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史前航海人刳木大航海:文明标志

史前航海人刳木大航海:文明标志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5年7月11日,复原而成的独木舟,在福建东山海域试航。我国史前海洋文化有南北两大系统,北方沿海有龙山文化,南方沿海有良渚文化。作为史前航海文化标志性的物件,一是独木舟,另一便是制造独木舟的有段石锛。沿海地区,但凡有此二物出土,便可断言其为海洋文化。独木舟残骸,跨湖桥遗址出土“刳木”,是指剖开木头,将中心挖空,是古人造独木舟的方法。

史前航海人刳木大航海:文明标志

瓯人从哪里来?“瓯居海中”,行不离舟,故当以舟言之。

远古交通,水有舟,陆有车,但舟比车要早。这与人类走出冰期,冰河解冻,洪水泛滥有关,也与海侵深入山岙,故多海湾,因而利于舟行有关,更与江河湖海的地理属性有关。舟宜于交通,《易》言之曰:“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

然,舟之缘起,或曰“古者观落叶因以为舟”,古人“见窾木浮而知为舟”,此乃学者以“格物致知”言之。或谓其发明者,则有“燧人氏以匏济水,伏羲氏始乘桴”,“匏”,即葫芦,“以匏济水”,乃以葫芦为浮具,将多个葫芦,用绳子系在腰上,以增浮力,即为腰舟;“桴”就是筏,“乘桴济河”,“并木以渡”,就是束木成筏,乘筏渡河。

若谓“筏”乃古越先民所创,那么“伏羲氏”当为古越先民之祖耶?晚明时,有古越后人,名曰“黄宗羲”,“宗羲”即此意也。然,羲皇上人,亦具神人二重性,故其存在,非一时一地所能囿,不独为古越先民之祖,实为整个华夏先民之祖。若仅以乘舟言之,不妨古越优先,若以其他,如画八卦等,则滥觞于华夏摇篮地,当以中原优先。

筏,是舟船发明以前出现的第一种水上运载工具,而舟之最原始者,为独木舟,在我国,始见于浙江萧山跨湖桥文化遗址,经考古确认,此舟,距今约八千年。

制作独木舟,用火焦法,先将整棵马尾松从中间剖开——“刳木为舟”,再确定烧烤位置和次序,其余部分,以湿泥护住,然后用火烧,待木烧得呈焦炭状后,便从外向内,逐层锛刳,终以砺石打磨,其枝杈部分,可制船桨,这也就是“剡木为楫”。

人之航行,初以筏,继以舟,舟之初,先以独木,后以木板构造。独木舟优点在于舟身独立,不易解体,但须辅以边架艇,方能远行。故当置边架于舟侧,以绳捆浮木,造边架艇,以增加其浮力和稳定性。浮木圆、扁不一,长度为舟体一半,与舟体连接,有船舷穿洞嵌入式、船舷穿孔绳索捆扎式、船舱内横杆绳索捆扎式、舷上平台结构式等。

跨湖桥遗址显示,独木舟出土时,未呈遗弃或沉没状,由桩木、枕木、垫石组成桩架结构支放,位于干涸的湖岸边,呈西南—东北向。舟体光滑,未见有斧凿锛刳的痕迹,虽然留下火焦面,但手感平滑程度表明,这是一只曾经沧海的老舟,是《山海经世界里的常客。施工现场有剖木,还有锛、砺等石器,这些似乎都在告诉我们:此舟,正在维修。修缮中的独木舟,即为“独木舟+边架艇”,舟旁木料,长短正好做边架艇用,舟体维修部分,恰好在侧舷处。也许旧边架艇坏了,要更新,或为老式独木舟,要加装新边架。边架艇,增加了独木舟的稳定性,若要航海,还有个动力问题要解决,光靠人力不行,还要有风帆,借风力,求得“一帆风顺”,果然,修复现场发现了竹席残片,或为船帆遗物。

稳定性和动力问题解决了,就能确认其“海船”身份。但最好的方式,还是以古法复制,使之还原,放舟入海,用实验考古学的方法,试以航行,有人就这么做了。

该舟出土时,就已残了,故应尽量以古法还原,用以复制的工具和材料,一如遗址内所呈现的遗物。还原的过程,历时一年半,不知其进度比当年的跨湖桥人如何。复制了两种舟体,分别为单体式独木舟和加装了单边架的边架艇式复合型独木舟。2015年7月11日,复原而成的独木舟,在福建东山海域试航。航行结果表明,单边架的边架艇式复合型独木舟的稳定性正常,在风浪中,行驶平稳,横摇幅度可控,基本上不会侧翻倾覆。

