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类管理类联考·海滨逻辑-精选真题解析

经济类管理类联考·海滨逻辑-精选真题解析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从编题者的角度可能是默认了“比例相同”,故B选项应为考试的答案。A.过去漓江的江面比现在高B.只有漓江的岩洞中才有地下河流C.漓江的岩洞中大都有地下河流D.上述岩洞内的地下河流是在石笋形成前出现的E.上述岩洞内地下河流的水比过去深 此题为反向归纳题型。

经济类管理类联考·海滨逻辑-精选真题解析

1.正向归纳题型

例3-76 (2010-10-28)大气和云层既可以折射也可以吸收部分太阳光,约有一半射向地球的太阳能被地球表面的土地和水面吸收,这一热能值十分巨大。由此可以得出:地球将会逐渐升温以致融化。然而,幸亏有一个可以抵消此作用的因素,即

以下哪项作为上述的后续最为恰当?

A.地球发散到外空的热能值与其吸收的热能值相近

B.通过季风与洋流,地球赤道的热向两极方向扩散

C.在日食期间,由于月球的阻挡,照射到地球的太阳光线明显减少

D.地球核心因为热能积聚而一直呈熔岩状态

E.由于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地球的温室效应引人关注

解析 此题为正向归纳题型。题干信息:有一个作用可以抵消地表吸收阳光的热量正确选项为A选项,散发的热量与吸收的热量平衡,故地球温度可以保持不变,故A选项是题干可以合理推出的一个选项。

【正确答案为A】

例3-77 (2010-10-33)某社会学家认为:每个企业都力图降低生产成本,以便增加企业的利润。但不是所有降低生产成本的努力都对企业有利,如有的企业减少对职工社会保险的购买,暂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但从长远来看是得不偿失,这会对职工的利益造成损害,减少职工的归属感,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

以下哪项最能准确表示上述社会学家陈述的结论?

A.如果一项措施能够提高企业的利润,但不能提高职工的福利,此项措施是不值得提倡的

B.企业采取降低成本的某些措施对企业的发展不一定总是有益的

C.只有当企业职工和企业家的利益一致时,企业采取的措施才是对企业发展有益的

D.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努力需要从企业整体利益的角度进行综合考虑

E.减少对职工社保的购买会损害职工的切身利益,对企业也没有好处

解析 此题为正向归纳题型。题干推理:降低成本→员工缺乏归属感→影响企业效率正确选项为B选项,说明降低成本的结果可能是降低企业效率,反而不利于企业,B选项是题干直接归纳出的结论。而D选项说的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对的道理,但是与题干中的推理无关,题干一系列的间接因果的推理过程,试图说明的是“降低成本的努力从长远看有时得不偿失”。

【正确答案为B】

例3-78 (2010-10-34)X先生一直被誉为19世纪西方世界文学大师,但是,他从前辈文学巨匠得到的受益却被评论家们忽略了。此外,X先生从未写出真正的不朽巨著,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无论在风格上还是表达上均有较大的缺陷。

从上述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结论?

A.X先生在文坛成名后,没有承认曾受惠于他的前辈

B.当代的评论家们开始重新评论X先生的作品

C.X先生的作品基本上是仿效前辈,缺乏创新

D.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历来是充满争议的

E.X先生对西方文学发展的贡献被过分夸大了

解析 此题为正向归纳题型。题干信息:先说一直被誉为文学大师而后说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可以判断出X先生有些名不副实,故E选项正确。

【正确答案为E】

例3-79 (2010-10-35)一项研究发现:吸食毒品(如摇头丸)的女孩比没有这种行为的女孩患忧郁症的可能性高出2~3倍;酗酒的男孩比不喝酒的男孩患忧郁症的可能性高出5倍。另外,忧郁会使没有不良行为的孩子减少犯错误的冲动,却会让有过上述不良行为的孩子更加行为出格。

如果上述判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行为出格的孩子容易忧郁,进而加重他们的出格行为

B.酗酒的男孩比食用摇头丸的女孩患忧郁症的可能性高

C.忧郁会让人失去生活的乐趣并导致行为出格

D.没有坏习惯的孩子大多是家庭和谐快乐的

E.患有忧郁症的孩子都伴随有不良的行为出格

解析 此题为正向归纳题型。根据题干信息,B选项其实并不正确,数据上无法作出此判断。例如,酗酒男孩5%的人忧郁,而不酗酒的男孩1%的人忧郁;同时,吸毒的女生9%的忧郁,而不吸毒的女生3%的忧郁。显然,9%大于5%,B选项描述的情况并不正确。这是因为,不知道不吸毒的女生忧郁比例是否与不酗酒的男生忧郁比例相同。如果相同,B选项的推理合理;如果不同,则无法判断。但是,从编题者的角度可能是默认了“比例相同”,故B选项应为考试的答案。

