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武汉大学校史:撤复建事迹概述

武汉大学校史:撤复建事迹概述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69年11月10日在崇阳宣布被撤销,学生就地“毕业分配”,职工就地“遣散”。撤销时,全院教职工1056人,其中教师434人,讲师以上84人。武汉测绘学院撤销后,学校设留守组负责处理善后工作。1973年8月,湖北省革委会决定成立武汉测绘学院重建领导小组。1974年底,共有712人返校,其中教师249人。1980年9月1日,经湖北省委组织部批准,武汉测绘学院临时党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张益堂任纪委书记,戴丕凯任副书记。

武汉大学校史:撤复建事迹概述

1.学校撤销

正当一批创业先驱为武汉测绘学院的发展,为我国测绘事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呕心沥血之时,“文化大革命”席卷神州大地,武汉测绘学院成为教育战线的“特重灾区”之一,几派组织集聚学校,形势极为混乱。1967年10月,周恩来总理亲临学校大操场,接见武汉测绘学院及附近几所高校的师生员工。

1969年1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总参测绘局和国家测绘总局合并,国家测绘总局合并后撤销的通知》。根据这一通知,国家测绘总局及所属各分局、内外业队、测绘科学研究所和武汉测绘学院相继被撤销。武汉测绘学院先是被“疏散”到湖北省崇阳县白霓镇。1969年11月10日在崇阳宣布被撤销,学生就地“毕业分配”,职工就地“遣散”。

1970年10月,军、工宣队进驻原武汉测绘学院,并向全校宣布撤销武汉测绘学院的决定,院内物资设备、房屋建筑等全部移交1970年重新组建的解放军测绘学校和总参测绘科学研究所。当时移交的主要设备价值计为880万元,历年使用的基建经费为1013万余元,建成各类用房101000余平方米,拥有图书26万余册等等。撤销时,全院教职工1056人,其中教师434人,讲师以上84人。撤销后,157人下放洪湖农村劳动,12人进沙洋“五七”干校,少数人回原籍,其余分到了武汉地区的27个单位,专业教师大部分改行。武汉测绘学院撤销后,学校设留守组负责处理善后工作。

至此,1956年集中全国民用高等测绘专业人力物力创建、经过十年艰辛创业、在国际测绘学科界已显优势、全国唯一的培养民用高级测绘人才的武汉测绘学院已经完全撤销。武汉测绘学院的撤销,是我国测绘事业的重大损失。

首先,它使得一支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高水平测绘专业队伍受到打击。武汉测绘学院撤销后,绝大部分师生被迫改行,夏坚白、王之卓、李庆海、崔希璋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顶尖专家离开了钟爱的测绘事业,造成了人才的极大浪费。

其次,它使得我国测绘科学研究的良好发展势头受到遏止。武汉测绘学院创办后,学校组织编写教材123部,开展科研项目404项,一些国家重要科研项目已达到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学校撤销,使我国测绘科学研究的良好势头戛然中断,我国测绘科技与世界的差距再次扩大。

最后,它使得我国民用高级测绘人才的培养出现断层。武汉测绘学院撤销前,共培养本科毕业生6700名,是新中国成立前同济大学测量本科毕业生的77倍,他们大都成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学校的撤销,中断了这一进程,其损失无法估计。撤销武汉测绘学院,还直接导致学校人力、物力和财产的重大损失,我国测绘学科的国际声望也受到损害,这是测绘学科的悲剧、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悲剧。

2.恢复重建

学校撤销后,以夏坚白、王之卓、纪增觉等为代表的广大有识之士,利用各种机会,呼吁重建武汉测绘学院。1973年3月6日,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央作了调整测绘部门体制问题的批示。5月23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调整测绘部门体制的通知》(国发[1973]62号),重建国家测绘总局和测绘科学研究所,其中第七条为“重建武汉测绘学院”。规定重建后的武测“实行湖北省和国家测绘总局双重领导,其筹建工作由湖北省负责”。

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从1966年开始停止招生达8年之久的武汉测绘学院终于得以恢复重建。

