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帝国风云录: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

汉帝国风云录: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1485年都铎王朝的建立到1642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的文艺复兴时期。随着英国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形成了文化艺术高度繁荣的局面,也出现了英国戏剧史上的第一个高峰。)的《弗尔金斯和鲁克利丝》是最早的英国世俗戏剧。这前后30年间,是文艺复兴戏剧的繁荣期。除了职业剧团外,1590年前后,英国剧坛还出现了一批职业剧作家。

汉帝国风云录: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

从1485年都铎王朝的建立到1642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随着英国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形成了文化艺术高度繁荣的局面,也出现了英国戏剧史上的第一个高峰。都铎王朝的建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此后,英国进行了宗教改革,统治者推行了一系列较为开明的政策。这一时期奇迹剧和道德剧继续流行,但宗教意义随之减弱,道德剧则带上政治色彩,如斯克尔顿(1460—1529)的《壮丽》(1515)、林赛(1490—1555)的《笑讽三等人》(1540)等代表剧作。15世纪出现了插剧,它情节简单,人物也少,而娱乐性加强,有较多喜剧色彩。主要由职业演员在宫廷、贵族府第或大学中演出。[1]插剧到16世纪中叶发展到高峰,麦得威尔(1462—?)的《弗尔金斯和鲁克利丝》是最早的英国世俗戏剧。最著名的插剧作家是黑伍德(1497—1580),他的《天气戏》(1533)对话颇为风趣。都铎王朝初期的戏剧形式相当多样化,除上述几种外,发源于意大利的“假面剧”也传入了英国。在下层群众中还流行着哑剧、闹剧、滑稽剧等民间戏剧,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曾有提及。1558年,伊利莎白继承王位,工商业和海外贸易迅速发展,城市兴盛,戏剧日益受到市民欢迎。女王鼓励文艺的发展。这时古希腊罗马戏剧被介绍到英国。在塞内加、泰伦提乌斯、普劳图斯等古典作家的影响下,剧作家创作的正规戏剧产生了,出现了新的戏剧形式——悲剧和喜剧。尤德尔(1505—1556)的《拉尔夫·劳伊斯特·道伊斯特》(1553?)是英国第一部喜剧,作者虽然是摹仿罗马喜剧,但剧中好吹牛的骑士拉尔夫在向一位富孀求婚时败于一位商人之手,这是别有新意的。剧中的一些滑稽情境和风趣对话则取自插剧。最早的英国悲剧《高勃达克》(1561)作者是牛津大学的萨克威尔(1536—1608)和诺顿(1532—1584)。此剧取材不列颠古代传说,写两个王子因争夺王位互相杀戮而导致内战,风格类似古罗马剧作家塞内加。

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出现了职业的演员剧团,为了取得政治上的庇护,它们名义上还隶属于王室或某一贵族,但演员人身是独立的。1576年英国出现了最早的大众剧场,即演员伯比奇(1531—1597)在伦敦近郊建立的“大剧场”。它是按照客栈庭院格式建成的露天剧场,没有灯光照明,只能在白天演出。舞台没有帷幕,并伸入观众席中,可以三面看戏。少数贵族观众可坐在舞台上观看演出。道具极少,没有布景,但服装比较讲究。(www.xing528.com)

1588年英国击溃了西班牙“无敌舰队”,获得了海上霸权,民族精神空前高涨,戏剧也相应出现高度繁荣的局面。1603年詹姆士一世继位,戏剧仍持续发展,直至1616年莎士比亚逝世。这前后30年间,是文艺复兴戏剧的繁荣期。除了职业剧团外,1590年前后,英国剧坛还出现了一批职业剧作家。黎里(1553—1606)、格 林(1558—1592)、皮 尔(1557/1558—1596)、马 洛(1564—1593)等人,他们曾在牛津或剑桥大学读书,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被称为“大学才子”。基德(1558—1594)虽未受过大学教育,但创作倾向则一,一般也称“大学才子”。“大学才子”为大众剧场写作,大大提高了英国戏剧的质量,悲剧、喜剧和历史剧随之逐渐成熟。散文之外,无韵诗也被熟练地运用于戏剧创作之中。黎里典雅的台词和优美的抒情插曲,格林笔下可爱的少女形象以及流畅的文笔、严整的结构,皮尔清新的诗意,基德情节的紧张性和人物心理分析,马洛奔放的激情、鲜明的人物性格和探索一切的巨人思想,都为英国戏剧作出了独特的贡献。特别是马洛的成就,为莎士比亚的创作铺平了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