A选项不对,行为出格的孩子是否容易忧郁,从题干的描述中是无法推断出来的。C选项说法不正确,因为题干中说忧郁会使没有不良行为的孩子减少犯错的冲动。D选项是否正确无法判断,因为题干中根本没有提到过有关家庭和谐快乐的内容,无法判断其与忧郁的关系。E选项不正确,因为题干中说到“忧郁会使没有不良行为的孩子减少犯错的冲动”,并不是都会出格。

【正确答案为B】

例3-80 (2010-10-52)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对某些事情怀有消极态度时,如果通过画面将这些事情与他们喜欢的事情联系起来,人们对这些事情的态度可能就会由消极变为积极。因此,广告设计者应该。

以下哪项能最合乎逻辑地完成上述陈述?

A.在其广告里面使用很少的文字内容,呈现更多的画面元素

B.通过画面对宣传的产品进行夸张,设法让人们对其产生好感

C.把他们的广告在电视上发布而不是刊登在杂志上

D.通过画面将广告产品的优点与竞争对手产品的缺点进行对比

E.在广告中适当插入被大部分目标顾客喜欢的图片

解析 此题为正向归纳题型。题干信息:通过与他们喜爱的事物联系起来→人们的态度可以变得积极E选项说明在广告中插入目标顾客喜欢的图片,这样那些态度消极的目标顾客可以变得积极,提高广告的效果。

【正确答案为E】

2.反向归纳题型

例3-81 (2006-1-29)在桂林漓江一些有地下河流的岩洞中,有许多露出河流水面的石笋。这些石笋是由水滴长年滴落在山石表面而逐渐积累的矿物质形成的。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

A.过去漓江的江面比现在高

B.只有漓江的岩洞中才有地下河流

C.漓江的岩洞中大都有地下河流

D.上述岩洞内的地下河流是在石笋形成前出现的

E.上述岩洞内地下河流的水比过去深

解析 此题为反向归纳题型。题干的推理主线:水滴滴落在山石表面逐渐积累的矿物质→有许多露出河流水面的石笋。已知题干的推理是成立的,毋庸置疑的,那么由于水滴落在水面是无法形成石笋的,故我们看到的许多露出河流水面的石笋一定是在“水面没过石笋根部之前形成的”,因此,可以推知河流现在的水位一定比石笋形成时的水位高,故正确答案为E选项。

【正确答案为E】

例3-82 (2002-10-11)目前全球的粮食年产量比满足全球人口的最低粮食需求略高。因此,那种认为未来会因粮食短缺而引发饥饿危机的预言,是危言耸听的。饥饿危机总是源于分配而不是生产。

以下各项关于全球粮食需求的断定,哪项最符合题干?

A.将来不会有粮食短缺

B.将来不会有饥饿危机

C.将来不会有粮食分配不公

D.将来粮食年产量不低于目前

E.全球人口的最低粮食需求基本保持不变

解析 此题为反向归纳题型。题干的推理主线:目前全球粮食产量比满足全球人口的最低粮食需求要高→未来不会因粮食短缺而引发饥饿危机饥饿源于分配要使题干推理成立必须隐含的假设是“未来粮食产量仍然能够满足全球人口的最低粮食需求量”,已知题干的推理是成立的,毋庸置疑的,所以可以反向推出这个隐含假设一定已经成立了,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正确答案为D】

例3-83 (2002-1-59)W病毒是一种严重危害谷物生长的病毒,每年要造成谷物的大量减产。病毒分为三种:W1、W2、W3科学家们发现,把一种从W1中提取的基因,植入易受感染的谷物基因中,可以使该谷物产生对W1抗体,这样处理的谷物会在W2和W3中同时产生对其中一种病毒的抗体,但严重减弱对另一种病毒的抵抗力。科学家证实,这种方法能大大减少谷物因病毒危害造成的损失。

从上述断定最可能得出以下哪项结论?