1973年8月,湖北省革委会决定成立武汉测绘学院重建领导小组。小组由方俊夫、纪增觉、张益堂、蒋浩、杨宏毅5人组成,方俊夫为组长,纪增觉为副组长。9月,方俊夫、纪增觉、张益堂出席国家测绘总局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测绘工作会议,汇报了重建武汉测绘学院的初步设想:准备设置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大地测量、地图制图、测量仪器制造、无线电技术、计算技术等7个专业,争取1974年先在部分专业招生。

1973年,成立接收工作小组,开始从部队接收原武汉测绘学院的房屋、设备和图书等。与此同时,中共湖北省委通知原武汉测绘学院教职工回校。到1974年7月,学校共接受各类房屋建设面积53900平方米,约占原总建筑面积的51%。同时接收原总仪器设备的41.2%和约20万册图书资料。1974年底,共有712人返校,其中教师249人。

1974年9月16日,经中共湖北省委批准,中共武汉测绘学院临时委员会成立,方俊夫任书记,纪增觉、张益堂任副书记,委员共11人。10月,招收第一批工农兵学员329人。1975年,中共湖北省委决定方俊夫任武汉测绘学院革委会主任,纪增觉、张益堂、陆济民、曾余任革委会副主任(曾余因病未到校)。为加强学生工作,成立院共青团临时委员会,张世汶任临时团委书记

1976年7月,由部队占用的全部校舍交回武汉测绘学院,学校的恢复重建基本完成。(www.xing528.com)

1974—1976年,武汉测绘学院共招收了三届工农兵学员941人,其中1974年329人、1975年207人、1976年405人。

根据国家地震局的委托,1975年学校在大地测量专业内开办地震班。8月,将测量仪器制造系分为光学测绘仪器系和电子测绘仪器系。随后,又将测量仪器制造专业改名为光学测绘仪器专业,无线电技术专业改名为电子测绘仪器专业,天文大地测量专业改名为大地测量专业。学校科学研究和对外学术交流开始重新起步。

3.改革调整

1976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武汉测绘学院进入恢复、调整时期,学校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恢复教师职称职务评聘工作,同时对教学组织机构进行了一些调整。1978年,武汉测绘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同年,招收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本科生439人。1978年3月,武汉测绘学院两项科研成果——“波带板激光准直系统”和“测绘专用台式电子计算机”获“全国科技大会奖”。5月,学校开始选派老师出国进修。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学校系统清理了历次政治运动中的冤假错案,为“文化大革命”中含冤离世的叶雪安、顾葆康、周汶源等10位同志平反昭雪,对1957年反右斗争中被错划为右派的106人摘帽并落实政策。

1980年9月1日,经湖北省委组织部批准,武汉测绘学院临时党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张益堂任纪委书记,戴丕凯任副书记。10月18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任命方俊夫为武汉测绘学院临时党委书记,纪增觉、张益堂、戴丕凯为临时党委副书记,纪增觉任武汉测绘学院院长,王之卓、陆济民、吴时光任副院长。

1979年12月25日,武汉测绘学院成立院学术委员会,纪增觉为主任委员,王之卓、戴丕凯、李庆海为副主任委员,共有25名委员。1980年11月,学院副院长王之卓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1981年10月,武汉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大地测量2个专业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同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武汉测绘学院成为我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王之卓、李庆海、崔希璋为博士研究生导师,航空摄影测量、大地测量2个专业为博士点,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大地测量、地图制图、光学仪器5个专业为硕士点。1982年3月,武汉测绘学院成立学位评定委员会,首次开展学位评定与授予工作。当年,学校授予13名毕业研究生硕士学位,853名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1983年9月,武汉测绘学院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这是建校以来学校第一次招收博士研究生。

