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居以及与土地庙有关的民俗

民居以及与土地庙有关的民俗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土地庙,在乡村也称为“土地”。各家的土地庙的建造因各家的重视程度和实际地形的限制而有所不同。凤凰县腊尔山区天星村村民认为,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必然有土地庙的存在。以前村子里的人口没有现在多,特别是院子里上面那个山垌垌上是个坡,根本没有人居住,整个一组就只有楠木树下这一个土地庙。马角坳起初没有土地庙,现在在一处路口集中的地方建有一个土地庙。

民居以及与土地庙有关的民俗

土地庙,在乡村也称为“土地”。村民认为土地是村中的保护神,因此它是村落里必不可少的建筑。土地庙按建设的地点大体上分为两种:一是建在自家门前的、具有私人性质的、一般是自家人进行祭拜的土地庙;二是建在寨子公共地方的土地庙,比如建在水库边、大树旁、水井旁、道路旁、交叉路口处的土地庙。建在公共地方的这种土地庙,全寨子的民众都可以祭拜。

早期的土地庙十分简陋,通常是两边各放一块石头,中间留出一块空地,上方再垒上一块石头。这种结构的土地庙称为“磊”字形土地庙。它的规模十分小,一般只有0.3米到0.4米的高度,常常建在路旁或者墙角等不太起眼的地方。土地神最开始并非叫土地神,其前身是社神。在社神之中,土地神的前身是属于品级地位低的一类,称为小社神,散落于各个乡村的小角落中,不受重视。大社神则不然,他在人们心中被看作是神界之中数一数二的大神,掌管着世间可以生万物育百族的土地和土地上万物的生长,地位十分尊贵,很受人们的重视。祭祀社神的仪式也十分隆重讲究,是由首领带头进行祭祀,常常和祭天的仪式一起举行。村民认为,散落在乡村的土地神保护着一方小小的土地,是最贴近人民的神灵,能够保佑每一个人,因而得到大家的崇拜。于是,崇拜土地庙在乡村十分盛行。现在许多乡村之中,依旧随处可见土地庙,以及祭拜时留下的香火灰。

建在家门的土地庙称为大门土地,都是先建好了房屋再修建土地庙。各家的土地庙的建造因各家的重视程度和实际地形的限制而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较为讲究或者比较信仰土地庙的人家会十分注意土地庙的建造时间和地点的选择。通常土地庙的建造时间会选择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或八月初二。除此之外,搬进新家的日子也可以开工建设土地庙。而且土地庙一般都建在进大门方向道路的旁边,传统上土地庙一般选择建在进大门的右手边。现在,有些人家因为地形因素的影响,会将土地庙建在进大门的左手边。虽然现在土地庙的建设地点不那么固定,但村民仍认为土地庙的建设不能太随便。

凤凰县腊尔山区天星村村民认为,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必然有土地庙的存在。土地庙往往修建在路边,有的由村民共同修建,有的由一家人单独修建。但是无论是大家一起建的还是哪家人独自修建的,村民都可以去祭拜,对大家都有保护作用。当地村民认为,土地庙里住着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他们把妖魔鬼怪挡在村外,避免那些不好的东西进村伤害村民”(图4-3、图4-4)。

图4-3 天星村三组的土地庙之一

年代比较久远的土地庙大多与古树相伴;后来新修的土地庙,村民也会在旁边裁上不容易老死的如楠木、杉树、金弹子等土地庙旁常见的树木

图4-4 天星村五组的土地庙之一

图4-5 天星村一组楠木树下的古老土地庙

天星村一组有几处土地庙,其中楠木树下的土地庙年代最久远(图4-5)。年过八旬的村民杨某回忆说,他小时候这个土地庙的香火很旺。他的爷爷告诉他,他的太爷爷在世的时候,这个土地庙的香火就很旺。从他的爷爷算起,推算下去,这个土地庙至少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杨某说:“上百年前就已经有人来这个土地庙烧纸钱了,我们也跟着烧。”以前村子里的人口没有现在多,特别是院子里上面那个山垌垌上是个坡,根本没有人居住,整个一组就只有楠木树下这一个土地庙。杨某说:“我公(祖父)那辈就已经在供奉了,公上面还有老太,太上面有祖太公。按算我公都有一百七八十岁了。”

以前天星村一组只有楠木树下一个土地庙,整个组的人过年过节都来祭拜。后面随着人口增加,山垌垌上那个坡由没有人居住到住满人,那边的村民到楠木树下祭拜遇到一些麻烦,于是就近新建了两个土地庙。另一村民杨某说:“如果是过节,上面那几家主要到上面那个土地庙,下面几家到下面的土地庙(祭拜)。”村子里的土地庙随着人口的增加也相应地增多了。

