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命所归:曹魏代汉的天命力量

天命所归:曹魏代汉的天命力量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终结乱世归根结底得用武力,却也要重视天命人心的归属。曹操以武力平定中原,道教中的“黄天”“黄德”归属于曹操,实际上是曹操在现实政治中实力的体现。曹操的高明之处在于特别善于利用和控制道教为自己宣扬“天命”,收拢人心。曹魏建国牢牢掌握控制了汉家“天命”,利用了汉末渴望“黄家”的宗教氛围,通过道教的一番鼓吹,把“黄德”这一虚无缥缈的观念转化为赢得人心、夺取政权的关键,实现了魏国代汉。

天命所归:曹魏代汉的天命力量

终结乱世归根结底得用武力,却也要重视天命人心的归属。

曹操以武力平定中原道教中的“黄天”“黄德”归属于曹操,实际上是曹操在现实政治中实力的体现。曹操的高明之处在于特别善于利用和控制道教为自己宣扬“天命”,收拢人心。汉末道教形成了以“东三张”(张角张宝、张梁)为领袖的太平道教团和以“西三张”(张道陵、张衡、张鲁)为领袖的天师道政教合一政权。伴随着青州黄巾军被收编和张鲁率教民归降,道教东西两支教团势力已经同归曹操麾下。

除东西教团外,道教还有若干方士,或是“游于太学”,干预政治,或是散布民间,“妖言惑众”。曹操在削平群雄的过程中,每攻下一地,即网罗人才,尤其是在平定袁绍后大规模召集各地方士到邺城[1],一方面采纳其方术养生,一方面规范、引导他们为曹氏天命鼓吹。至此,曹操已经掌握了汉末代表“天命”的两种四派势力:奉旧“天命”的汉家天子和预示新天命的黄巾军、天师道、术士三派势力。

曹操去世前,有部下主张其称帝,被曹操断然拒绝。在曹操的构想中,要等待时机,“遵舜、禹之轨”实现禅让,使汉“赤德”生“黄(土)德”的德运逻辑成为魏国代汉的政治现实。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曹氏的“天命”相应转移到曹丕身上。延康元年(220年)十月,[2]汉献帝禅位于魏王曹丕,曹丕称皇帝,定都洛阳,建元“黄初”,正意味着曹魏作为得“土德”之运的“黄家”,继“天命”正统而立国。

曹魏建国牢牢掌握控制了汉家“天命”,利用了汉末渴望“黄家”的宗教氛围,通过道教的一番鼓吹,把“黄德”这一虚无缥缈的观念转化为赢得人心、夺取政权的关键,实现了魏国代汉。刘备于曹丕受禅后标榜“黄气”“黄龙”等祥瑞称帝,亦是“黄德”,奈何晚矣,更与蜀汉兴复汉室的战略相矛盾;而孙吴先后建元“黄武”“黄龙”也有类似考量,却也是东施效颦,三国归一的命运已经注定。

【编者按】

曹操巧妙地利用黄老道宗教思想,为自己笼络住了一批下层百姓和道教方士。这种自下而上地争取民心的方法,与他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手段,自上而下掌控帝国士族之心的方法相配合,为曹魏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故而在“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方面,曹操的表现丝毫不次于刘备和孙氏父子。这其中有一个非常鲜明的对比,那就是:青州兵和张鲁的黄老道势力誓死追随曹操,而江东的黄老道代表于吉却惨遭孙策的屠戮。孙策为何要这么做?难道孙策不知道人心的重要吗?下篇文章将揭示江东孙氏家族与曹操不同的争取人心之路。

参考文献

史料:

[晋]陈寿:《三国志》。

专著:

1.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www.xing528.com)

2. 郭沫若翦伯赞等:《曹操论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年。

3. 吕思勉:《三国史话》,中华书局,2009年。

4.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2004年。

5. 王仲荦:《曹操》,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

6.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1985年。

7. [英]崔瑞德、[英]鲁唯一等:《剑桥中国秦汉史》,杨品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论文

1. 姜生:《原始道教之兴起与两汉社会秩序》,《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2. 姜生:《曹操与原始道教》,《历史研究》,2011年第1期。

3. 熊德基:《〈太平经〉的作者和思想及其与黄巾和天师道的关系》,《历史研究》,1962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