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陈其美的三次革命设想:从帝制走向共和

陈其美的三次革命设想:从帝制走向共和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密函称,南京为张勋攻陷后,上海和江苏的革命党人联合议决,分三路进行:一路:以同志之半赴日本长崎,“联合日人,筹饷购械,以台湾为根据,从闽、浙进行”。这是“二次革命”失败后革命党人最早制订的“三次革命”计划。陈其美的这一战略思想,后来深刻地影响了蒋介石[10]。密函表现出,陈其美不仅有反对专制、维护共和的坚定性,而且有某种策略的灵活性。

陈其美的三次革命设想:从帝制走向共和

密函称,南京为张勋攻陷后,上海和江苏的革命党人联合议决,分三路进行:一路:以同志之半赴日本长崎,“联合日人,筹饷购械,以台湾为根据,从闽、浙进行”。二路:派遣同志多人,“赴大连联络胡党英杰,勾结宗社党人,在北方定期起事”。三路:江浙方面仍由陈其美主持,仍请杨以均“召集洪门同志,共举义旗,直捣金陵,先诛张贼,后讨袁逆,以雪前耻”。三路的总目的则是:“扫除专制恶毒,重立共和政体。”这是“二次革命”失败后革命党人最早制订的“三次革命”计划。

“二次革命”时,革命党人动员了当时所可能动员的力量,准备与袁世凯进行殊死搏斗,但是,不旋踵间,灰飞烟灭,孙中山黄兴等人纷纷出走,革命党人中弥漫着一片悲观、失望的气氛。黄兴诗云:“党人此后无完卵,民贼从兹益恣凶”[5],这恰是当时许多革命党人悲愤心情的写照。此后,革命党人中遂逐渐演化出缓进与急进两派——缓进派认为,“二次革命”使党人元气大伤,“今无尺土一兵,安敢妄言激进”[6],主张暂停革命,长期准备;急进派则认为袁世凯实为孤家寡人,外强中干,主张继续推进反袁的武装斗争,尽早推翻其专制统治。陈其美的密函反映出,“二次革命”虽已全军覆没,但他不仅没有丝毫灰心,反而立即在上海召集会议,制订出新的起事计划,并且立即着手实施,既充分表现出他反对专制、拥护共和的坚定立场,也充分表现出他的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革命意志。在中华革命党时期,他得到孙中山的充分信任和重用,不是偶然的。

密函中,陈其美提出的闽浙一路,孙中山1900年惠州起义时有过近似的计划[7];江浙一路,是1911年中部同盟会的方略;而选择东北,虽有1907年4月宋教仁辽东之行的前例[8],但主要是陈其美总结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原因的结果。关于此,蒋介石回忆说:

陈公尝谓辛亥、癸丑二役,皆不能贯彻革命党之三民主义者,以东北各省之根基薄弱,不能直捣北京,以扫除专制恶魔之巢穴,自今以往,如徒注重南方,而于北方仍不稍加意,是由覆其辙而不自悟者也。且袁军密布于东南,防范压制,不遗余力,如不度势量力,率意迳行,其无异于邹与楚敌也,其不成也必矣。故谋第三次革命,当于东北数省培植根基,以为犁庭扫穴之计。[9](www.xing528.com)

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很复杂,但是,从军事的角度观察,南方蜂起,北方平静,缺乏就近“犁庭扫穴”、“直捣北京”的力量,不能不是一个原因。陈其美的这一战略思想,后来深刻地影响了蒋介石[10]

革命当然需要基本力量,但是,这并不妨碍可以有临时的同盟军。陈其美密函中提到的要加以联络的“胡党英杰”,就是近代史上通常所说的“马贼”;所说的“宗社党人”,则是以清朝族升允为代表的复辟力量。这两支队伍当然不能成为革命的依靠,但是,在反对袁世凯这一点上,双方又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合作。密函表现出,陈其美不仅有反对专制、维护共和的坚定性,而且有某种策略的灵活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