杨某从天星村一组嫁到河对岸,丈夫家兄弟分家后,杨某夫妇重新建房住到村口的马角坳。马角坳是河对岸村子的一部分,所住人家都是从河对岸搬过去的。随着人口增多,现在马角坳已经成为天星村一个独立的自然寨。因马角坳的村民与河对岸的村民原为一体,所以共用土地庙。马角坳起初没有土地庙,现在在一处路口集中的地方建有一个土地庙。

一个自然寨即使只有一户人家,也要修土地庙。沿公路从天星村到新场村工班路段的路边,住着一家人,是由天星村河对岸村子搬过去的。原来那里是一片茶油树林,根本没有人家,也没有土地(庙)。这家人住过去后,新建了一个土地(庙)。村民说:“都说土地是保平安的。工班那户人家打单住在那里,他家自己也建个土地(庙),可能是感觉有个土地(庙)安全,就建了一个进贡的地方。”

土地庙可以保平安,村民都相信这一点。有村民说:“小孩子病了外出请人‘打办’(方言,指治疗),回来晚了,一到土地(庙)那里就说:‘土地公土地婆保佑!’那些死的丑的就不敢再跟了,不敢进入我们寨子。”“晚上做工回来,看到土地(庙)心里好像壮胆一些,什么都不怕了。”

土地庙还可以使鬼怪现原形,关于这样的说法来自天星村村民流传的一个古老传说。村民摆龙门阵,说老一辈中有个人外出,路上遇到有个人要他背,这个人胆子挺大的,说背就背嘛,但是要背对背地背(背对背地背,陌生人才不会抱着这个人掐他脖子)。对方同意了。快到土地庙了,被背的人要求下来,背的人说不行,既然要背就要背到家去。过了土地庙后把背的人放下来,发现是一只野物。鬼怪变化成人形,一过土地庙就像耍杂技一样变回了原形。

土地庙要管五湖四海的“外地人”。土地庙修建在路边,是为了方便土地神做好村里的保护工作。凡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地人”,土地神都要管,不好的不允许其进村。村民田某说:“有了土地公公,外地那些不好的,进不了村。”“土地公公婆婆要揽事的,他要保佑几个院子,不让那些外地不好的东西进来。”

妖魔鬼怪被土地神拒之村外。该故事出自村民冶某的娘家贵州,冶某说:“有些小孩子容易看到一些大人看不到的东西。我娘家的凤玲是个独女,每天晚上玩完了回家,走过土地(庙)都会叫她妈去接,说她怕,看到好多没头的在那里(心理作用)。我们比她大些,我们走到那里却什么都没看见,她在后面又说看到好多吓人的(心理作用)。”

土地庙旁的树不能随意砍。村民冶某说:“麻××家旁边的土地庙旁有一大一小两棵树,大的为古树,小的是野生的,两棵树把土地夹在中间。大家担心树越长越大把土地(庙)挤坏了,就找了个‘理手的师傅’(指技术厉害的师傅)来打办,先烧纸钱请示,说担心树长大弄坏了土地庙,要砍掉一根树枝,保护土地庙。请示完了才敢砍。”

在乡村社会里,除了各家各户有土地庙,一个聚落往往也会有一个总的土地庙。潘寨的水口庵旁的土地庙是全寨子的总土地庙,修建时间比较早,“文革”时期被损坏了,改革开放后才开始慢慢重建恢复。潘寨五姓的总土地庙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二月初二。会首为吴运恒、吴开柏、李敷秀、伍子配、罗秀楷、蒋禧清;碑文是一副对联,左联是“公公永远常赐福”,右联是“凄凄四季送儿孙”。碑体如图4-6所示。

(www.xing528.com)

图4-6 水口庵土地庙

潘寨这个“永镇村中碑”的土地庙看似就这么简单,描述文字总计不到五十字。但我们经过田野调查发现,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结合我们的田野调查,走进历史现场,可以探寻地方社会的建构历程。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村里发生了一件十分重大的事件,或许与立这块碑有直接关系。这一年,吴姓与罗姓发生了“械斗”。罗家娶了吴姓女子为妻,但由于这女子不守妇道,与外地木商有通奸嫌疑。罗家按照规矩于六月六“晒谱”祭祖这天要将此女子押到罗氏宗祠“扯半边猪”[11],以教育族中妇女老少,规范伦理。但这女子依仗吴姓在村落人多势众,逃到母舅家躲藏起来。罗家到吴家上门要人,吴家不但没有放人,反而把前来要人的罗家汉子打伤,引发家族之间的第一次流血械斗。为了平息这场家族之间的械斗,村落五姓“族长”聚众商议,制定规则,以安定团结地方。这一事件或许就成为潘寨五姓共立永镇村中碑的直接原因。

