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杨天石揭秘辛亥秘档:帝制到共和的转变

杨天石揭秘辛亥秘档:帝制到共和的转变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日本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刘师培等人接触过马克思主义。在为《宣言》中译本所写的序言中,刘师培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对工人运动、研究历史和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的巨大意义。但是,在若干重大问题上,刘师培又攻击马克思主义。辛亥革命时的中国,还不是实行社会主义的问题,但是,马克思主义却是一盏可以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明灯。

杨天石揭秘辛亥秘档:帝制到共和的转变

由于日本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刘师培等人接触过马克思主义。《天义》第8、9、10卷合册的《新刊预告》中,曾列入《共产党宣言》一书,宣布已请同志编译,不日出版。后来,它发表了恩格斯1888年为《宣言》英文版所写的序言和《宣言》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此外,它还发表过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以及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的个别段落。在为《宣言》中译本所写的序言中,刘师培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对工人运动、研究历史和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的巨大意义。他说:“观此《宣言》所叙述,于欧洲社会变迁纤细靡遗,而其要归,则在万国劳民团结,以行阶级斗争,固不易之说也。”[170]又说:“欲明欧洲资本制之发达,不可不研究斯编;复以古今社会变更均由阶级之相竞,则对于史学发明之功甚巨,讨论史编,亦不得不奉为圭臬。”[171]《天义报》还译载过英国社会党领袖海德门的一本《社会主义经济论》,译者完全同意恩格斯对马克思学说的高度评价,按语说:“自马克思以为古今各社会均援产业制度而迁,凡一切历史之事实,均因经营组织而殊,惟阶级斗争,则古今一轨。自此谊发明,然后言社会主义者始得所根据,因格尔斯以马氏发现此等历史,与达尔文发现生物学,其功不殊,诚不诬也。”[172]译者批评中国学者不懂得研究经济发展,认为“经济变迁实一切历史之枢纽”[173],这就接触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在辛亥革命准备时期,《浙江潮》、《新民丛报》、《民报》等刊物都对马克思主义有所介绍,比较起来,以《天义报》刘师培等人的水平为最高。

但是,在若干重大问题上,刘师培又攻击马克思主义。其一是斗争策略。刘师培完全反对议会斗争,并把导致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责任推到马克思身上。他说:“夫马氏暮年宗旨,虽与巴枯宁离析,致现今社会民主党利用国会政策,陷身卑猥。”[174]其二是国家学说。刘师培反对无产阶级在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后,还必须建立自己的国家。他说:“惟彼之所谓共产者,系民主制之共产,非无政府制之共产也。故共产主义渐融于集产主义中,则以既认国家之组织,致财政支配不得不归之中心也。由是共产之良法美意亦渐失其真,此马氏学说之弊也。”[175]在刘师培等看来,建立国家,有了管理和发展社会生产的“中心”,其结果必然是“多数劳动者昔为个人奴隶,今一易而为国家之奴隶,其监督之严,或增一层之惨酷”[176]。他们把任何国家形态都看成坏东西,视政府为万恶之源,总结了两条公式:一条叫国家之利与人民之利成反比例,国家愈盛,则人民愈苦,一条叫政府与公理成反比例,政府存在,则公理不昌[177]。《社会主义与国会政策》一文宣布:“由今而降,如有借社会主义之名,希望政权者,决非吾人所主张之政策,虽目为敌仇,不为过矣!”[178]

肯定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部分思想,这一点,刘师培等和蒲鲁东以来的许多无政府主义者有区别,但是,在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上,又表现了无政府主义的共同特点。(www.xing528.com)

辛亥革命时的中国,还不是实行社会主义的问题,但是,马克思主义却是一盏可以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明灯。刘师培等绝望于旧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本来是一个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契机,但是,他们却失之交臂。中国人民要接受马克思主义,还必须走过一段曲折的途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