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业的社会地位与作用-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

建筑业的社会地位与作用-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些年,我国建筑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大约为2.5,即每增加1元的建筑业产出,需要消耗其他部门的产出约2.5元,可使社会总产出增加约3.5元。2011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为11.77万亿元,带动其他部门的产出高达29.45万亿元,即全社会建筑业相关的总产出达到41.22万亿元。从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提高,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日渐突出。近年来我国GDP与建筑业增长率如图1-2所示,我国建筑业产值占GDP比重如图1-3所示。

建筑业的社会地位与作用-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它通过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活动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持续改善提供物质基础,是各行各业固定资产投资转化为现实生产能力和使用价值的必经环节,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劳动就业状况,直接关乎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质量。在西方发达国家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建筑业曾与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等并列为几大支柱产业。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的国民经济核算中,长期将建筑业与工业、农业、运输邮电业、商业饮食业合称为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在后来实施的国民账户体系(SNA)国民经济核算中,将建筑业与工业并列,共同构成第二产业。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要振兴建筑业”,国务院在《九十年代产业政策纲要》中明确提出:“努力加强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的发展,使它们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提到,要“促进建材建筑业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至1993年间,我国建筑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波动较大,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至1993年达到6.43%;1994~2002年,建筑业产值占GDP比重稳中略降,比重为5.43%;2003年后我国建筑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继续呈上升势态,尤其在2007年全球经济危机时,国家的“四万亿”投资将基础设施投资作为提升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建筑业增加值比重占GDP比重迅速上升,至2011年已至6.79%的高位,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点。建筑业的支柱产业地位日益显著。

建筑业为全社会各个物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提供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消耗钢材、木材水泥、玻璃、五金等50多个行业,2000多个品种、30000多种规格的产品,对国民经济许多部门具有强大的波及效应和产业关联效应,能为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促进其他产业部门更快地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起到很强的带动作用。近些年,我国建筑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大约为2.5,即每增加1元的建筑业产出,需要消耗其他部门的产出约2.5元,可使社会总产出增加约3.5元。2011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为11.77万亿元,带动其他部门的产出高达29.45万亿元,即全社会建筑业相关的总产出达到41.22万亿元。

2012年,全国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5459亿元,比2011年增长9.3%。从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提高,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日渐突出。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到2008年“四万亿”刺激政策的出台,到2011年的政策限购,再到2012年中央定调“保增长”,国内经济的低迷与恢复与建筑业的投资、开工都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GDP与建筑业增长率如图1-2所示,我国建筑业产值占GDP比重如图1-3所示。

(www.xing528.com)

图1-2 1990~2012年我国GDP与建筑业增长率

图1-3 1978~2012年我国建筑业产值占GDP比重

目前,我国超高层、大跨度房屋建筑设计及施工技术,大跨度预应力、大跨度桥梁设计及施工技术,地下工程结构施工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大型复杂成套设备安装技术等已都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较好地完成了国家重点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和城乡住宅建设的任务。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和建筑业企业改革、改制取得了明显进展,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工程建设管理不断完善,法规制度、标准体系建设成就卓越。总之,三十多年来,建筑业为城乡面貌的改善、人民居住条件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