在这一次的潘寨“五姓会盟”中,最大的成果就是废除了聚落五姓通婚,明示以后潘寨“五姓”都按照辈分以“叔伯兄弟”相称。这样的称谓至今仍然盛行。我们在田野调查中发现,乡民相互的称呼仍是如此。而且在村中处理事务时也是以“叔伯兄弟”相待。

碑文为何列出“五姓”?在碑中罗列的“五姓”中为何吴姓有两人,其余四姓各一人?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在该村就有关“五姓入寨”历史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田野调查。我们查阅了该村落五姓的族谱得知,吴姓来潘寨最早,按照《吴氏族谱》记载,吴姓于明朝末年就进入潘寨居住,而其余四姓均在清乾隆年间进入潘寨,前后相距不过二十年。根据后来四姓的族谱记载,以及相关的传说故事来判断,这四姓有的是来这里租佃吴姓农田而慢慢地定居下来,有的是吴姓林地的外来“裁手”[12],有的是逃荒而来的。但到清朝后期,这四姓人口发展起来了,据点由过去的“点状”开始聚集为“村落”,到清光绪年间就形成了今天潘寨“五姓”的分布格局。

按照当地的观点,吴姓虽然也是外来户,但前来定居的时间最早,自然也就成为潘寨众姓的“老大”,在“有事要问大哥”的乡村社会,潘寨对吴姓是比较尊重的。况且在潘寨以外的周边社区,吴姓也是当地的大姓,就当时而言,吴姓人口处于绝对优势。这个格局估计在清朝后期就已经形成。也就是说,吴姓是社区主导的力量。因此,在这次事件中立永镇村中碑时,吴姓有两位“族长”参加,以示其地位高于其他四姓。

为何在(农历)二月初二立碑?我们经过调查发现,二月初二在当地村民的观念中有三大特点:一是“龙抬头”,二是求子日,三是土地神的诞辰。潘寨的老百姓向我们解释,“龙抬头”指的是百虫于初春开始苏醒,按照当地的俗话,就是“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所以,当地百姓希望通过祈求龙的庇佑来实现聚落平安的目的。

在潘寨,老百姓是把“龙抬头”“求子日”和“土地神诞辰”三个事项合在一起来祭拜的。合在一起,就成为向“土地神”“求子”了。这里,求子是关键。但凡想生儿子的,择吉日到村里的“水口庵”内求拜观音菩萨,一旦求子成功,必在次年观音诞辰那一天还愿,给观音菩萨上香、敬茶、添清油(茶油)等,还要给水口庵“挂彩”。

清光绪年间潘寨众姓建土地庙永镇村中碑时,其动机之一就是“凄凄四季送儿孙”。这一习俗流传至今,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凡寨中不论哪姓,只要头一年生下男丁的家庭,都要杀猪宰鸡前来祭拜。祭拜之后,则要邀请吴姓的“族长”到水口庵分食,寨中男女老少都要前去祝贺,共同分享“土地公公”给村里“带来男丁”的喜悦与快乐。共餐后,男女老少以“你问我答”的方式来歌颂土地公公,大家齐唱祝福东家,有时甚至会通宵达旦。

潘寨土地庙的祭拜,每年有两个确定的时间,即农历二月初二、八月初二,这两天是土地神的生日,必须进行祭拜。每年土地神生日当天,大家都会在土地庙上面挂上红布,因为生日时挂红,也表示“寿星挂红好兆头”的意思,所以每年的这两天水口庵旁和一些人家的土地庙都挂了红布。现在,水口庵旁的土地庙,除了土地神生日,平时每家每户有什么要求和愿望时,也会去祭拜土地庙。如生了孩子也会来祭拜水口庵旁的土地庙——无论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还有在祭拜其他神灵时,在祭祀场所附近的土地庙也会点上蜡烛、燃香。

家中的土地庙祭拜时间各有不同,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较为普遍的情况。一般人家每天都会上香祭拜土地庙,一天一次、一天两次或一天三次,根据各家传承下来的习俗而定。在比较信奉土地庙的乡村,有些人家在每月的农历初一、十五都会祭拜土地庙,还有传统节日时、开土建屋和出远门时也会祭拜土地庙。另外,也有人认为祭拜土地庙只要自己愿意,随时都可以。

