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网恋全揭秘:奋斗的青春不迷茫!

大学生网恋全揭秘:奋斗的青春不迷茫!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我们将与老师一起聊:网恋知多少?因为现在每年网恋的人不在少数,网恋之后幸福生活的人也有不少。网恋需要占用大学生很多宝贵的时间,使得他们学习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减少,不但影响学业,也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大学生网恋全揭秘:奋斗的青春不迷茫!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交流方式也随之变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恋也应时而生。那到底什么是网恋,而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对待它呢?所谓网恋,就是基于互联网发生的恋爱。对于网恋,大家褒贬不一。其实网恋只是改变了大家认识的方式,并没有改变恋爱的方式。在网恋中要注意感情的投入,分清现实和虚拟;时刻保持清醒冷静的大脑;注意个人安全,小心信息泄露和网络诈骗

——本期嘉宾林燕斌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很荣幸再次邀请到我校学生工作处的林燕斌老师做客本期《杏苑心理访谈》。今天我们将与老师一起聊:网恋知多少? 请林老师和大家问声好!

林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学生工作处的林燕斌,很高兴做客《杏苑心理访谈》节目,我是恋爱心理学选修课的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网恋,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持人:林老师,我们同学最近聊到一个话题,那就是网恋的问题,有些同学说网恋不是恋爱,有些同学说网恋也是恋爱,那您能告诉我们什么是网恋吗?

林老师:所谓网恋,就是基于互联网发生的恋爱。网恋的情况大抵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恋爱双方相互了解交流的渠道是互联网。在网上认识,在网上恋爱,甚至在网上结婚组成网上家庭,但在现实生活中双方是完全不接触的,这更多的像一种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另一种是恋情的产生虽然基于互联网,但互联网不是双方唯一的交流渠道。恋爱的双方还使用其他方式例如电话、书信等,并且频繁见面。对于他们而言,互联网只是情感交流的一个补充工具。

主持人:那您能跟我们聊聊他们为什么会网恋吗?

林老师: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心理专家、学者关于网恋产生原因的一些主要观点:

1.追求爱情的理想化。由于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往往带有许多功利主义的色彩,或者受传统观念的约束,许多理想主义者幻想在网络上能够有超越一切的纯爱情。他们倡导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他们寻求精神的绝对自由和爱情至上的纯粹,而网恋刚好满足了他们对爱情的此种要求。

2.无限选择的可能。现实生活中的男女双方选择交往对象的范围多为自己的同学、朋友、同事、邻居等,选择的范围相对狭小。而网络却把五湖四海的人联系在一起,可以突破时空距离的限制,去选择志同道合的交往对象,这时面临的可能性几乎是无限的。

3.由于网络具有影响广、时效快、手续简便等特点,很多有意于寻找终身伴侣的人把网络作为一种手段,或者说作为一种实用工具。带有此类心态的人往往会主动挑明自己的条件和要求,因为他们不想浪费时间,而网络强大的搜索匹配功能则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4.需要的满足。有失恋经历的人更容易网恋。曾经在感情方面受过创伤或是失恋过的大学生更容易尝试网恋。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隶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处于“爱与隶属”需求层次的大学生,更需要别人的接纳、关爱、欣赏和理解。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这种需求或是在这方面遭受挫折和创伤时,就会将这种需求转移,寻找其他途径补偿。网络的适时出现恰好迎合了大学生的这种需求。因为隔着网络,不需要面对面交流,很多不为人知的情绪可以隐藏和展示出来,个体很容易将网络生活纳入现实的一部分,习惯成自然。

5.自卑心理。比如有些人由于相貌身材等不理想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不敢去寻求自己的另一半,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他或她可能变成一位翩翩公子或窈窕淑女,可以充满自信地享受爱情的滋味。就像刚刚说的这也是一种需求的满足,但是,不同的是这一种情况的基础是假面性、欺骗性的,这一类网恋的同学将现实和虚拟分得很清楚。再自卑的人也会想变好,而最不需要花费精力的就是虚幻想象出来的美好。

6.出于对于异性神秘感的探寻,尤其是缺乏性心理教育的大学生,他们对异性充满好奇,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敏感的话题是不可触及的,于是寻找网上的“知己”,一方面,可以了解异性的心理,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真正爱情的一个尝试。那这一类同学由于认知的缺少,很容易被误导,所以这类情况的同学要注意辨别真假,注意自身安全。

当然,也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时间关系就不一一介绍了。

主持人:原来如此。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觉得网恋不靠谱,您能跟我们说说为什么网恋会给大家这样的印象呢?