A.在三种W病毒中,不存在一种病毒,其对谷物的危害性,比其余两种病毒的危害性加在一起还大

B.在W2和W3两种病毒中,不存在一种病毒,其对谷物的危害性,比其余两种W病毒的危害性加在一起还大

C.W1对谷物的危害性,比W2和W3的危害性加在一起还大

D.W2和W3对谷物具有相同的危害性

E.W2和W3对谷物具有不同的危害性

解析 此题为反向归纳题型。题干的推理主线:W1产生抗体同时在W2和W3中对一个有利对另一个有害→大大减少病毒危害损失已知题干的推理是成立的,毋庸置疑的,要求反向推出使推理成立所需的一些条件。显然“W2和W3中不存在一种病毒,其对谷物的危害性,比其余两种W病毒的危害性加在一起还大”是题干推理成立所必需的假设。否则,有某一个病毒,危害大于另两个带来的好处,那么大大减少病毒危害损失的结论就一定不成立了,故正确选项为B选项。

【正确答案为B】

例3-84 (2001-10-62)在试飞新设计的超轻型飞机时,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似乎比新手碰到更多的麻烦。有经验的飞行员已经习惯了驾驶重型飞机,当他们驾驶超轻型飞机时,总是会忘记驾驶要则的提示而忽视风速的影响。

以下哪项作为题干蕴涵的结论最为恰当?

A.重型飞机比超轻型飞机在风中更易于驾驶

B.超轻型飞机的安全性不如重型飞机

C.风速对重型飞机的飞行不会产生影响

D.飞行员新手在驾驶重型飞机时不会忽视风速的影响

E.新飞行员比老飞行员对超轻型飞机更为熟悉

解析 此题为反向归纳题型。题干的推理主线:有经验的飞行员已经习惯了驾驶重型飞机→驾驶超轻型飞机时总是忽略风速的影响已知题干的推理是成立的,毋庸置疑的,要求反向推出使推理成立所需的某些条件。A选项可以解释这个因果推理,所以A选项是题干推理成立所必需的条件,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正确答案为A】(www.xing528.com)

例3-85 (2001-1-48)在各种动物中,只有人的发育过程包括了一段青春期,即由性器官逐步发育到完全成熟的一段相对较长的时期。至于各个人种的原始人类,当然现在只能通过化石才能确认和研究他们的曾经存在,是否也像人类一样有青春期这一点则难以得知,因为

以下哪项作为上文的后继最为恰当?

A.关于原始人类的化石,虽然越来越多地被发现,但对于我们完全地了解自己的祖先总是不够的

B.对动物的性器官由发育到成熟的测定,必须基于对同一个体在不同年龄段的测定

C.对于异种动物,甚至对于同种动物中的不同个体,性器官由发育到成熟所需的时间是不同的

D.已灭绝的原始人的完整骨架化石是极其稀少的

E.无法排除原始人类像其他动物一样,性器官无须逐渐发育而迅速成熟以完成繁衍

解析 此题为反向归纳题型。题干的推理主线:原始人类只能通过化石才能确认和研究他们曾经存在→是否有青春期难以得知已知题干的推理是成立的,毋庸置疑的,要求反推出使推理成立所需的某些条件。我们发现B选项可以解释这个因果推理,即化石无法体现同一个体的不同年龄段情况,只能体现某一时刻的情况,故B选项是正确选项。

【正确答案为B】

3.意图推断题型

例3-86 (2004-10-28)人们已经认识到,除了人以外,一些高级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能改变环境以利于自己的生存。其实,这种特性很普遍。例如,一些低级浮游生物会产生一种气体,这种气体在大气层中转化为硫酸盐颗粒,这些颗粒使水蒸气浓缩而形成云。事实上,海洋上空的云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种颗粒。较厚的云层意味着较多的阳光被遮挡,意味着地球吸收较少的热量。因此,这些浮游生物使得地球变得凉爽,而这有利于它们的生存,当然也有利于人类。

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概括了上述议论的主题?

