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杨天石解读辛亥秘档:帝制转向共和

杨天石解读辛亥秘档:帝制转向共和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是一次突然的胜利,几十天之间,革命党人迅速奄有南方半壁江山。但是,这突然到来的胜利也突然带来了巨大的财政需求。革命党人要建立全国性的政权,要兴师北伐,在在需要经费,其总数,当以亿元计。武昌起义后,孙中山迅速意识到,必须加紧筹款。其后,为了成立南京临时政府,又由黄兴经手,向日商三井洋行借款30万元。

杨天石解读辛亥秘档:帝制转向共和

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是一次突然的胜利,几十天之间,革命党人迅速奄有南方半壁江山。但是,这突然到来的胜利也突然带来了巨大的财政需求。革命党人要建立全国性的政权,要兴师北伐,在在需要经费,其总数,当以亿元计。不幸的是:当时国穷民困,各地库存空虚;列强又迅速控制了海关税款,这就使得原来并无财源的革命党人碰到了一个十分难以解决的问题。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迅速意识到,必须加紧筹款。10月31日,他致函美国人荷马里称:“如得财力支持,我绝对能控制局势。在我们到达之前,不可能组成强有力的政府,因此贷款是必要的。”[161]他决定暂不归国,先赴巴黎伦敦借款,但是,革命军尚在和清朝政府对垒,胜负难明,西方的资本家采取“金融中立”政策,不肯轻易解囊,孙中山只能空手而归。

革命党人当时到底需要多少钱呢?12月16日,孙中山对邓泽如说:“中国今日非五万万不能建设裕如。”[162]同月25日,孙中山自香港上海途中,曾对日本友人山田纯三郎说:“帮助搞点钱吧!”“越多越好。”“一千万、两千万都可以。”[163]这个数字虽曾惊得山田纯三郎目瞪口呆,但只可以看作是孙中山的初期财政预算

精于理财的实业家张謇也有一本账。他认为:新政府的开支至少每年须有1亿2000万两,每月须有1000万两;扣除可能得到的收入,新政府每年将短缺8000万两。当时,曾有人动员他在未来的临时政府中出掌财政,但他自觉无力解决这一难题,声称“下走无点金术,虽牺牲之而无裨毫末”,不肯就职[164]。(www.xing528.com)

张謇无法解决,希望只能寄托在孙中山身上。孙中山未到上海前,就传说他挟有巨款;一到上海,被记者问到的问题之一就是带回了多少钱来支持革命军。不料孙中山的回答却是:“予不名一钱也,所带回者,革命之精神耳!”[165]“革命之精神”固然可以鼓舞士气,但是,并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孙中山不得不绞尽脑汁,殚精竭虑,为南京临时政府的财政找寻办法。

武昌起义前,革命党人的活动经费主要来源有二:一为募捐,发行债券;二为向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或私人借贷。武昌起义后,基本上也仍然是这两条路子。12月末,孙中山连续致电南洋和旧金山等处华侨,说明“现为组织中央政府,需款甚巨”,拟以国债形式“征集大款”。[166]1912年1月8日,孙中山批准发行中华民国军需公债,定额为1万万元。但是,募集需时,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所得也不多。中华民国军需公债自2月2日起发行,仅得730余万元[167]。因此,革命党人一开始就将希望主要寄托在第二条路子上。1911年11月30日,为了进攻南京,革命党人向日本大仓洋行借款银54万余两,用于订购军械和作战需要[168]。其后,为了成立南京临时政府,又由黄兴经手,向日商三井洋行借款30万元。但是这一点款项对于南京临时政府来说犹如杯水车薪。因此,黄兴不得不迅速派何天炯东渡,向日本财团谋款。其后,遂有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借款500万元之议;又有以轮船招商局为抵押,借款1000万元的谈判;还有委托日人阪谷方郎、原口要、涩泽荣一建立中央银行,筹款1亿元的计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