林老师: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网恋其实很正常,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每年网恋的人不在少数,网恋之后幸福生活的人也有不少。具体数字没有去统计,不过我想现在大家身边多多少少都会有从网恋到结婚的。网恋只是改变了认识的方式,而没有改变恋爱的方式。大家之所以会觉得网恋不靠谱,主要是因为:(www.xing528.com)

1.对身心健康可能产生危害。网恋需要占用大学生很多宝贵的时间,使得他们学习体育锻炼的时间减少,不但影响学业,也不利于身体的健康。长期精神高度集中的上网,容易使大脑神经长时间处于活跃和高度兴奋的状态,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诱发心血管疾病和紧张性头痛等疾病,严重地影响到成瘾学生的身体健康。

2.网恋中的欺骗性会造成诚信和责任感的缺失。网恋双方缺乏真正的了解,也没有任何现实的感情基础,这样的关系是脆弱的,非常容易破裂。你想想看,你的网恋对象的身份比如性别、年龄等都是隐藏的,有的网恋双方“恋”了很久,“奔现”之后才发现自己的“恋人”居然和自己是同一个性别,这对于正常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事情。我想大家不免听过或看过这样的案例,网恋了,但自己的“恋人”居然是骗钱劫色之徒,从而导致轻则失身,重则失去宝贵的生命。这对于大学生来讲,不但是一个感情上的伤害,同时也会造成他们对现代社会人际关系认识上的偏差。

3.网恋容易使人沉迷。有的同学沉溺于网恋,把网恋当成生活的唯一追求,这就减少了他们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使他们变得性格孤僻,甚至造成人格分裂,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主持人:那林老师,网恋到底可不可信呢?

林老师:如今人们一谈网恋,便谈虎色变。其实网恋并非洪水猛兽,网恋只是恋的方式不同。 对于这个网恋到底可信不可信,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如果说网恋全是不可信的话,那么我们在现实中也看到了不少网恋成功生活幸福的夫妻啊!如果说网恋是绝对可信的,那么我们也在现实中看到了不少因为网恋失败而情绪崩溃甚至受骗的例子。

所以你的这个问题呢,应该这么来看,网恋双方要把虚拟的变成现实,用大家的话说就是“奔现”。如果觉得两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跟在网络中一样的合适,那么你们恋爱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大;如果觉得在现实中跟对方的相处与网络中一丁点都不一样的话,那么就放弃吧!很多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我们应该辩证地去看待网恋。

主持人:那林老师,对于网恋,您能给我们一些建议吗?

林老师:好,那在这里,跟大家分享3点建议:

1.不迷恋网络。在现在的社会,网恋是正常的,只是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相信在网络上真的能谈恋爱。你要知道网络只能让你们彼此认识,彼此了解。真正要恋爱,还是要“奔现”。没有现实基础的网恋,是不会有令人满意的结果的,是不会幸福的。其实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无论是网恋,还是异地恋,想修成正果,最终还是要一起生活。所以网恋其实只是改变了认识的方式,以前大家可能通过亲戚朋友同学等介绍认识,或者是在工作生活中认识,而现在只不过是通过网络认识而已。正常情况下,我们是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一个人的基本信息和一些家庭情况,但想真正了解这个人其他的详细的信息,比如对方的人品、对方家族的翔实情况等,就需要你们彼此在一起,经过一些时间,经历一些事情,才能真切了解到。所以无论是网络上认识的,还是现实中认识的,最终想走到一起,归结到底还是要在一起生活,一起经历,才能收获爱情,才能走上幸福的婚姻

2.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大脑。爱情是冲动的、盲目的,但是你要记住:无论在网上谈到什么程度,也无论你有多么多么喜欢对方,都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大脑,因为网络毕竟不是现实,很多东西是能伪装的。只要我们用怀疑的态度、冷静的头脑,去看网络对面的他(她),就会更好地保护自己,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爱情。

3.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轻易借钱或者透露个人敏感信息。网络诈骗惯用的伎俩就是先博取对方信任,以事出有因换钱或者借钱来骗取金额,更为恶劣的就是借“奔现”欲行不轨,所以大家在网络上交友一定要注意安全,冷静理智,不随意暴露自己。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林老师为我们分享了网恋的话题,感谢林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懂得如何做了吗?

/知识窗/

马斯洛需求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假如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通常对食物的需求是最强烈的,其他需求则显得不那么重要。此时人的意识几乎全被饥饿所占据,所有能量都被用来获取食物。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吃,其他什么都不重要。只有当人从生理需求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才可能出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求如安全的需求。

植物神经:植物神经系统(VNS)是内脏神经纤维中的传出神经,也称自律神经;植物神经系统掌握着性命攸关的生理功能:如心脏搏动、呼吸、消化、血压、新陈代谢等。植物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是一个控制系统,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地调节身体机能,如心率、消化、呼吸速率、瞳孔反应、排尿、性冲动。 该系统主要是控制“应激”及“应急”反应。

紧张性头痛:紧张性头痛又称为肌收缩性头痛,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约占头痛患者的70%~80%。表现为头部的紧束、受压或钝痛感,更典型的是具有束带感。作为一过性障碍,紧张性头痛多与日常生活中的应激有关,但如持续存在,则可能是焦虑症或抑郁症的特征性症状之一。本病多见于中青年,儿童也可患病,女性略多见。病初症状较轻,以后渐渐加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