A.为了改变地球的温室效应,人类应当保护浮游生物

B.并非只有高级生物才能改变环境以利于自己的生存

C.一些浮游生物通过改变环境以利于自己的生存,同时也造福于人类

D.海洋上空云层形成的规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海洋中浮游生物的数量

E.低级生物以对其他种类的生物无害的方式改变环境,而高级生物则往往相反

解析 此题为意图推断题型,在题干的叙述中,首先说一些高级生物能够改变环境以利于自己的生存,紧接着又说“这种特性很普遍”,然后举例说“一些低级浮游生物也改变环境以利于自己的生存”。因此,可以判断题干最终想要表达的主题是“并非只有高级生物才能改变环境以利于自己的生存”,一些低级浮游生物也可以,故正确选项为B选项。

【正确答案为B】

例3-87 (2002-1-49)张教授:智人是一种早期人种。最近在百万年前的智人遗址发现了烧焦的羚羊骨头碎片的化石。这说明人类在自己进化的早期就已经知道用火来烧肉了。

研究员:但是在同样的地方也同时发现了被烧焦的智人骨头碎片的化石。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李研究员所要说明的?

A.百万年前森林大火的发生概率要远高于现代

B.百万年前的智人不可能掌握取火用火的技能

C.上述被发现的智人骨头不是被人控制的火烧焦的

D.羚羊并不是智人所喜欢的食物

E.研究智人的正确依据,是考古学的发现,而不是后人的推测

解析 此题为意图推断题型。张教授的因果推理主线:早期已经知道用火来烧肉→遗址中发现烧焦的羚羊骨头。李研究员的反驳是:也发现了烧焦的智人骨头碎片的化石。显然,李研究员采用的是归谬削弱的方法削弱张教授的因果推理,其归谬的理由是“智人不可能用火烧智人来吃”,即智人不可能同类相食,所以烧焦的羚羊骨头和智人骨头都是由非人控制火所导致的,故C选项是李研究员所要说明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正确答案为C】

例3-88 (2001-1-53)赞扬一个历史学家对于具体历史事件阐述的准确性,就如同是在赞扬一个建筑师在完成一项宏伟建筑物时使用了合格的水泥、钢筋和砖瓦,而不是赞扬一个建筑材料供应商提供了合格的水泥、钢筋和砖瓦。

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概括了题干所要表达的意思?

A.合格的建筑材料对于完成一项宏伟的建筑是不可缺少的

B.准确地把握具体的历史事件,对于科学地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不可缺少的

C.建筑材料供应商和建筑师不同,他的任务仅是提供合格的建筑材料

D.就如同一个建筑师一样,一个历史学家的成就,不可能脱离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

E.一个历史学家必须准确地阐述具体的历史事件,但这并不是他的主要任务

解析 此题为意图推断题型,题干中“赞扬历史学家对具体历史事件阐述的准确性,就如同赞扬一个建筑师在完成一项宏伟建筑物时使用了合格的材料”,这句话体现了“赞扬历史学家对具体历史事件阐述的准确性”赞扬错了,类似于“赞扬建筑师使用了合格的材料”,而不是赞扬“建筑材料供应商提供合格的材料”,显然,使用合格的材料是建筑师必须做的,但他的主要贡献不在于使用了合格的材料,而在于他的设计。故E选项较为准确地表达了类比推理的意图。

【正确答案为E】

4.综合归纳题型

例3-89 (2005-1-33)人应对自己的正常行为负责,这种负责甚至包括因行为触犯法律而承受制裁。但是,人不应该对自己不可控制的行为负责。

以下哪项结论能从上述断定推出?

Ⅰ.人的有些正常行为会导致触犯法律。

Ⅱ.人对自己的正常行为有控制力。

Ⅲ.不可控制的行为不可能触犯法律。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Ⅰ和Ⅱ E.Ⅰ、Ⅱ和Ⅲ

解析 此题为归纳题型,由题干中“人应对自己的正常行为负责,这种负责甚至包括因行为触犯法律而承受制裁”可以推出“人的有些正常行为会导致触犯法律”,故Ⅰ正确。由题干中“人应对自己的正常行为负责,但人不应该对自己不可控制的行为负责”可以推出“人的正常行为是可控的”,否则就不需要负责了,故Ⅱ也正确。题干中未提及不可控行为是否可能触犯法律,故Ⅲ无法推出,正确答案为D选项。

【正确答案为D】

例3-90 (2003-1-42)图示方法是几何学课程的一种常用方法。这种方法使得这门课比较容易学,因为学生们得到了对几何概念的直观理解,这有助于培养他们处理抽象运算符号的能力。对代数概念进行图解相信会有同样的教学效果,虽然对数学的深刻理解从本质上说是抽象的而非想象的。

上述议论最不可能支持以下哪项判定?

