相比,仅比河流的温度高,比其他的土地利用类型的温度低得比较明显,因此它的降温作用非常明显。因此,在东莞这样经济高度发达的地方,保护林地是必不可少的,退耕还林更是国策。③合理规划城镇。东莞市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扩张是紧密相连的,而绿地和水体的降温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在规划新的城镇以及改造旧城时,必须合理规划绿地和水体。

3.建设绿色屋顶

绿色屋顶改变了建筑的习性,其结构不易产生极高的温度。主要是由于通过建造绿色屋顶,太阳辐射、外部温度、相对湿度以及风速等都会降低,而且植物通过生物代谢过程可以吸收大量的太阳能

4.采用高反射率的地表材料

采用高反射率的地表材料是减轻城市热岛直接而又廉价的方法。利用该方法结合种植树木等,可以有效地降低市中心温度,减少能量消耗,降低烟雾形成,提高城市空气质量。SarahBretz对California表层材料作了费用-收益分析,定量分析了高太阳反射率的材料减少能耗的作用,强调其可以缓解热岛效应,提高空气质量。(www.xing528.com)

5.增加城市绿地、水体

城市绿地、水体具有“冷岛效应”(Park Cool Island Effect)。公园类型、种植方式以及灌溉幅度是缓解热岛效应的重要因子。白天,树木通过阴影和蒸发交互作用降低气温;夜晚,地表几何结构和公园湿度能控制地表降温。但公园对气温的影响是有限的,一般局限在大约一个公园的宽度范围。

6.控制人口数量

归根结底,人类的活动是导致热岛效应的主要因子,迁移人口或控制已有的人口数量,从而会减少能源的消耗。

7.加快绿化带的建设步伐

把森林引入城市,充分发挥绿色植物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方面的作用,这是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的成功经验。一方面,在扩建道路时,要留足绿化用地,使道路绿化覆盖率达25%以上,形成绿色屏障。道路建设要尽可能减少人工不透水铺地,应多建绿色隧道行道树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分布在城市各区,联系着城市分散的各类绿地,使城市绿地组成有机的整体。因此,城市行道树极为重要,应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另一方面,要结合河道整治,拓宽绿地,提高绿化覆盖率,一旦全面实施,其生态效益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应把河道绿地建设好,并使之与道路、公园及居民生活小区的绿地相连,使之更好地发挥城市绿化的整体生态效益。

8.保留水面,建造人工湖

由于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对缓解城市热污染作用很大。城市水域的功能不仅在于畅通给排水,增加景观,而且还是调节城市小气候的一个“肺叶”,水域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是绿化无法代替的。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应增加一定的水域面积,把扩充水面、建造人工湖列入重点考虑范围,并制定具体指标,给予落实。对现有水面一定要保护,禁止填水铺路、建房,如在建设过程中非填不可的,也应考虑补救措施,应尽可能保留水域面积。应加快内河整治步伐,每条河道及早落实整治方案。此外,夏季要增加喷水、洒水设施和喷水、洒水次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