潘寨民众在祭拜的时候,比较正式的祭拜会摆上十几种祭品,有猪肉、鸡、鸭、豆腐、米粑、水果、糖果、酒等。祭品是祭拜者的心意,是用来孝敬土地神的。如果遇到比较重要的事,比如求子、求学业,还需要在祭拜的时候杀一只公鸡。上香时,祭拜者一边作揖(无须下跪),一边口中念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比如“土地公请保佑我一路平安,发大财”之类的话。祭拜家中的土地庙,是早晨起来,刷了牙洗了脸,吃早饭之前祭拜。在祭拜了土地庙向土地神求愿,愿望实现之后,要再来土地庙“还愿”。还愿时的祭拜仪式和求愿时一样,只是口中所念之词不同,还愿时念的是感谢土地神保佑之类的话。在祭拜仪式结束之后,再在永兴桥举行庆祝活动,如吃喜面等。

从古至今,潘寨的土地庙祭拜习俗和仪式一直没有变过,已经成为一种传统。如民众对土地庙的崇拜和信仰并没有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改变,祭拜土地庙的时间和地点依旧如前。

对于潘寨民众来说,祭拜土地庙是一种精神寄托和团结的象征,是一种延续了上百年的传统。祭拜土地庙也体现了潘寨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祭拜土地庙时祭拜者会表达出自己的心愿。同时,祭拜土地庙的仪式是由潘寨居住的五大姓寨民集体决定的,大家齐聚一堂,这体现了五姓寨民的团结一致,有利于潘寨的团结和发展。因此,土地庙祭拜习俗在潘寨一直延续,历史悠久。

潘寨民众认为祭拜土地庙可以保平安健康和风调雨顺。土地神被看作最靠近寨民的一种神灵,可以保佑寨民的一切生活事情,特别是保佑民众一年四季的收成。在以前经济不够发达,日常生活没有保障的时候,大家会去祭拜土地神,祈求生活的顺利、家人的健康和粮食的丰收。现在,潘寨大部分民众祭拜土地庙的主要目的是寻求全家人的平安和健康。

除了以上两点,在潘寨祭拜土地庙求子的也很多。不止潘寨本地有许多人为了求子而去祭拜土地庙,甚至连外族的人也会为了求子来潘寨祭拜土地庙。那些家里面没有生儿子的人会带上祭品去祭拜土地庙。

潘寨土地庙另一个功能就是送财运。民众在祭拜土地庙时,送财运往往和保平安一起求。例如求土地神保佑在外地的家人平安、有财运。这项功能在经济不发达的时候并未如此重要,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逐渐变得重要,成为民众祭拜的主要目的之一。

当地人认为祭拜土地庙求子和求学的这两大功能不是潘寨所有土地庙都有的,主要是潘寨水口庵旁的大土地庙才有这两大功能。祭拜水口庵旁的土地庙求子,名声很大,当地人都认为它很灵验。有些人家为了生个男孩会去祭拜,在土地庙前杀鸡求子,在生了孩子之后还会还愿回拜。回拜之后还要办酒,邀请全寨子的人来家里一起吃饭。因此,一些外村的人也会慕名前来祭拜求子。第二个是求学业,有一些老人会去拜水口庵旁的大土地庙,比如在孙子高考之前,求土地神保佑孙子考一个好的大学。

由于土地庙的广泛存在,以及人们的信仰需求,土地神作为家神供奉在下坛中,人们主要是向土地神求财求平安。但是由于土地神管理一方土地,因此在当地,土地神也是作为万能神而存在。从国人对土地的崇拜可以看出,中国人具有深厚的土地情怀,《祭义》曰:“右社稷,左宗庙。”[13]就说明了这一点,左宗庙祭祀的是我们的祖先,右社稷祭祀的是土地。社,土地之神也。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自然经济使土地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强化了其依赖性。

“忍辱如地”,这是人们赋予土地的内涵,人们在土地上进行生产开发,在享受着土地恩泽的过程中也破坏着土地,但是土地一直都是忍辱负重的,所以在日常行为规范方面要做到“忍辱如地”。土地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历代改革中土地改革永远是最重要的内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人重视土地,对土地怀有感恩敬畏之情。中国人的土地情结还表现在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正是因为人们对土地的眷恋,对土地神的崇拜才如此广泛地存在于民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