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壶里春秋:古籍《一八八》惊艳的出版广告

壶里春秋:古籍《一八八》惊艳的出版广告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国粹学报》同号,刊有《国故论衡》的一则“出版广告”,描述它的内容,特别将它与清学史上的几部名著相比较,却堪称言简意赅,不妨引录如次:此书为余杭章先生近与同人讨论旧文而作,分小学、文学、诸子学,二十六篇;叙书契之源流,启声音之秘奥,阐周秦诸子之微言,述魏晋以来文体之蕃变,凡七万余言。无论编者是谁,有一点可以肯定,即这部书只是章太炎在辛亥革命前夜论“国学”的一部选集。

壶里春秋:古籍《一八八》惊艳的出版广告

1910年5月出版的《国粹学报》庚戌年第4号,载有黄侃的《国故论衡序》。序文写得不算好,也不见于次月初版的《国故论衡》。但《国粹学报》同号,刊有《国故论衡》的一则“出版广告”,描述它的内容,特别将它与清学史上的几部名著相比较,却堪称言简意赅,不妨引录如次:

此书为余杭章先生近与同人讨论旧文而作,分小学、文学、诸子学,二十六篇;叙书契之源流,启声音之秘奥,阐周秦诸子之微言,述魏晋以来文体之蕃变,凡七万余言。

昔章氏(学诚)《文史通义》,括囊大典,而不达短书小说不与邦典;王氏(引之)《经义述闻》,甄明词例,而未辨俪语属辞古今有异;陈氏(澧)《东塾读书记》,粗叙九流,而语皆钞撮,无所启发。段氏(玉裁)《说文解字注》始明转注,孔氏(广森)《诗声类》肇起对待,而段误谓转注假借不关造字,孔氏知声有正变,通转甚繁。

先生精心辨秩,一切证定,口授既毕,爰著纸素。同人传钞,惧其所及未广,因最录成袟,以公诸世。有志古学者,循此以求问学之涂,窥文章之府,庶免擿埴冥行之误,亦知修辞立诚之道,为益宏多,岂待问哉!(括号人名均为引者所加)(www.xing528.com)

由这则广告的末段来看,章太炎的讲义“最录成袟”,即结集成《国故论衡》,似乎由他的学生们共同策划和编辑。1908年到1909年曾在东京听他讲学的,有姓名可考者不少,最有名的无疑是论者时常提及的那个特别班。由于参加在章太炎寓所内开设的特别班的八名学生,以后大都成为著名的学者或作家,乃至新文化运动的中坚,因此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广告内所说的“同人”,便是这八人。其实,由许寿裳所记的特别班听讲情形,可知章太炎为他们所讲的主要是“小学”,即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和所谓“新方言”。他对“国学”的系统见解,则主要是在东京大成中学内的国学讲习会公开讲座上发表,这已由章太炎本人和听讲者提供了佐证。到这个公开讲座听讲的,“先后百数十人”,其中不乏已成名和将成名的学者,有的已与章太炎建立了密切的师生关系。章太炎最欣赏的三大弟子,黄侃、钱玄同、朱希祖,当时都在东京。但朱希祖的日记表明,他虽曾在大同班和特别班两处听讲,却没有参与编辑《国故论衡》的记载。国学讲习会“同人”参与此书编选的,除了曾作序的黄侃,便可能有钱玄同。但这只是我的推测,目前仍缺乏文献作证。

无论编者是谁,有一点可以肯定,即这部书只是章太炎在辛亥革命前夜论“国学”的一部选集。

1991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