1980年,武汉测绘学院重新设立了函授部。当年底,招收测量平差、控制测量、普通地图编制3门课程的单科函授生112名。同年9月,受国家测绘局委托,武汉测绘学院举办了第一期测绘领导干部学习班,全国测绘系统局、处级干部共29人参加了为期半年的学习。到1983年,学校共举办此类培训班41期,培训各类学员2013人,有力地支持了全国测绘系统干部队伍建设。1983年,学校恢复函授本科招生,面向全国招收大地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工程测量、地图制图等4个专业的本科函授生,学制五年半。1984年开始招收上述专业函授专科生,学制三年半。为帮助测绘技术人员更新知识、提高技能,从1975年开始,重建后的武汉测绘学院即按照国家测绘总局要示,大量举办各种短期培训班。1983年,学校在地图制图专业增设印刷工艺班。

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武汉测绘学院增设印刷技术本科专业,航空摄影测量专业发展为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光学测绘仪器系更名为光学仪器系。同时,增设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外业)、光学仪器检修、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等4个两年制专科专业,并将政治理论教研室扩充为政治理论课部。至此,武汉测绘学院的办学层次更加丰富,办学形式更加多样,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雏形基本形成。

1980年武汉测绘学院开展教师职称聘任工作,共有8人晋升为教授,20人晋升为副教授,117名助教晋升为讲师。1981年至1983年,为补充师资、解决因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师资力量青黄不接的问题,武汉测绘学院单独或与其他高校合作,举办了7个高校师资特种培训班,共培养物理数学力学、无线电技术、计算技术、政治教师143人。1982年9月起,学校举办了中青年教工外语学习班,聘请外籍教师任教。1982年6月,学校有3人晋升为教授,16名讲师晋升为副教授,43名助教晋升为讲师。1983年下半年,有28名助教晋升为讲师,1人晋升为教授,8人晋升为副教授。1985年初,学校共有教职员工1458人,其中教师449人。教师队伍中,有7人相继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他们是王之卓、李庆海、周忠谟、陈永奇、李德仁、张正禄、黄幼才。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得到优化,初步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梯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武汉测绘学院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教学科研上来,一大批教师倾心投身教学科研,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成绩,为今后学校的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1978年,王之卓开始系统总结自己从事测绘教学科研45年的心得,编著《摄影测量原理》。1979年《摄影测量原理》初版,在国际测量学界引起轰动。1982年,该书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此后,该书相继获得全国优秀测绘教材一等奖和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王之卓教授的《摄影测量原理》和随后编著出版的《摄影测量原理续编》、《摄影测量原理(含遥感)》(英文版)代表当时我国摄影测量和遥感的最高理论水平,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被国内外众多高校选作专业教材。同期,李庆海教授的《概率统计原理在测量中的应用》、《卫星大地测量原理》,崔希璋的《测量平差基础》,崔希璋、陶本藻的《矩阵在测量中的应用》,陶本藻、刘大杰的《平差、滤波与配置》、《广义测量平差》等教材和专著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

科学研究方面,这一阶段学校在全数化自动测图系统、卫星多普勒定位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近景摄影测量、激光应用与精密工程测量、形变测量、区域网平差、现代大地测量技术、计算机软件开发、南极测绘、专题地图编制等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科自身的发展和测绘行业的技术进步。

1979年学校对外交往和学术交流重新起步,学校充分利用改革开放的有利时机,有的放矢地选派一批专家学者赴欧、美、日、澳大利亚等测绘科技教育事业发达的国家访问考察,逐步与五大洲的4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联系。

1979—1986年,学校先后向14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大学、研究机构及生产单位选派教师和研究生92人次出国进修、留学、讲学,其中30人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其间,学校派出进修留学的人员先后有40余人学成归国,其中5人获得博士学位。他们中部分教师迅速成长为学校教学科研中的骨干,有些还成为学校各级领导或学术带头人。1979年至1986年,武汉测绘学院先后选派60余人次前往五大洲19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一些教师开始在国际测绘学界崭露头角,部分教师开始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1979年至1986年,学校共邀请国际著名学者104人次来校讲学,比较系统地介绍20世纪70—80年代世界测绘、光学、电子计算机等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同期,学校先后聘请来自7个国家的23名外籍教师来校工作,接待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名专家学者及其家属来校访问。在国际测绘学界,武汉测绘学院的影响不断扩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