可惜的是,那次试航,未能按照跨湖桥人当年的航海路线航行。

据钱塘江与杭州湾海岸变迁图所示,约五千年前,萧山、绍兴余姚一线,都在杭州湾南岸。这只史前独木舟,顺着南岸自西往东游弋,从萧山到舟山,从钱塘江口到杭州湾口,从湘湖的跨湖桥头到姚江的河姆渡头……于是,我们从河姆渡遗址里看到了一件独木舟残骸和六支木桨,还有一只半月形、两头尖、呈梭状的“夹炭黑陶舟”。舟骸中间被挖空,断面呈弧状,一端收敛成尖圆形。六支木浆,柄叶雕花,做工讲究。可见河姆渡人不但把船当作交通和渔猎的工具,而且作为文化载体,表达审美意识,呈现文明样式。

而良渚文化中,则发现了距今约五千年的最长、最完整的史前独木舟。此舟,出土于茅山遗址南部一条北窄南宽的喇叭口状的古河道中,稍微有些残缺,形状基本完整,头尖尾方,长约7.35米、宽约0.45米、深约0.23米,船沿厚约0.02米,由整段巨木凿成。除了独木舟,良渚人还有筏和舫。筏且不言,舫为两条或三条以上的独木舟相连,用木横梁连接固定而成的多船体并列形式,其特点为稳定性强、载重量大,能够适应海上风浪。百越先民“以船为家,以楫为马”,其缘起就在约八千年前的跨湖桥人以及约七千年前的河姆渡人,其普及则在约五千年前的良渚人,他们就是“不能一日而废舟楫之用”的百越先民的远祖。

我国史前海洋文化有南北两大系统,北方沿海有龙山文化,南方沿海有良渚文化。龙山文化跨越渤海至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良渚文化则以马家浜、河姆渡为母系,形成覆盖现浙、闽、粤等地的百越文化,代表了长江下游海洋文化的起源,留下了更多航海活动的遗址遗迹。走东洋,下西洋,并非后来才有的盛事,事实证明,后世大帆船行之所至,河姆渡人驾独木舟或也能到。作为史前航海文化标志性的物件,一是独木舟,另一便是制造独木舟的有段石锛。沿海地区,但凡有此二物出土,便可断言其为海洋文化。(www.xing528.com)

有段石锛,是一种复合工具,是背部带有段脊的锛状石器,“段”上可用绳捆骨木之柄用以砍削,河姆渡人以之“刳木为舟”。其形制,于河姆渡遗址四个文化层里呈现出相应的序列化样式,始为隆脊,继之弧背,再为斜脊,终于台阶式,进入良渚时期。

以河姆渡为源头,有段石锛还随着河姆渡人的航海而海漂,不仅从浙江漂到台湾,还从日本群岛漂向遥远的太平洋岛屿。有人认为,这是河姆渡文化通过赤道逆流漂航,向海外扩散。《山海经》里“瓯居海中”“闽在海中”之瓯、闽先民,或为河姆渡文化扩散而来。导致河姆渡人扩散的主要原因,都说是海侵,对于一个航海民族而言,适度的海侵,如果是渐变,历数千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步到来,反而有利于促进海洋文明的生长。

独木舟残骸,跨湖桥遗址出土

“刳木”,是指剖开木头,将中心挖空,是古人造独木舟的方法。跨湖桥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位于浙江萧山湘湖村,其中出土了一件独木舟。据碳-14测年,跨湖桥遗址距今约八千年至七千年,与北方辽西阜新查海以及赤峰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年代相近。查海遗址出土有石块堆塑巨龙,而兴隆洼遗址也有最早的玉玦出土。江南的跨湖桥遗址,出土遗物除稻谷与各种陶器外,最具特色的是约七千五百年前的独木舟,是目前中国范围所发掘考古遗址中最早的独木舟。在接踵而来的河姆渡文化遗址里,又出土了一些制作独木舟的工具,如石锛等。

河姆渡遗址发掘出118件石锛,早期的形体均较长和厚实,仅刃部磨制锋利,后期器形规整,有长条和宽扁两种,精磨较多,主要用于木材精加工。此外,河姆渡遗址还有大量的石斧、石凿出土,基本为木材加工工具

石斧,浙江杭州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河姆渡文化一、二期,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藏

石锛,浙江杭州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河姆渡文化三期,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藏

穿孔斧,浙江杭州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河姆渡文化四期,浙江省博物馆

石凿,浙江杭州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河姆渡文化三期,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藏

石锛之木柄,浙江杭州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河姆渡文化一期

石锛之鹿角柄,浙江杭州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河姆渡文化一期

桨,残长62.0厘米,柄宽3.5厘米,桨叶长27.8厘米,厚2.0厘米,浙江杭州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河姆渡文化一期

鱼鳔,长8.6厘米,浙江杭州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河姆渡文化一期,浙江省博物馆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