A.通过图示获得直观,并不是数学理解的最后步骤

B.具有很强的处理抽象运算符号能力的人,不一定具有抽象的数学理解能力

C.几何学课程中的图示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D.培养处理抽象运算符号的能力是几何学课程的目标之一

E.存在着一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用于几何学,又用于代数

解析 此题为归纳题型,根据题干的信息可以推出对代数概念和几何概念进行图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处理抽象运算符号的能力,然而至于这种处理抽象符号的能力和抽象的数学理解能力之间的关系,题干未作任何断定,因此,题干无法支持B选项的内容。其他各选项均能推出。

【正确答案为B】

例3-91 (2002-10-32)当在微波炉中加热时,不含食盐的食物,其内部可以达到很高的足以把所有引起食物中毒细菌杀死的温度;但是含有食盐的食物的内部则达不到这样高的温度。

假设以下提及的微波炉都性能正常,则上述断定可推出以下所有的结论,除了

A.食盐可以有效地阻止微波加热食物的内部

B.当用微波炉烹调含盐食物时,其原有的杀菌功能大大减弱

C.经过微波炉加热的食物如果引起食物中毒,则其中一定含盐

D.如果不向就要放进微波炉中加热的食物中加盐,则由此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险就会减少

E.食用经微波炉足够加热的不含盐食品,肯定不会引起食物中毒

解析 此题为归纳题型,由题干中“含有食盐的食物的内部则达不到这样高的温度”可以推出A、B和D选项正确;由题干中“不含食盐的食物,其内部可以达到很高的足以把所有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杀死的温度”可以推出E选项正确;C选项不能推出,因为C选项没有说足够加热,因此出现食物中毒的情况的原因无法判断。

【正确答案为C】

例3-92 (2002-10-30)烟斗和雪茄香烟健康的危害明显要小。吸香烟的人如果戒烟的话,则可以免除对健康的危害,但是如果改吸烟斗或雪茄的话,则对健康的危害和以前差不多。

如果以上的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断定最不可能为真?

A.香烟对所有吸香烟者健康的危害基本相同

B.烟斗和雪茄对所有吸烟斗或雪茄者健康的危害基本相同

C.同时吸香烟、烟斗和雪茄所受到的健康危害,不大于只吸香烟

D.吸烟斗和雪茄的人戒烟后如果改吸香烟,则所受到的健康危害比以前大

E.烟斗比雪茄对健康的危害要大

解析 此题为归纳题型,题干中首先说“烟斗和雪茄”的危害比“香烟”要小,然而题干中又说“吸香烟的人如果改吸烟斗或雪茄对健康的危害和以前差不多”,这说明“烟斗和雪茄”对“以前吸香烟”的人来说危害更大,达到了“香烟”的危害程度,而对其他人的危害则比“香烟”的要小。因此,可以判断出“烟斗和雪茄”对“吸过香烟”的人危害更大,故B选项与题干的推理相矛盾,不可能为真。其余各选项均有可能。

【正确答案为B】

例3-93 (2002-1-43)清朝雍正年间,市面流通的铸币,其金属构成是铜六铅四,即六成为铜,四成为铅。不少商人出于利益,纷纷熔币取铜,使得市面的铸币严重匮乏,不少地方出现以物易物。但朝廷征于市民的赋税,须以铸币缴纳,不得代以实物或银子。市民只得以银子向官吏购兑铸币用以纳税,不少官吏因此大发了一笔。这种情况在雍正之前的明清两朝历代从未出现过。

从以上陈述,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Ⅰ.上述铸币中所含铜的价值要高于该铸币的面值。

Ⅱ.上述用银子购兑铸币的交易中,不少并不按朝廷规定的比价成交。

Ⅲ.雍正以前明清两朝历代,铸币的铜含量,均在六成以下。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Ⅰ和Ⅱ E.Ⅰ、Ⅱ和Ⅲ

解析 此题为归纳题型,由题干中“不少商人出于利益,纷纷熔币取铜”可知铸币中所含铜的价值一定高于铸币的面值,否则商人熔币取铜的行为就无利可图,因此Ⅰ正确。由题干中“市民以银子向官吏购兑铸币,使官吏大发了一笔”又可推知,官吏一定是利用不同于朝廷规定的兑换比例从中赚取差价,因此Ⅱ也正确。Ⅲ的情况并不一定能从题干中推出,因为有可能之前铜含量也在六成左右,只是由于那时铜并不值钱,所以导致无人熔币取铜。故正确选项为D选项。

【正确答案为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